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 2005年第23期
编号:10952944
加强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
肝癌切除,,肝癌;肝储备;围手术期管理,1完善的术前诊断、正确的肝功能评估和有效可靠的准备,2加强术中管理,3严密术后监护,积极防治并发症,【参考文献】
     【摘要】 正确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缩小肝切除量、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加强术后监护和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疗效和治愈率的重要环节。常规肝功能检测和Child肝功能分级是肝功能评估常用、有效的基本方法。LID、ICGR15、Arg-CR、RTI、AKBR、OGTT、GLT、肝血流量测定、PHRR等,更敏感、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加强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态、强化护肝治疗、纠正凝血机制紊乱和积极防治感染等,是保证手术安全完成的前提。加强术中麻醉管理、正确选择术式、合理肝切量、减少出血、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减少肝热缺血性损害和防止医源性癌扩散等,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有特殊意义。术后严密病情监护,加强护肝及支持治疗,防止消化道出血和肝衰等并发症,是术后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和降低术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肝癌;肝储备;围手术期管理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切除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有效疗法。我国PHC 85%以上伴有肝炎后肝硬化,这给PHC切除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并发症。加强肝癌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提高肝癌手术疗效、防止肝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等有重要意义[1]。现就笔者30多年来对各种肝切除的体会,对有关围手术期管理的3个主要问题探讨如下。

     1 完善的术前诊断、正确的肝功能评估和有效可靠的准备

    1.1 术前要完善PHC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肝脏解剖、生理和病理概念的不断更新,对肝癌的诊断不只是定性诊断,更要明确其在肝内的部位、数量、肿瘤生物特性(包膜完整性、卫星灶、肝内外转移)与周围脉管(PV、HV、胆管或淋巴管癌栓)的关系。有关肝容量(如癌容量、肝预切量、残留肝实质量等)、肝功能储备状态和代偿能力要做到术前心中有数。影像学的进步,尤其是彩超(DUS)、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肝血管造影等,可为术前肝癌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术式选择、术中合理切除量、判断术后恢复和预后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术前肝储备功能的正确评估 对肝癌切除危险性的预测和术前准备极为重要

    1.2.1 常规肝功检测仍是肝储备功能最基本的有效判断方法 转氨酶是评价肝细胞坏死的指标,ALT特异性强而AST更敏感。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肝合成功能,白蛋白半衰期20天,缺乏敏感性;前白蛋白半衰期1.9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84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