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5年第14期
编号:10948448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第14期
     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their cau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LIAO Fei

    Institute of Social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AIM: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was investigated o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prepared based on international universal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the data were tested for thei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he one hundred and nine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and 65 patients with 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RESULTS: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was 0.9025. It wa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attitu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was much more negative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s (P=0.001). The difference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prejudice and the bias in both their social and working environment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have more negative attitude psychologically than those with 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s, and accordingly mor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therapy, beyond regular medical therapy, should be offered to them.

    【Keywords】 hepatilis, viral, human/psychology; social factor

    【摘要】 目的: 以量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CVH)患者心理状态做客观、准确评估,并探究其原因. 方法: 借鉴国际通用量表编制问卷,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 分别对就诊于传染病医院的190名CVH患者以及65名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普通慢性疾病患者施测. 结果: 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为0.9025. 经因素分析为4个因子,即心理、社会、躯体、个体变化. CVH患者的心理负性状态明显严重于普通慢性疾病患者(P=0.001);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和社会因素,特别是工作、社会交往等方面. 结论: CVH的传染性致患者的心理负性状态比普通慢性疾病患者严重. 因此,应在生理治疗基础上,强化心理治疗,开展社会治疗.

    【关键词】 肝炎,病毒性,人/心理学;社会因素

    0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恩格尔(G.l.Engle)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使人们更加重视“人学”,将患者视为一个完整人.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1.2亿人. 如此庞大的人群,不仅面临着疾病的痛苦,更感到社会、生活的压力. 吴创鸿等[1-3]以SCL90量表对慢性病毒性肝炎(CVH)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常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CVH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均高出常人. 但是,对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原因大多没有进行更多的探讨. 我们试图探究CVH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探究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以期对CVH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北京某传染性专科医院200例16岁以上的CV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90(男151,女39)份,有效问卷占95%. CVH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及住院次数情况如Tab 1. 同时,在北京某综合性医院选取65(男38,女27)例普通慢性病患者为对照. 所患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患、慢性呼吸道疾患、慢性胃炎、糖尿病等.

    1.2方法

    1.2.1样本确定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专科传染病医院中抽取一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 在该医院按照住院患者的病历登记号以简单随机方式抽取200名住院患者构成本研究的调查样本. 考虑到儿童难以独立表达个人的感受,因此去除24名16岁以下的儿童. 该医院住院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3.61∶1. 该疾病本身也存在着患者性别比例的偏差[4].

    1.2.2问卷编制问卷编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患者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特质、疾病情况、社会支持、经济方面、疾病影响、自我行为等6方面. 第二部分为患者心理情况测量(以下有关问卷的各种检验与记分说明均是针对这个部分内容而言的),为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SDS,DSI)、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重新编制而成[5].表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患病时间及住院次数统计(略)

    1.2.3调查实施于2003年7月上旬先进行24例小规模试调查. 修订之后于7月下旬~8月初进行正式调查. 由调查员将问卷亲自发放到被调查对象手中,次日收回,并就有项目遗漏的问题问卷进行一对一补正核实.

    1.2.4项目筛选与记分问卷最初的设计为24项. 试调查之后,按照李克特分辨力系数[6]计算方法进行检验,将分辨力低于0.50的3个项目剔除,保留了其余的21项问题. 经过因素分析,分为4个因素. ① 心理感受因素: 包括烦躁不安、爱发牢骚、少言寡语、情绪低落、感到紧张害怕、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共7项;② 社会感受因素: 包括关注自己变化、做噩梦易惊醒、担心被其他人传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有自卑感、自我谴责、对自己的仪容打扮失去兴趣共7项;③ 躯体感受因素: 包括食欲不好、总是疲倦、病患部分不适、失眠共4项;④ 个人变化因素: 包括和以前一样乐观向前、能安闲轻松地呆着、对以往事情还有兴趣共3项. 问卷通过5等段表示,分值从1~5. 此外,还设计了“说不清楚”一项,以便于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心理感受.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说不清楚”以该项目的算术平均数计算[7]. 21项累积得分为心理感受总分,各因素项目得分之和为各因素得分,所得分值越高,说明心理负性感受越强.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社会统计分析中的频率描述、因素分析、t检验、单向方差分析(ANOVA)等方法,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信度检验经过SPSS11.0软件中的可靠性分析(Reliablity Analysis)程序对数据进行了内部一致性分析. 克伦巴赫a系数(Cronbach a)分别为: 因素一0.8437;因素二0.8194;因素三0.7077;因素四0.8116;总量表0.9025. 从总量表的a系数来看,0.9025具有相当高的信度系数. 而4个因素均在0.7以上,具有较好地内部一致性[8].

    2.2效度检验从内容效度来看,经过KOM 和Bertlett球型检验,KOM的统计值为0.887,接近于0.9, P<0.001,因此,非常适合于做因素分析[9]. 对心理问卷21个项目进行了因素分析,以正交旋转方法中的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处理(Tab 2). 从构造效度来看,各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积矩相关系数均小于该因素的Cronbach a系数. 各因素得分与总得分间相关系数均小于总的Cronbach a 的系数. 各因素得分与总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各因素得分间的相关系数[10]. 这些都支持量表的聚集和区分效度,说明该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表2经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的特征根(略)

    2.3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2.3.1心理负性程度与性别的关系由于CVH患者中存在一定的性别比例偏差现象,特进行ANOVA验证.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心理负性状态程度与性别无显著性差别. 分别为F=0.799,P=0.527;F=2.097,P=0.092,P>0.05. 说明性别偏差并不影响本研究的结果.

    2.3.2两组患者心理负性状态的程度CVH患者的心理负性感受程度要高于普通慢性疾病患者. CVH组心理总分均值为57.2245,普通慢性疾病患者为50.6955. 经t检验发现,t=3.217,P=0.001,P<0.05 ,二组差异显著.

    2.3.3影响患者心理负性状态的因素CVH组的因素一、因素二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5.3357和11.3489,因素三均值只高出0.6457. ANOVA表明,因素一、二两组差异显著,分别为 F=5.125,P=0.024;F=20.103,P=0.000,P<0.05;因素三两组无明显差异,F=0.67,P=0.797,P>0.05(Tab 3).表3因素均值比较(略)

    2.3.4心理负性状态差异的主要表现不同患者的心理负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和社交方面(Tab 4). CVH组在有一定影响、较大影响、有很大影响的选项中明显低于对照组. ANOVA结果显示,对工作影响F=29.451,P=0.000;对社交影响F=14.727,P=0.000;两项问题的P<0.05.表4对工作、社交影响差异比较(略)

    2.3.5个人行为取向在对“是否对患病事实想对外人隐瞒”问题的回答中,CVH患者有52.2%选择想要隐瞒事实,而普通慢性疾病患者只有19.0%,两者相差2.75倍.

    2.3.6年龄及住院次数对心理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和不同住院次数的患者之间的心理负性感受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086, P=0.017, F=3.052, P=0.018, P<0.05.

    3讨论

    3.1自编问卷的解释没有采用现有量表的原因在于,现有量表或以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为内容,针对精神卫生领域使用;或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治疗中变化;或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筛查. 而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其特殊性,一为慢性疾病,二为传染性疾病,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独特,故在参照以上现有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问卷.

    3.2CVH患者心理状态概况从调查中发现,CVH患者的心理负性感受程度要严重于其他慢性病患者. 同为慢性疾病,疾病给患者身体带来的生理感受相差无几. 但是,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感受差异却十分明显,这是导致CVH患者心理负性程度高于普通慢性患者的关键所在. 那么,为什么会在心理与社会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感受呢?探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传染”. “传染”这个词的特殊符号意义,将不同疾病患者区别开来,形成人们对不同疾病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与理解. 因此,加重了CVH患者的心理与社会两方面的负性感受.

    3.3影响CVH患者心理负性状态的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显示,探究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可以从心理、社会、身体3个方面进行. 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性感受差异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社会两方面,特别是社会方面,即工作、交往等方面. CVH患者认为,疾病对他们的工作、交往有明显地影响,出现了因病而遭遇求学、求职、晋升、工作安排等困难,以及减少朋友、影响家人关系等现象. 这种社会性影响使得他们更加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心理更加敏感脆弱,有较强的自卑感和自我谴责感. 可见,心理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成为CVH患者心理负性状态的主要原因. 患者中的年龄因素、住院次数等因素也是心理负性感受程度差异的原因之一. 31~45岁年龄组的患者心理负性感受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在工作、事业、生活、家庭等方面所遇到的压力最大. 患者心理状态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多而变化,第一次到第二次住院,心理负性表现加重,第三次住院时略呈平缓状态,但到了第四次以后,心理负性状态就会更加严重. 这与患者自身对疾病的反复性、严重性的感受有关联. 而性别差异并不影响其心理负性程度. 另外,患者对生活、经济方面的感受也是影响心理负性感受差异的原因之一. 自费看病的患者会有比较强烈的心理负性感受.

    3.4科学干预根据上述研究分析发现,在CVH患者的治疗方面,不仅是身体上的医治,更要开展社会治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患者更全面、有效的身心治疗. 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①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与宣讲工作,全面系统地向社会公众讲解该疾病的有关预防、传染、医治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因无知而造成的恐惧与害怕,甚至是歧视与偏见. ② 以法律来维护患者的社会权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减轻患者的压力. ③ 在对患者实施医疗救助的同时,开展心理救助,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性感受程度.

    致谢陈平雁教授在问卷的设计、处理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指导与帮助及王惠芬主任医师、李跃旗主任医师、辛少杰主任医师、李莉主任医师、叶文华副主任医师、郝玉清高级工程师、杜丽女士在调查实施中所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创鸿. 求医的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305-306.

    Wu CH.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see a doctor with HbsAg and chronic hepatitis B[J].Chin Ment Health J, 1998;12(5):305-306.

    [2] 魏倪,王凯,颜迎春,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95-397.

    Wei N, Wang K, Yan YC, et al. Levels of cortisol and angiotensinII in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J]. Chin Ment Health J, 2002;16(6):395-397.

    [3] 陈小蓓.病毒性肝炎患者SCL90的相关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46.

    Chen XP. SCL90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J]. Chin J Behav Med Sci, 2002;11(1):46.

    [4] Darid GW. Medical micerbiology[M].15th, Churchill Living Stone, Harcourt Asia, 1997: 441.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194,223.

    [6] 袁方.社会研究统计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02.

    [7] 陈平雁.SPSS10.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4.

    [8]Lewis R. 心理问卷与调查表民意调查与人格评估[M]. 北京: 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170.

    [9]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3.

    [10]陈平雁,Wong CM,区燕萍,等.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研制初报[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2):15-18.

    Chen PY, Wong CM, Ou YP, et al. Pilot study for developing in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s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in general hospitals [J].Chin Hosp Manag,1999;19(2):15-18.

    作者简介:廖菲(1961),女(汉族),湖南省涟源市人.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Tel. (010)62512059Email. liaofei@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北京 100872)

    编辑王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