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缅怀学习
编号:10941665
良师虽殒 教诲永存——缅怀谢海洲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97期
     中国中医科学院谢海洲教授于2005年11月15日在北京不幸病逝,享年84岁。噩耗传来,我震惊异常,不胜悲伤。他的溘然长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也是中医药界的巨大损失。

    谢师与我交往始于1992年12月,至今已满12个春秋。12年来,我们书信往来,视为知己,互诉衷肠。目前我共收藏他的信函105封,其内容很杂,长短不一,但文字却朴素无华,读之意味深长。今年3月3日,是谢老诞辰日,现择其重要点归纳如下,以飨同道,亦借以缅怀。

    一、整理文稿增友谊

    谢师1996年读过我的《医药文集》后写评,觉得书中所写与他的经历颇为相似,慨叹自己从医60年,“由于诊务繁忙,许多文稿未加整理。读是书深受启发,决定从现在做起,给后世留点资料,暮年亦当壮心不已”。于是我主动请缨,请他将文稿寄来,由我抽暇帮忙整理。此后便有1997年~2002年数年的劳累,也有三部书的问世。
, 百拇医药
    《壶天云烟》为医文汇集,分为自述、讲座、序跋、书评等,历时2月有余,终于整理完毕,交中医古籍出版社。当出版社打出清样,寄我过目,他说:“我有几点考虑,一则以忧,本来您工作忙又增添负担,而且要用眼力(当时患眼疾),我于心不忍;一则以喜,您可以大展宏图,再次润色,使之更上一层楼,乃您我之幸也。”(1998年5月10日来信,以下只注日期)他收到校样,认为该书“大为增辉,编审亦认为合适恰当”。(1998年7月13日)。

    《漫谈养生》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向他约的科普文稿,他说材料有,但无力整理,“因此拜托老弟鼎力支持,稿件约200篇以上”。(1998年2月6日)后来寄了100篇,让我先看看,“如何用先定个标题。您能为我整理,我感激不尽,对我帮助很大”。(1998年4月1日)。

    《谢海洲医学文集》是我参加谢师从医60周年纪念会后,建议编辑的一部比较完整的书稿,并提出具体编例。他当时听后说:“我没有您胆量大,我从未想过,真一时转不过弯来,因为只有大文豪才有可能。”“我不敢想,或留于百年之后,不过资料我还是准备的。”(2000年11月24日)我多次去信良言相劝,举例说明,他才应允编选。2001年他陆续寄来大包文稿,并说“以您为主,他(王世民)辅佐发挥余热。二友帮助,深得我心,甚为感激,说句笑话‘死亦瞑目’矣。”(2001年10月24日)初步整理后,寄去2大包,他收到后说:“知您花费数月时间,夏时挥汗如雨,冬日受寒搓手,此中艰苦,我感同身受。这了却我一件心事,真是铭感肺腑。”(2002年1月24日)此后我写了读后感。只是未能将药物方剂内容完全收载,年谱亦未补入,甚为憾耳。该书荣获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 百拇医药
    三书原稿约300万言,出版后压缩至200万字。从此,我们的师生情谊日益增深。现在看来,当日虽然费神,但是非常值得,也应了谢师的谶言,他若有知,当含笑九泉。

    二、辛勤笔耕留华章

    成文。就是在旅游、访问、讲学、带徒时,也处处留心,写出感悟。他先后为全国各地百名学者之著作撰序写评,乐此不疲。

    他在2001年旅美期间,还带着资料卡片,一边讲学,一边整理,完成《常用中成药》一稿,从组成、制剂、用法、方解等方面论述121种成药,搜罗齐备,特色鲜明。

    三、继承发扬寄希望

    谢师一直关注中医药事业,“北京四大名医”就是他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继承和发扬是两个关键主体。中医不单是多看几个病人,多总结几条经验,还要有所作为,既要搞中西医结合,又要搞中医药现代化,但必须有一条正确的路,千万不能再走弯路了。

    他要我看看《中医存亡论》和《中医沉思录》两本书,并征求我的观点。我复信后,他说:“您对中医的看法我基本同意,我非悲观论者。因为几十年来虽然此起彼伏,但大致还是前进的,而且有所作为。”“欲为一个较好的中医,不知旧不行,不懂新更不行。”(1998年8月3日)他指出中医要涉猎面广,文史哲、现代科学都要学,才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为中医增添新内容,新解释,使之赶上时代步伐。

    谢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深邃的医药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学术见解、崇高的医德风范,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谆谆教诲,将永存我们心中,激励我们前进!, http://www.100md.com(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