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5430
大黄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7KB,2页)。

    

    大黄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

    王 辉 ,指导:卢秉久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卢秉久教授从医数十载 ,在肝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其在中医辨证思路及中药药性的理解

    上都非常具有独道的见解。该文论述的就是卢教授在治疗肝病中妙用大黄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肝病;大黄;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1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 4231(2004) 01 - 0032 - 02

    收稿日期:2003 - 09 - 03

    作者简介:王辉(1977 - )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肝病。

    卢秉久教授精研中医理论多年 ,运用中医中药

    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应用于临床普遍获得满意疗效。跟从卢教授

    在门诊学习期间 ,笔者颇有一些心得。在肝病治疗

    中卢教授尤其善于应用大黄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王某,女,36 岁。2002 年 9 月 11 日初诊。以巩

    膜、皮肤黄染2天为主诉前来就诊。症见恶心、呕吐、乏力、纳差,脘腹胀闷,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

    白,脉沉弦。查戊肝 ( + ) , AL T: 2230U I , AST:

    1840U I , TBIL : 140 μ L , DBIL : 54 μmol L , IBIL :

    86 μmol L。针对湿热夹毒,熏蒸肝胆的病因病理,治

    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之法。选用生大黄 10g ,茵陈

    20g ,黄柏 15g ,栀子、板蓝根、茯苓、连翘各 20g ,丹参

    30g ,蚕沙10g ,郁金 15g。每日 1 剂,连服 7 剂,黄退,症状减轻。验肝功, AL T: 380U I , AST: 120U I ,TBIL : 64 μmol L , DBIL : 23 μmol L , IBIL : 41 μmol L。

    续以辨证易方,酌加白术、党参,连服 3 周,症状完全

    消失,肝功基本恢复正常。该患证属湿热蕴结血分,热毒与湿邪胶结,瘀阻经络,致使胆汁不循常道,泛溢

    肌肤,发为急黄。湿热毒邪中阻,瘀滞不除,脉络不

    通,则疸黄不退,故急用大黄通下泄热,凉血活血,与

    丹参郁金同用化瘀通滞,使血脉通畅,瘀结得散,更配

    以茵陈、栀子、黄柏,清热利胆退黄;板蓝根、连翘清热

    解毒;蚕沙、茯苓健脾化湿,使湿化热退毒解,在此证

    中,生大黄可后下,取其清泄湿热,通利二便的功效,因病邪初起,热毒较甚,而正气未虚,故采用通腑泄热

    之法,往往比单用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2 慢性无黄疸性乙型肝炎

    董某 ,男 ,33 岁。2002 年 11 月 21 日初诊。自

    诉乙肝带毒已有十余年 ,现症见两胁肋胀痛 ,时有腹

    胀 ,胃脘不适 ,饮食睡眠可 ,二便正常。查乙肝大三

    阳 ,AL T : 86U I ,AST : 52U I , HBV— DNA : 5127 ×

    107

    舌质红 ,暗滞 ,苔白脉滑。辨为肝郁脾虚证。给

    予疏肝健脾 ,活血化瘀之疗法。药用:柴胡 15g ,丹

    参、连翘、郁金、炒白术、山药、茯苓、鸡内金各 20g ,荔

    核、制大黄各15g。制大黄与诸药同煎,日 1 剂,连服

    半月。复诊诸症均缓解,胁痛消失,去荔核加泽泻,继

    服两月余。查乙肝大三阳转为 HBsAg、 HBcAg两项阳

    性,HBV - DNA:3160 ×104

    ,肝功正常。针对该患病

    机以肝郁脾虚为主,给予疏肝之柴胡、荔核,并辅以炒

    白术、山药、茯苓补脾健脾;而对于乙肝大三阳而转氨

    酶轻度增高或不高者,多由于湿热疫毒隐伏血分,再

    加上正虚不能抗邪所致,故方用制大黄凉血活血,通

    瘀排毒,使经血通畅,瘀滞除,新血生,正气得复,从而

    使湿热疫毒得以从体内清除。

    3 重度瘀胆型肝炎

    黄某,女,53岁。2002年9月17日初诊。以黄疸

    4个月为主诉前来就诊。症见乏力、倦怠,精神萎靡,腹

    胀厌食,皮肤瘙痒,小便黄,大便稀。1992年曾做主动

    脉瓣换瓣术。查 ALT: 59U I , AST: 102U I , ALP:

    149U I ,γ - GG: 88U I , TBIL : 22413 μmol L , DBIL :

    12914 μmolL , IBIL :9419 μmol L , PT:18S ,APTT:6115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尺弱。辨为阴黄,湿邪阻滞型。

    该症为初期感受湿热毒邪,蕴蓄肝胆,阻滞经络,致使

    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排泄不畅,溢于脉外。该患原本正

    气虚弱,日久湿邪不化,更伤阳气,温运气化功能失司,致使湿邪留滞经络不去,发为阴黄。针对此病机给予

    柴胡15g ,茵陈、虎杖、当归、赤芍、鸡内金各 20g ,陈皮

    15g ,三七 10g ,桃仁、郁金、桂枝 20g ,黄芪 40g ,制大黄

    10g。服10剂,精神状态好转,目黄渐轻,仍有瘙痒,余

    症均减轻,续以前方去桃仁加丹参、蝉蜕,再服 20 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