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证治
编号:10987342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4日 《健康时报》
     眼下正值隆冬,天气寒冷,是感冒和胃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大家对这两种疾病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医院一些大夫在治疗时,不辨病就开药。而与此同时,不少患者一犯病,为了省事,干脆就吃常用药。于是,患感冒的不分风寒还是风热,一律服用感冒冲剂。胃病患者不分胃热、胃寒、胃虚、胃实引发,一律服用胃气滞痛冲剂。结果,患者常出现予后不佳、反复发作现象。”这是中医界著名专家周超凡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的“不辨证随意服药现象”。

    周教授指出,中医在对感冒和胃病治疗中,讲究辨证论治由来已久。中医治病的根本是辨证,要求治疗对证。也鉴于此,中医治疗要抓证(证候),证同治同,证异治异。如在对感冒的辨证治疗中,风热感冒应用“银翘散”,风寒感冒应用“九味羌活汤”。倘若医生不分寒热虚实用药:风寒感冒用辛凉的银翘散,结果会如同雪上加霜;风热感冒用九味羌活汤,就会火上浇油。

    “除此,一些西医医院或基层小医院的医生在给患者开中药时,不会辨证施治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周教授同时强调。比如胃痛分胃热、胃寒、胃虚、胃实等不同原因引起。在辨证论治中,胃热患者宜用凉、胃寒患者宜用热、胃虚患者宜用补、胃实患者宜用泻。如果不能准确辨证论治,但凡胃痛者一律服用一种治疗胃痛的中成药,结果多会出现:热者越热、寒者更寒、虚者越虚、实者更实、甚至加重病情。

    周教授举例,早在几年前,日本曾发生过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小柴胡汤颗粒剂”大量中毒的惨剧。究其原因,该药虽是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但因肝炎分甲、乙、丙等几类,中医用药要分肝气淤湿、肝气不合、湿热、淤血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炎。结果,当地在出售时,不分病因将此药宣传成“包治肝炎的良药”,导致许多患者服用后大量中毒,甚至死亡。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辨证施治的教训。而类似这样深刻的教训,应足以引起大家用药注意辨证施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