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信息
编号:10957941
准确解读“经方”药物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5期
麻黄汤、桂枝汤等汤方中之“桂枝”实乃现今之肉桂,张仲景只用枳壳未用枳实,连轺不是连翘,梓白皮不能用桑白皮代替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戳戳者,今依方施用,竞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此药遂失其真矣”。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界对研究《伤寒论》汤方药物的点滴摘出,以期可正视听。

    麻黄汤、桂枝汤等汤方中之“桂枝”实乃现今之肉桂

    《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有桂枝汤方43方次。后世研究桂枝汤等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并非今日之桂枝,应是现今之肉桂。桂枝与肉桂其基原均来源于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ssia Pnesl。由于使用部位不同,其临床性效之区别众所周知。

    桂枝之名始见于《伤寒论》,本草文献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其桂枝究系何物,后世曾有不同认识。按《本经》载有牡桂、菌桂,无桂枝一名。《新修本草》云:“其牡桂嫩枝皮为肉桂,亦名桂枝。”《本草衍义》谓:“《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可见唐宋以前言桂枝,是用桂之嫩枝上皮。

    考《伤寒论》桂枝汤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