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区 > 轻松驿站 > 笑话幽默 > 医疗
编号:10960979
倾注感情不如体现医生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9期
     从2004年开始,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并出现了持续升温的趋势。近来,一些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中国的医疗问题其实是个感情问题。呼吁医生们对待患者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倾注更多感情,少做化验检查,希望以此来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费用。

    笔者认为,“倾注更多感情”的提法虽然温馨可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减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医患摩擦。但如果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简单归结于医生缺乏感情投入,恐怕就没有正视医患矛盾的核心问题——医务人员的价值体现。

    当前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医生的价值没有合理体现。除了极少数专家外,一个普通的临床医生,从接诊、询问病史、进行临床检查到最后诊断、处方,这一系列劳动的体现就是4元钱左右的挂号费。要做一名医生必须经过5年、8年甚至10年以上的专业学习,而门诊医生更是经过了几年住院医师临床轮转的严格实践,可以说十几分钟的临床处置包含着相当高的技术价值,而医生职业的高风险又让他们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松懈。然而目前普通医生没有合理的渠道体现其基本的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医生选择了改行,还有些医生则走入拿红包、收取药品回扣的歧途。

    在现行的物价体系下,一些传统的诊断治疗手段已经逐渐被越来越精密的大型仪器或复杂手术所取代。这固然体现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人工劳动远远没有仪器设备和手术赚钱。比如一个简单的上臂骨折,虽然用中医传统的小夹板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会采取手术内固定,最少也要打上石膏。因为小夹板的收费价格仅几十元,而打石膏或手术则可收取几百甚至几千元的费用。而在患者的心目中,也以用了仪器、做了手术而不是治好病,作为愿意花费多少的依据,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虽然有些专家呼吁医生要“倾注感情”,来化解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矛盾,但事实上,由于临床医生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为了“自我保护”,医生不敢把自己置于“拿感情说事儿”、出了问题则被患者揪到法院“说事儿”的境地。目前医生看病强调“临床路径”,即严格的医疗程序,医院为了追求标准和完备,为各种可能性制定了严谨的检查和处理程序。如一个普通的感冒病人,如果耳朵不舒服,则有中耳炎的可能性;咳嗽,也许是咽炎;胸闷,有可能是肺炎;就连心率快,都要有心肌炎的考虑。如果医生和患者“讲感情”,只凭经验而没有做鉴别检查和诊断,万一出现了误诊、漏诊,现行的医疗官司实行的是“举证倒置”,医生拿不出实际的证据,也就是更多的相关检查的证明,极可能败诉,甚至毁了自己的前途。

    因此,虽然目前老百姓看病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但把问题过多地归结于医院或医生,并不能有助于真正解决问题。与其空泛地强调把“医者父母心”——医生的感情投入作为关键,倒不如认认真真考虑如何取得互谅,从政策保障上真正体现医护人员的个人价值。, http://www.100md.com(乐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