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114
沪将成亚洲最大氨基酸基地 国内企业期待夹缝中崛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39期(总第2293期 2006.04.05)
     “国内的药用氨基酸市场需求正不断增大,所以企业的扩产不足为奇。”针对上海冠生园携手日本氨基酸巨头协和发酵株式会社增资建立亚洲最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一事,国内的另一家氨基酸合资企业味之素(中国)的副总沈家声如是说。

    沈家声所指的“企业的扩产”,即是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新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2月底在上海青浦工业园竣工投产。据悉,该生产基地预计年产氨基酸2500吨,等二期扩产完成后可成为亚洲最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

    目标直指高端

    此次项目实施的企业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于8年前由冠生园集团和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商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组建(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持股70%,冠生园集团持股30%),主要生产国内空白的高端医用氨基酸原料。据冠生园集团宣传处王主任介绍,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的氨基酸销售量目前占到了中国市场的25%。
, http://www.100md.com
    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的中方经理徐先生告诉记者,此次增资后,总投资从8年前的840万美元增加到了4590万美元。目前,增资后的新生产基地已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将从原来的600吨扩大到2500吨;除了可以生产12种健康食品和药用氨基酸,还将使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等产品。如此一来,将可填补国内氨基酸品种的空白,突破我国氨基酸工业中的瓶颈。

    据悉,此次项目生产出来的药用氨基酸,计划60%用于内销,40%用于出口——返销日本及销往欧美。

    徐先生还透露,生产基地还将筹建二期扩产,再扩产之后使生产能力再增加一倍,达到5000吨/年,届时可以成为亚洲最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据悉,二期工程完工后,这一生产基地将生产综合性氨基酸多肽类品种,制造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标是打开中国多肽类保健品市场的缺口。

    扩产意义深远
, 百拇医药
    沈家声认为,正是由于目前国内医药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和不断增长的氨基酸原料药市场空间促成了冠生园集团和日本协和发酵的增资扩产行为,“而且,上海协和的这一举措,给国内的氨基酸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刚开始的影响可能没那么大,但是随着产能的继续扩大,其影响将愈来愈深远。”

    目前,国内药用氨基酸产业是日资主掌天下的格局:近10年以来,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和味之素(中国)有限公司的中日合资企业扮演了国内医药用氨基酸产业的主角,其产品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除此之外,国企湖北八峰药化和宁夏伊品集团也占有了一席之地。相比之下,众多民营企业在产能、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压根无法与这些大企业相比,夹在跨国企业和国企之间艰难生存。

    据调查,我国氨基酸产业存在诸多问题,正面临着国内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和国外多家知名大企业的夹击状态,很多生产商处于亏损和洗牌的局面。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国产原料药的质量不及进口原料药,价格偏高,而且我国的许多氨基酸研制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有的品种产量甚至只停留在公斤级,技术含量相当之低;另外,由于国内氨基酸工业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重复投产,导致某些氨基酸产品供大于求,最终造成现在中国氨基酸产业的无序竞争。
, http://www.100md.com
    可见,这次上海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的增资扩产行动,对于原本处于弱势的国企以及民营企业来说,生存形势无疑更加严峻。

    国内氨基酸产业待整合

    据了解,在1999年,氨基酸每吨的价格约120万,后来随着众多企业的进入和竞争的加剧,氨基酸的价格不断下跌。至目前,氨基酸每吨的价格降到了40万,整整下落了2/3。近年来,虽然氨基酸行业在原料药领域受到的价格波动不大,但注射液和保健品领域价格的无序竞争比较严重,有不少品种近三四年来价格下滑幅度都在30%以上。

    “价格越来越低,很多企业都在亏本经营,不如我们(国内的企业)都不要做了,让日本人进来好了!”谈到国内氨基酸产业面临的困境,江苏省通州市荣泰氨基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曹嵘有些气恼。

    通州荣泰氨基酸有限公司是一间小规模企业,年产量氨基酸仅有80吨,基本上处于保本经营状态。据曹嵘介绍,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氨基酸生产企业产能小、技术含量低,加上经常进行低价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利润微小。目前国内像荣泰这样小规模生产的企业为数众多,但是基本上处于保本经营甚至亏本的状态。

    曹嵘还说,如果国内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氨基酸行业协会,国内的氨基酸企业就可以组成一个价格联盟进行最低限价,这样,低价无序竞争的局面将可以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惟一的出路在于进行产业整合,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9期, 百拇医药(陈国东 钟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