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更多文献 > 正文
编号:10919909
谈大黄的应用.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13KB,3页)。

    

    研究现代化, 国际标准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十八

    反、十九畏的问题是该解决的时候了, 应及早结束

    “没有定论”的定论。

    (收稿 2002209223; 修回 2002212231)

    谈大黄的应用

    卢荣奎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314500)

    摘 要 目的: 总结了大黄的传统用法及现代药理作用。方法经查阅古今文献总结了大

    黄应用有六个方面: 泻下通便, 导滞止痢, 利胆退黄, 泻火止血, 活血通经, 解毒

    消肿, 具有泻下, 抗菌, 收敛, 利胆, 止血等作用。提示: 大黄是临床常用药物, 广

    泛用于各科。

    主题词 大黄? 药效学

    大黄的传统功效很多, 应用非常广泛, 加上现

    代医学也对其作了深刻研究, 证实并开发了新的

    作用, 现总结如下。

    1 功效及用法

    1. 1 泻下通便 生大黄, 大苦大寒。苦则可

    泄, 寒则胜热, 又主沉降, 入脾胃, 大肠经。故为苦

    寒攻下之要药, 常用于里热积滞实证(阳明腑实

    证)。以攻下积滞, 荡涤实热。

    阳明腑实证, 又根据临床表现, 分为燥实证,痞满证和痞满燥实证。以上三证, 均可通过用生大

    黄为主药, 经适当配伍, 所组成的三承气汤( 《伤寒

    论》 )来治疗。燥实证用调胃承气汤, 痞满证用小承

    气汤, 痞满燥实证用大承气汤。三承气汤均以大

    黄为主药, 以荡涤肠胃积热, 但由于煎法和配伍不

    同, 故其功效又各有不同之处。

    由此可见, 古代医家对大黄的配伍、煎法与功

    效的关系, 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 所总结的经验

    对临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常用以上大黄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经适当的加减, 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

    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等, 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

    现的高热, 神昏谵语, 惊厥, 发狂而有阳明腑实证

    者。

    大黄不仅可以治疗阳明腑实证, 而且通过配

    伍还可以治疗实热结胸证。症见: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热,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而痛不可近, 或短气烦躁, 脉沉而紧, 按之有力。

    大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 大黄 21g (去皮六

    两) , 芒硝 21g (一升) , 甘遂 1~ 1. 5g (一钱七)功

    效: 泻热、逐水、破结。临床上, 常用大陷胸汤加味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而体质尚强者, 对

    年老体弱者忌之。

    大黄作为一味苦寒攻下之要药, 经过适当的

    配伍, 可以治疗各种便秘, 方如大黄附子汤《金匮

    要略》。药物组成: 大黄9g, 附子12g (炮三枚) , 细

    辛6g (二两)。功效: 温里散寒, 通便止痛。主治: 寒

    积实证。症见腹痛便秘, 肋下遍痛, 发热, 手足厥

    逆, 脉紧弦。方中大黄性味虽属苦寒, 但配以附子

    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 则制其寒性而存其走泄之

    性。同理, 对热结阴亏, 燥屎不行者, 大黄与生地、麦冬、玄参等配伍, 以滋阴增液, 通便泄热, 方如增

    液汤( 《温病条辨》 )。对气血虚弱, 而里热实证者,大黄配人参、当归等扶正之品, 以达扶正攻下之

    功, 如黄龙汤( 《伤寒六节》 ) , 对上、中二焦热邪炽

    盛者, 大黄可配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之品, 以达

    泻火通便, 清上泄下之功, 如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 )。

    虽然大黄对各种便秘, 都有泻下通便之效, 但

    必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分析是热结便秘, 冷积

    便秘, 以及患者的气、血、阴、阳之偏, 及各种兼证,通过适当的配伍, 方能达到泻下通便之功。如不坚

    持辨证论治的原则, 对于寒积便秘和各种虚证便

    秘, 单纯地用苦寒之大黄攻下, 则不但达不到目

    的, 反而会加重便秘和损伤正气。

    1. 2 导滞止痢 大黄不仅有泻下通便之功,治疗便秘, 而且可通过辨证论治, 治疗下痢和泄泻

    之症。《本经》云:“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纲目》

    曰:“主治下痢赤白, 里急腹痛”。尤对饮食所致的

    462 陕西中医2003 年第24 卷第3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泄泻和感受暑湿, 疫毒之邪所致的湿热痢尤为适

    宜。症见: 腹痛肠鸣,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泻后痛

    减, 伴有不消化之物, 脘腹痞满, 嗳腐酸臭, 不思饮

    食, 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滑。治则消食导滞。方剂

    保和丸加大黄。

    方中加大黄, 乃是因势利导, 采用“通因通用”

    之法, 而达到推荡积滞, 滞去泻止的目的。湿热

    痢: 系暑湿, 疫毒之邪, 侵入肠胃, 湿热郁蒸, 气血

    阻滞, 气血与暑湿疫毒相接结, 化为脓血, 而成湿

    热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