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0989844
代表委员破解“看病贵”:必须价“平”且质要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7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盛若蔚 刘维涛 欧阳洁 】

    对话人

    汪春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整形外科主任)

    姜笑琴(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娘毛先(全国人大代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关注理由

    近段时间以来,哈尔滨、深圳个别医院发生高额医药费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2004年的48.9%;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达29.6%,这主要是高昂的医疗费所致。在此次两会中,如何破解“看病贵”这一“老大难”问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他们呼吁:各地应多设立平价医院,切实让老百姓特别是社会困难群体看得起病。
, http://www.100md.com
    平价医院:让群众看到希望

    公立医院投入、监管不到位

    汪春兰:今年年初,卫生部大力主张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这对广大百姓来说,确是一大利好消息。从某种程度上说,“看病贵”比“看病难”对百姓的影响更大,也更难解决。多年来,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存在相当的不合理之处,逐利倾向明显,日渐远离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医疗服务的宗旨。这种情形下,平价医院应运而生。

    姜笑琴:平价医院受到如此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群众的就医难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作为一种有益探索,平价医院的出现部分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医疗需求。我的孩子就经常提醒我锻炼身体,因为“一人得病,钱不够花,人不够用”———我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国家干部尚且如此,老百姓对平价医院的期盼就可想而知了!

    娘毛先:青海一些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住在边远地区的农牧民难以外出就医。遇到小病,可以到乡村卫生院治疗,生大病就必须到乡镇一级的医院,不但路途艰难,而且沉重的医疗费用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公立医院本应由财政保证资金投入并加强监管,但是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每年给医院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不管,任凭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医院院长,自然要追求利润。有钱大家分,上下都高兴,最终倒霉的是老百姓。
, 百拇医药
    医疗福利:政府投入是“大头”

    资金、技术、人才都不可或缺

    姜笑琴:当普通群众巨大的平价医疗需求遇上国家有限的财力投入时,有必要将平价医院的就诊范围主要限定在低收入群体上。在当前医疗市场上,平价医院的实质是国家的一种医疗福利,抛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将难以为继。所以,政府的投入将是平价医院资金来源的“大头”,但是建多少、建多大都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定,全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汪春兰:到底什么才算平价医院?有一点须强调:低价位并不意味着低质量。平价医院一般实行收支两条线,根据对现在一些济困医院、惠民医院的了解,这些医院现在已经开展的这些项目,基本保证了低价位但医疗质量不低,而且平价医院的医生会给病人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娘毛先:平价医院能否生存发展,除了资金投入问题之外,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问题。有人担心,平价医院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机制会不会导致好医生流失。我觉得,平价医院的医生应该得到较高的待遇。给医生合理的待遇也是解决医疗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方面。
, http://www.100md.com
    过渡办法:彻底根治路仍长

    治本之策是医疗体制改革

    姜笑琴:缓解低收入群体就医难题,平价医院并非治本之策,而是一种过渡,根本的还是医疗改革的取向问题。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讲,政府应该从公共财政的角度保障公民就医,但不能把政府行政管理者主体和财政主体的角色混为一谈。现在提出完善社区卫生体系,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都是政府作为财政主体的积极探索。

    汪春兰: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价格监管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政府投入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因此,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娘毛先:从长远看,“平价医院”的名称只是暂时性的,将来就是公立医院。除专门设立一些平价医院外,我觉得还更应该在城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这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让广大居民普遍享受到“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的社区卫生服务。在农牧区,则大力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07日 第六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