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更多知识
编号:11141008
艾滋女生写《艾滋女生日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7日 中国青年报
     “在刚得知被感染的那一个月我几乎天天计划怎么‘意外死亡’。我觉得任何死亡方式都比得爱滋病死去好;但现在我得到这么多读者的关爱,觉得死去太遗憾了,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而且要高质量地活着。”

    北京出版社《艾滋女生日记》上市两个月以来,责编仍然收到大量读者的来信。

    该书作者朱力亚是目前中国惟一公开自己艾滋病感染者身份的女大学生,她希望:“让健康的朋友能够走进感染者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微弱的声音,感受他们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寻找内心的平衡点,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健康的每一天。”

    “这条路很艰难,但我觉得我走对了”

    笔者第一次见到朱力亚是在3月14日“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校园签名活动”的现场,她身材娇好、化着淡妆、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儿,完全不像想象中的“病人”,“我就是要漂亮、精神地面对公众,让大家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病发前相当长的时间里能和正常人一样读书、工作。”
, http://www.100md.com
    朱力亚在2002年9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当时就读的中专保送到武汉某重点大学,同年9月她和巴哈马籍留学生马浪偶然相识相恋后发生性关系。马浪因被查出感染艾滋病于2004年4月3日被遣送回国,其后朱力亚也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

    几乎所有艾滋病人在确诊感染时都会产生极端的想法,一开始朱力亚也绝望过。但有两件事触动了她,促使她主动联系《南方人物周刊》,公开感染者身份。一是当她获知湖北还有另外六个被感染的大学生,她便迫切地联系这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同龄人,但其中只有两个肯与她见面。虽然防艾常识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及,但这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她也曾是这样——进行了不安全的性行为,糊里糊涂地被感染。

    朱力亚还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两次进入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看到了“比自己更悲惨更需要关怀的人”的命运。因为这两件事,她不顾防艾专家桂希恩教授等人的反对,毅然公开身份。“说真话的感觉就像蝴蝶在飞,真自由。”
, 百拇医药
    “公开身份,不用再承担保守秘密的痛苦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会把日记发布在网上,还会出书呢?”笔者问朱力亚。“当然不够,我想告诉大家艾滋病只是一种疾病,没理由对它进行所谓道德上的谴责。请公平地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让我们正常地读书、工作,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我牺牲自己,让自己成为一面镜子,更主要是想警醒年轻人不要轻易涉足‘危险游戏’,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也希望我们的学校切实地开展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健康人不再重演我的悲剧。”

    “这条路你走得顺利吗?”“非常艰难,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内心挣扎做出的。去年8月份部分日记在网上发表后,攻击性的言论少了,很多网友对我表示理解甚至支持。我真是欣慰,又有了信心。所以才会依照和腾讯的合约,在9月份接触出版商。这时我又开始担心,因为我的父母不接触网络,却可能通过书知道我的情况。但出版商的真诚打动了我,他们是商人,但更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我知道我代表的是整个感染者群体,应该担起社会责任。所以才会有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 http://www.100md.com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他就不配为人”

    朱力亚在书中把她的同学、老师、病友、医生、帮助她的志愿者、网络上给予温暖的陌生人比作“阳光”。不仅仅是“阳光”们在关注她的命运,很多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真实生活中朱力亚的点点滴滴。

    一位湖北读者在随书所赠的书签背面写下这样一番话:“我从广播中知道了你的故事,在震惊之余是深深的心痛——你只比我大两三岁啊。我希望能为‘防艾’做些事情,但怕自己知识不够。希望你能永远乐观地对待生活,我会永远支持你。”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日记。我是一口气而且是逐字逐句把它看完的,这在我的读书史上绝对是一个例外。”性学家李银河高度评价《艾滋女生日记》。三联书店资深编辑许医农在逛书店时,被本书封面上的一行字吸引——中国首份艾滋病女大学生完全日记。许医农一口气读完了朱力亚的书,还赞赏朱力亚的勇气:“冒这样的风险、顶这样的压力,朱力亚的精神很感人。我看过高耀洁的《一万封信》,但《艾滋女生日记》是一个被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她把这些告知大众就足以让所有人知道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只要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艾滋病离我不远,就能最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 百拇医药
    很多读者被这本书打动,继而开始关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群体。朱力亚的日记并不是在博取同情,也不是在考验民意,她是在传递她的善良与爱:希望大众不只把这当作一个新闻,不要恶性炒作,而是多考虑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尊重生命、尊重健康,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就像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周俊杰在本书中说的:“对一个绝望的病人,不应该存在‘宽容’的问题……倒是社会需要她的宽容——希望她不要恨社会冷漠,帮助这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Live and let live

    濮存昕、李银河、桂希恩们为朱力亚日记作序只因为他们共同关注千万个“朱力亚们”的命运。朱力亚说:“在刚得知被感染的那一个月我几乎天天‘计划’怎么‘意外死亡’,觉得任何死亡方式都比得艾滋死去好;但现在我得到了这么多读者对我的关爱,觉得就这样死去太遗憾了,毕竟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而且要高质量地活着。”

    这句话是她QQ上的个性签名。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让每个知道她故事的人都更珍惜生命。公益活动现场许多读者拿书让朱力亚签名,她都写下这样一句话:“Liveandlet live”,这也是2005 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