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读书与健康
编号:11141440
张弛有道好生活:读书游玩养生之道(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0日 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
     ◆ 我不敢认为自己在学问上有成就,我只感得在此茫茫学海中,觅得了我自己,回归到我自己,而使我有一安身立命之处。

    ◆ 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去选择不同的旅游地点和旅游行为。

    ◆ 确切地说,没有师母,便没有宾四师的晚年。


     1.读书怡情

    钱穆的故乡是江南水乡无锡的七房桥。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不堪。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可是钱穆“惜命”的另一面却是苦学不倦。钱穆读书是出了名的刻苦,在他年轻时19年的乡间教书生涯中,“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钱穆早年学无依傍,全靠自己的勤奋始窥国学之大门。唐君毅称之为“独立苦学,外绝声华,内无假借”。钱穆自律清晨必读经、子难读之书,夜晚读史籍,中间则泛览杂书。夏天夜晚,为了防止蚊子的叮咬,钱穆就把双脚放在瓮中坚持夜间苦读。以至于“读之甚勤”,“至形于梦寐间”。如此十几年,学术上扎牢了根基。书给钱穆带来学识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寄托。这份寄托使得他的人生在自得其乐中得以安身立命。他对自己的自学生涯曾这样总结道:
, 百拇医药
    我只是一路抹黑,在抹黑中渐逢光明。所谓光明,只是我心中感到一点喜悦处。因有喜悦,自易迈进。因有迈进,更感喜悦。如此循环不已,我不敢认为自己对学问上有成就,我只感得在此茫茫学海中,觅得了我自己,回归到我自己,而使我有一安身立命之处。

    钱穆是当世公认的学术大家,一代宗师。他以史学成名,但学问之渊博,已经使其治学超越了史学而成为所谓“国学大师”。他曾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这样表示:“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绝不想人生有无限向前之一境,而认为当体具足,循环不已。”可以说他实现了这一目标。在他逝世之际,他的弟子逯耀东曾发出“绝了,绝了,四部之学从此绝了”之感叹。

    钱穆先生读书成癖,读书不仅给了他知识的营养,而且造就了心智的顺畅融合。寡欲为善,读书静心。陆游诗云:“病经书卷作良医。”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清代进士顾光旭的“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等联语,都分别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晚年多动脑筋尤为重要。我们常有“精神不老,青春常在”的说法,就是说即使身体上老了,但仍有健康的思维和充满活力的心态,你就仍然是年轻的。反之,即使身体不老,但思维愚钝,心态不佳,那你也就不那么年轻了。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自我调节,心理按摩的过程,就像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某些生理疾病一样,读书就是脑的适当运动,可以活跃思维,消除某些心理障碍,最终达到健身的目的。匈牙利在使用书籍治疗方面最为成功的医生是欧拉赫·安托尔。他1981年向对他采访的记者说:“病人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失去同自然、自我、同伴和精神世界的真正联系。”他认为,健康人同上述四个方面都有联系:从自然中吸取精神力量。因为,对病人来说,通过读书来加强或恢复这些联系,对治疗是大有好处的。当然,选读什么书自然要依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这就是说,书籍治疗法只对能读书和喜欢读书的人有效。安托尔医生指出,不仅神经性病人可用书籍治疗法,而且心理性病人也可用书籍治疗。可以说,所有病人都有心理因素。如长期或突然内疚,失望,思想矛盾和思想斗争,失去心爱的东西或亲人,精神压抑等心理因素,对病人的组织机能和健康都起重大作用。
, 百拇医药
    钱穆先生自己也是深谙读书之道。钱穆先生总是告诫学生要从从容容地读书,要有耐心、恒心,不可存懒惰、浮躁之心。要细心体味,不能只顾翻书,只为查找需要的材料而读书。从常见书中见人之所未见。所谓“耐心”、“恒心”,是指读书贵在坚持。如果读书不肯平心静气,专心阅读,易患懒惰之病。而读书预存功利之心,为成名成家的目的而读书,又易心浮气躁,患上浮躁之症。既懒且躁,读书自然不会长进。所以,钱先生强调读书为学,“意志坚强最为要着”。钱先生还强调读书贵能欣赏领会,与作者互起共鸣,要看到书本后面的作者。钱先生称读书不仅要入乎其外,读懂书中材料,更要入乎其内,了解作书之人和蕴藏在书中背后的时代精神,并把已死的材料转化成为时代所需要的活的知识和精神。大处着眼读书,不专为得一些零碎知识而读书。读书贵博,又贵能由博返约。“博”就是要多读书,博及群书后,又能从大处用心,进行归纳会通,这就是“约”。在具体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上,钱先生提出了直闯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直闯式,即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跳跃式,即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闲逛式,即随兴之所至,久了自然可尽奥曲。
, 百拇医药
    有人曾攻击钱穆先生有迂腐学究之气,不懂变通。殊不知钱先生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钱先生认为学贵致用,读书为学时,要关注现实,以为时代服务为目的,这样,治学才有意义,才能成为第一流学者。他一再强调治中国史贵在通而不在专,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眼界,融通古今,作出好的学问。即使在晚年,在钱先生视力衰退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据钱穆的第三位妻子胡美琦女士回忆:

    他73岁大病后,身体尚未完全复原,两眼也患目疾,医生不让他过长时间看书,尤禁晚上看书,所以生活较前轻松,然而他白天仍然全日工作,这样直到他《朱子新学案》一书完成,那是他生命中一大志愿所寄。他自己说:以后我要减少工作时间了。但也仍保持着半日正常的工作;而一遇心里喜欢的题目,他又耐不住加倍地工作了。近几年来,有时他对我说这几天我真开心,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但文章写完,他总会有一场病。亲戚朋友都劝我要限制他的用功时间,他们关切地说,宾四写作了一辈子,过八十的人,也该休息休息了,我心中很感激他们对宾四的爱护,但我从来没有限制过他的读书写作。

    正是在书中找到了寄托,在写作中找到了快乐,钱穆先生的晚年依然是创作欲极为旺盛,完成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工作。按照医学理论把看书之所知、所思、所悟,写成文章,见诸报刊、网站,更能使人增强自信,交流增广,从而克服失落、失意、自卑等不良的心态。这种读书获知成功的心境反馈给生理、心理、器官、代谢、免疫……进而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不仅会获得精神的享受,而且还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钱穆先生在读书写作中自得其乐,而且极有成就感,这也造就了他健全的身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