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新技术交流
编号:10952203
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现代护理报》 2006.03.16
     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强化血糖控制的方法,即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的发生。近几年由于医学的发展,胰岛素泵(CSII)的临床使用,为强化血糖控制增加了一种新方法。有报道CSII可减少低血糖等MSII法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报道了我科自2002年10月治疗34例住院糖尿病人强化血糖控制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对象和方法

    34例住院患者糖尿病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入院时随机血糖均大于12mmol/L。所有患者均使用人胰岛素治疗,未加任何降糖药,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CSII组成15例,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12例,平均年龄52.1±11.7岁;MSII组成19例,Ⅰ型糖尿病7例,Ⅱ型糖尿病12例,平均年龄45.1±12.1岁。未使用胰岛素患者CSII每日使用胰岛素总量等于体重(kg)乘0.44,已经用胰岛素患者CSII每日胰岛素总量为用泵前的总量乘0.75,总量的50%除以24作为每小时输注的基础量,另50%除以3作为每日三餐前的负荷量。MSII组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剂量波动在6~24单位,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4~12单位,2例病人早餐前加用一次中效胰岛素,剂量波动在4~8单位,即每天注射4~5次胰岛素,剂量依血糖波动而调整。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血糖具有可比性见表1,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用美国强生公司的oneTouchⅡ型血糖仪测定,每天血糖6~8次(三餐前后,必要时测凌晨0时和3时血糖)。
, http://www.100md.com
    血糖控制标准及疗效判断:两组血糖均要求达到空腹血糖在3.6~7.2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3.6~8.9mmol/L之间,持续3天进行临床观察。CSII组在达到上述标准后改为MSII或口服降糖治疗。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差异性以p<0.05为标准。

    2观察结果

    MSII组在血糖控制的过程中有9例(47.37%)共18次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2.8mmol/L),4例(21.05%)出现黎明现象(即凌晨0时和3时血糖均在3.3~6.0mmol/L之间,但清晨早餐前血糖大于10mmol/L)。CSII组在血糖达标过程中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和黎明现象。两组低血糖和黎明现象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同时CSII组达标所用的时间和平均每天胰岛素用量都少于MSII组,见表2。
, 百拇医药
    3护理

    3.1准确判断低血糖反应,及时处理。若患者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饥饿等症状时应立即查血糖,一旦确认为低血糖,应紧急处理:进食点心、糖果,必要时静脉注射50%Glucose。

    3.2血糖监测对确保强化血糖控制,剂量调整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手指血糖仪与试纸密码一一对应,切记核对,血糖试纸切勿受潮,采血量要适宜,约40~50ul。

    3.3强化血糖控制中胰岛素的剂量要准确。特别是MSII,用手工抽取胰岛素,一定要用胰岛素注射器抽取,混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抽取前要摇匀,可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3.4注意胰岛素注射时间。应在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腹壁吸收较上臂三角肌下缘和大腿外侧快,腹壁注射应在15分种后进餐。出现食欲不振应酌情减量或停止胰岛素注射。
, http://www.100md.com
    3.5饮食控制在强化血糖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宣教进餐定时定量,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6合理规律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Ⅰ型糖尿病患者宜在餐后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长。

    3.7熟练正确使用胰岛素泵。我科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7-c型胰岛素泵治疗15例糖尿病患者,短期效果良好。

    3.7.1宣讲胰岛素泵的优点。CSII优势明显,能模拟生理胰岛功能24小时分泌胰岛素;而常规的MSII难以完全模拟体内24小时胰岛素分泌和接近正常的血糖控制。

    3.7.2正确安装胰岛素泵,经常观察埋入皮下针有无滑脱,以免胰岛素未注入体内。CSII组有一例患者针头滑脱,由于观察及时,重新植入,未影响治疗效果。

    4讨论

    MSII和CSII是目前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的两种使用方法,CSII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优于MSII,但因其价格较高,普遍开展有待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CSII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岳艳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