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0990079
绝症院长和他的平民医院:必须要让农民看得起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4日 人民网
     记者手记: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卫生部提出建立平民医院的设想在社会上的反应是褒贬不一,大声叫好者有之,认为作秀者也有之。

    《健康时报》记者在对第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战胜军的采访中发现,这位基层乡镇卫生院院长用19年时间所追求的,就是建一所能让农民看得起病的医院。在他这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平民医院的真貌。

    战胜军所做的这些事情,是任何一家医院都能够做到的。

    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绝招,从管理到诊疗科目方法,全是常规武器,关键看你愿不愿意这么做。

    这是一所不可思议的乡镇卫生院——

    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总收入从128万余元,增加到275万余元。药品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例从39.8%下降到17.2%,门诊人数从14000人次增加到23878人次,门诊患者药品花费从人均26.7元下降到11.5元。开设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骨科、产科、中医科等专业科室。38张病床供不应求。有机磷中毒抢救和阑尾炎手术成为他们远近闻名的绝活儿,最快最好的阑尾炎手术纪录是从开刀到缝合总共6分半钟。职工收入从几百元提高到人均2000元以上。

    这就是肺癌患者、哈尔滨道里区新发镇新发红十字医院院长战胜军带领职工所创造的奇迹。“外包科室或办赚钱的专科,是拿着医院的牌子对农民进行掠夺”

    他决心要“逆流而上”

    哈尔滨市医师协会副会长王金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战胜军1987年刚当上新发医院院长时的样子:一身藏蓝色涤卡中山装,拎着一个人造革的小皮包,为给职工发工资而四处张罗着借钱。当时,医院账面上只有130元钱,采购员买药夹着一个小提兜,每次只能买几十块钱的药。一天的门诊量不到30人次,全院一个月就一个住院的,还让闯进来的一个精神病人又差点吓出毛病来。

    今年2月20日,《健康时报》记者看到的新发医院还是那样的其貌不扬:一块斑驳的木牌子,一栋已经使用了近20年的灰头土脸的2层小楼,但是,楼道里熙熙攘攘挤满了患者,他们的衣着、肤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农民。

    有人说战胜军是医师的典型代表,也有人说他是现行医疗体制的另类。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差额拨款后,新发医院只能得到20%职工工资补贴,其余的钱要自己挣。当时,战胜军面临着这样几种选择:把政府拨的钱拿到桌面上,告诉大家还有多大的缺口,然后把指标分解到每个科室,规定创收任务,提高药品和材料等费用,把损失从患者身上找回来。更“懒”一些的办法是,把科室承包给私人办性病、皮肤病等疑难杂症门诊,自己坐收“管理费”和承包者给院长的那份孝敬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8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