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内经、难经类 > 皇帝外经
编号:10961790
外台秘要序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3KB)。

    外 台 秘 要 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三种字现象,掌握重点词语、成语典故;理解特殊语序及凝固结构;熟练、通顺、准确语译全文,准确把握全文的思路、观点、意图和宗旨;注意文中的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手法,仔细体会、准确把握文中部分语句的言下之意。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唐代医学著作的情况及王焘编书的动机、经过及其为人治学的态度和对医学的贡献。

    经方源流:

    秦虽焚书,医药之书不在其中。

    《汉书·艺文志》载: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其中"经方十一家,274卷。"

    出土古经方类著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西汉);武威汉代医简(东汉)。

    传世最早经方著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传世晋唐经方著作有:葛洪的《肘后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方》等及一些残本经方类著作。

    王焘是知医的士大夫,其所辑录的《外台秘要方》皆注明出处,保存了许多已失传的晋唐方书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解题:

    外台:1、刺史的别称。"台"是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自汉以后,凡在外出守之刺史,皆称"外台"。宋臣《校正〈外台〉序》:"夫外台者,刺史之任也;秘要者,秘密枢要之谓也。......以出守外,故号《外台秘要方》。"认为此书成于王焘被贬为邺郡太守之时,故名。《四库全书提要》支持此说。

    2、"兰台"称"外台"。"兰台"是汉魏宫中藏书之处。以王焘"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事",故名。丹波元胤认为书成于王焘任职兰台之时。

    第一段

    九候: "侯" 、"候" 同源,九候,当作"九

    侯",立九侯,这里指于九服之地设立地方行政长官。

    《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郑玄注:"服,服事天子也。《詩》云:侯服于周。" [疏]:"侯之言候,為王斥候。"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僖公四年》: "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杜预注:"五等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討其罪,齊桓因此命以夸楚。 "[疏]:鄭玄以為周之制,每州以一侯為牧,二伯佐之,九州有九侯十八伯,大公為東西大伯,中中分天下者當各統四侯半,一侯不可分,故言五侯 。" P 202:

    《楚辞》卷九《招魂》:?°九侯淑女,多迅衆些。?± 李善注:?°(王)逸曰:?(r)淑,善也;迅,疾也。言復有九國諸侯好善之女,多才長意,用心齊疾,勝於衆人也。?ˉ?±洪兴祖补注:?°九侯謂九服之諸侯也。?±(《楚辞补注》P205)

    正:平定。注误。

    《礼记·月令》:"正权概。"郑玄注:"正,谓平之也。"

    沴:阴阳之气不和。此指异常。

    《说文》:"沴,水不利也。"

    《庄子·大宗师》:"阴阳之气有沴。"郭象注:"沴,陵乱也。"

    《詩·小雅·魚藻》(P499)《正義》:

    "萬物所以失其性者,由王政既衰,以致陰陽不和,水旱、蟲災、死喪、疫病,害加草木、殃及飛走。"

    《周易正義序》(P2):

    爻者,效也。聖人有以仰觀俯察,象天地而育[众]品,雲行雨施,效四時以生萬物。若用之以順,則兩儀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則六位傾而五行亂。故王者動必則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協陰陽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故能彌綸宇宙,酬酢神明,宗社所以[无]窮,風聲所以不朽。非夫道極[幽]妙,孰能與於此乎?斯乃乾坤之大造,生靈之所益也。

    昬札:指早死。昬,"昏"的异体字。

    《左·昭十九》:"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孔颖达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谓未三月而死也。"

    《国语·周语下》:"然则无夭、昏、札、瘥之忧。"韦昭注:"疫死曰札。"

    土宇,国土内。这里指国土上的人民。

    《说文》:"宇,屋边也。"引申:边陲。

    《左·昭四》:"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杜预注:"于国则四陲为宇。"

    用:以。

    康宁:安康。

    《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通"由",遵循)好德,五曰考终命。"

    广:这里指功德广大。

    洎jì:及至。

    冢卿:这里指最高行政长官。

    《周礼·天官》首设"冢宰",为六卿之首。故称冢卿。

    冢宰下领"医师"、"食医"、"疾医"、"疡医"等。

    《周礼·天官·冢宰》 "医师":"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

    制:决定。

    食:俸禄。

    全:"痊"的古字。

    "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郑玄注:"全,犹愈也。"孙诒让《周礼正义》:"《说文·入部》:'全,完也。'引申之,疾愈亦为全。"全、痊当是古今字。注误。

    下[之]::使[之]居下等。使动用法。

    率由:遵循。同义连用。

    率,带领--被带领(遵循)。

    《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毛传》:"率,循也。"

    由,顺从--遵循。

    典:制度。

    《说文》:"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这里指《周礼》所载之医疗管理制度。

    动:常。

    《助字辨略》:"凡云动者,......言每举动即如此也。"

    厥:其。这里指《周礼》。

    置医学、颁良方:

    《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太宗李世民上》"貞觀三年"P37: "九月癸丑,諸州置醫學。"

    又:《舊唐書》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職官三·州縣官員·大都督府等》P1916:"大都督府:魏黃初二年,始置都督諸州軍事之名,後代因之.至隋改為總管府.武德四年又改為都督,貞觀中分為上中下都督府也.......醫學博士一人,從八品下."

    《新唐書》卷四十九下《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外官》P1314:"醫學博士一人,從九品上.掌療民疾."注:"貞觀三年,置醫學,有醫藥博士及學生.開元元年,改醫藥博士為醫學博士,諸州置助教,寫本草、百一集驗方藏之.未幾,醫學博士、學生皆省,僻州少醫藥者如故.二十七年,復置醫學生,掌州境巡療.永泰元年,復置醫學博士.三都、都督府、上州、中州各有助教一人.三都學生二十人,都督府、上州二十人,中州、下州十人。"

    极:使......达到最佳状态。使动用法。

    何以:从何。宾语前置。

    加:超越。

    三代:夏禹、商汤、周初文、武、周公姬旦,三代圣王。

    易:更改。

    所从来者:指?

    自古以来的医学典章制度。

    作、起:兴起;出现。

    迨:及。等于说 "紧跟着" 、"接着" 。

    厥[后]:其。这里的用法同"之"。[《经传释词》:"其,犹之也。"]

    间:交替。

    且:将近。

    逾:越过,超过。

    专车:满车。这里指很大的地方。

    《国语·鲁语下》:"(鲁元年)吴(夫差)伐越(句践),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鲁)好聘(修旧好)。" 宴会间,客执所食之骨问仲尼:"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陈尸示众)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董增龄正义引《文选·江赋》李善注:"专,满也。"

    载祀:年代。同义连用。

    绵远:久远。同义连用。

    又,陆机《饮马长城窟行》:"去家邈以绵。"李周翰注:"绵,长也。"

    简编:这里指简策。

    编,连串简片的绳子。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纬)编三绝。" (商承祚说:韦编之"韦"即"纬"。编简册的绳子,方向是横着的,纵"经"横"纬",故称"韦编")

    亏:残损。

    替:散失。

    《尔雅·释言》:"替,灭也。"

    《玄应音义》卷十七"无替"注引《方言》:"替,灭绝之也。"

    详:详细记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广、深:多。

    《战国策·西周策》"则地广而益重"高诱注:"广,多也。"

    《战国策·秦策四》"三国之兵深矣"高诱注:"深,犹盛也。"

    或:又。《经传释词》:"或,犹又也。《诗·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言又佐之史也。"

    讨简:寻找查阅。注误。

    "讨简"与下文"取舍"相对。

    《集韵·皓韵》:"讨,求也。"

    《三国志·公孙瓒传》注:"足下曾不寻讨祸源。""寻讨"同义连用。

    《广雅·释言》:"简,阅也。"

    《左·桓六》:"秋大阅,简车马。"

    《隋书·王劭传》:"讨阅不能得。" "讨阅"犹"讨简"。

    功倍力烦:化功夫多,精疲力竭。烦,疲惫。

    曹植《洛神赋》:"日既起倾,车殆马烦。"殆(怠)与烦互文。

    左思《招隐诗》:"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李善注:"言世务劳促,故足力烦殆也。"烦殆同义连用。

    论甘忌苦:选择容易的,回避难的。注误。

    "论"通"抡"。选择。《说文》:"抡,择也。"

    《国语·齐语》"论比协材"韦昭注:"论,择也。"

    《吕氏春秋·当染》"劳于论人"高诱注:"论犹择也。"

    忌,回避。

    甘苦,指难易。

    永:长期。

    《说文》:"永,长也。象水坙理之长。《诗》曰:'江之永矣。'"

    尸:主持。

    尸,代死者受祭的人(由晚辈充当,或立或坐,象徵死者神灵所在)。由于尸是祭祀的主体,故引伸为"主"。

    《仪礼·士虞礼》:"祝迎尸。"郑注:"尸,主也。"

    《诗·召南·采蘋》"谁其尸之"毛亨传:"尸,主也。"

    章旨:医学制度源远流长。医学著作虽多,但残缺不全、内容详略不当,不便阅读查检。

    第二段

    有道:政治清明(政治上循理守法)。

    蹑: [有意识地]踏。

    《说文》:"蹑,蹈也。"

    辨:

    履:带敬重色彩。如"履行职责"。

    践:带轻贱色彩。如"践踏"。

    都是"走在......上面"。

    蹈:踩。带有冒险含义。如"赴汤蹈火"。

    蹑:是有意识地踩踏。

    《史记·陈丞相(平)世家》:"(韩信欲称假王,使使报刘邦),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

    亨衢:

    王焘祖珪,唐丞相。

    父敬直,尚南平公主(李世民之妹)。

    七登南宫、两拜东掖:等于说长期在中央政府任职。参注3。

    尚书:设于秦,在皇帝左右掌(尚)管文书(书)、传达诏令。

    汉承秦制,属九卿之"少府"。

    西汉中叶后,权力日张,可直接参政,成为中央政府要职。

    东汉,光武削相权,重视尚书,成立尚书台。

    东晋改为尚书省,魏文帝设中书省,首长是中书监,参掌中书机密。

    南北朝,鉴于中书省权力过大,复设门下省,首长是侍中。

    --逐渐形成皇朝中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职体制。

    中书省--取旨决策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隋:分曹治事。尚书省设六部:吏部、礼部、兵部、都官部(刑部)、度支部(户部)、工部。

    唐职官曰省、曰台、曰寺、曰卫、曰监、曰府。

    便繁:在中央政府机要部门殷勤工作。注误。

    蒋礼鸿《义府续貂》增订:"便蕃、频烦:殷勤。"

    这里是动词,[在中央政府机要部门]殷勤工作。

    所带宾语多为"機密"、"左右"、" 階闥"、" 省闼"、 "幕府"、" 紫幄"等 。

    《南史·顧協傳》(P1520):"自 為 近 臣 , 便 繁 幾 (機)密 , 每 有 述 製 , 敕 前 示 協 , 時 輩 榮 之。 "

    字亦作"平平"、" 便 蕃"、" 频烦"、" 频繁" "便烦"

    《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毛传》:"平平,辩(办)治也。"

    《正义》:"服虔云:'平平,辩治不绝之貌',则'平平'是貌状也。"

    《左·襄十一》引作"便蕃"。"

    《晉書·譙承傳》(P1104):"散 騎 常 侍 、 左 將 軍 、 譙 王 承 貞 素 款 亮 , 志 存 忠 恪 , 便 蕃 左 右 , 恭 肅 彌 著 . 今 以 承 監 湘 州 諸 軍 事 、 南 中 郎 將 、 湘 州 刺 史 ."

    《北史·胡長粲》(P2690):"尚 書 左 僕 射 趙 彥 深 密 勿 樞 要 , 中 書 舍 人 裴 澤 便 蕃 左 右 , 以 殿 門 受 拜 , 皆 彈 糾 之 ."

    密 勿、便 蕃 互文同义。密 勿同"黽勉"。勤勉。

    《北史·齊諸宦者倉頭胡小兒》(P3055):"閹 官 猶 以 宮 掖 驅 馳 ,便 蕃 左 右 , 漸 因 昵 狎 , 以 至 大 官 ."

    《舊唐書·于志寧傳》(P2695):"況 閹 宦 之 徒 , 體 非 全 氣 , 便 蕃階 闥 , 左 右 宮 闈 , 託 親 近 以 立 威 權 , 假 出 納 以 為 禍 福 ."

    《北史·高允传》:"频烦省闼,亦司于京。刑以之中,政以之平。"

    《文选·庾亮〈辞中书令表〉》:"频繁省闼,总出六军。"《晋书》本传作"频烦"。《周书·李贤传论》:"及逢时随主,策名委质,或使[便]烦莫(幕)府,或契阔戎行。"

    南朝·江淹《让太尉表》:"频烦紫幄,绸缪璿命。"

    知:主持,执掌。"知府","知州"。

    覩奥升堂:即升堂入室。注可商。

    比喻逐步深入,达到相当高的造诣。

    《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升堂:喻学问造诣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入室(覩奥):喻学问造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建筑:门--塾--屏[萧墙]--庭--除(阶、陛)--堂(附廉、隅)--室(西南角称"奥"、西北角曰屋漏[魉]、东北角称宧、东南角曰窔yao4) 。

    姻:谓儿女亲家。 , "婚"的异体字。

    《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婚姻之故:

    父敬直,尚南平公主(李世民之妹),南平公主与其兄太子承乾交往甚密。

    史传太子承乾谋篡逆,事发,被废逐,徙岭外。

    王焘因祖父与皇室是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之故,贬守湖北房陵,量移山西大宁郡 。

    《诗·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 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復我邦家。

    朱熹《集传》:"畜,养也。民适异国,依其婚姻而不见收卹,故作此诗。"

    "言我行于野中,依恶木(樗)以自蔽。于是思婚姻之故而就尔居。而尔不我畜(养)也,即将復我之邦家矣。"

    守:Shòu,动词,任......太守。

    量移:顾炎武《日知录》:"量移:唐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

    量liáng:酌情。移,迁移官职。

    冒犯:顶着;遭遇。《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

    蒸暑:暑热。

    蒸:《说文》: "烝,火气上行也。"热气上升。 这一意义文献多写作"蒸" 。

    既僻且陋:这里指地方偏僻,远离都城,生活、文化等条件很差。

    《论语·子罕》十一:"子欲居九夷(东方的偏远地区)。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陋,指地方偏远,文化落后。

    瘴:瘴气,南方山林中蒸发出来的致病之气,包括生物、化学、气候等多种致病原。

    痾:"疴"的异体字,病。

    契qie4阔:勤苦的样子。

    《诗·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毛传:"契阔,勤苦貌。"征人将卒互相约誓,当死生勤苦与共,战斗中相互救助关怀,同生死也。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爰率朋友,寻此旧则。契阔夙夜,庶不懈忒。"李贤注:"契阔,谓辛苦也。"

    《魏书·慕容白曜传》:"辛勤于戎旅之际,契阔于矢石之间。"辛勤、契阔互文同义。

    2、久别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3、怀念

    《历代名画记》卷六引南朝宋·棕炳《画山水序》:"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4、相交;相约

    《梁书·萧琛传》:"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此处用《诗》典,1、唐《诗》独尊《毛传》,王焘所习自是毛诗。

    2、焘遭贬时"提携江上",无离别事。

    问:责问,责怪。

    天:?

    双关语,上天与君主。

    经方:指临床类医学著作。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之"经方"。

    仅:才;才能。

    称述:列举细说。

    刊削:同义连用。这里指编辑整理。

    庶几:表希望。

    一隅:?

    一隅:原指一个角落。这里指备一家之说。注可商。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也指事情的一个方面;一家之说。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宋·苏洵《衡论上·御将》:"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

    凡:总共。

    纂:编集。

    向:接近。

    覈:审核。

    《说文》:"覈,实也。考事(考问狱讼之事),襾 (ya4反复)笮(逼迫)邀遮(要其情、止其诡遁),其辞得实曰覈。"

    《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 ,状如奁尊。从木亥声。"古哀 切。ɡai1木名;又he2果核。

    《说文通训定声》"核"下:"假借又为覈"

    《说文》 "覈"下 :段注:"《周礼》经作'覈',注作'核',盖汉人已用核为覈。"

    注误。

    指归:同义连用。旨意。

    释僧深:

    《新唐書·藝文志气三·丙部子錄·醫術類》P1568:

    "僧僧深集方三十卷 。"

    《舊唐書·列傳·裴行儉传》P2804:

    "高宗大悅,遣戶部尚書崔知悌赴軍勞之. "

    《舊唐書·經籍志下·丙部子錄·五行類》P2042:"產圖一卷,崔知悌撰."

    《舊唐書·經籍志下·丙部子錄·醫術類》P2050:

    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

    骨蒸病灸方一卷,崔知悌撰.

    孙处士:孙思邈。古称未仕或不仕之有学问的人为处士。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列傳》:崔善為、薛頤、甄權(弟立言)、宋俠、許胤宗、乙弗弘禮、袁天綱、孫思邈、明崇儼 張憬藏、李嗣真、張文仲(李虔縱、韋慈藏附)、尚獻甫(裴知古附)、孟詵、嚴善思、金梁鳳、張果、葉法善等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列傳》"/張文仲"P5099:

    張文仲,洛州洛陽人也.少與鄉人李虔縱、京兆人韋慈藏並以醫術知名.文仲,則天初為侍御醫.時特進蘇良嗣於殿庭,因拜跪便絕倒,則天令文仲、慈藏隨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憂憤邪氣激也,若痛衝脅,則劇難救.」自朝候之,未及食時,即苦衝脅絞痛.文仲曰:「若入心,即不可療.」俄頃心痛,不復下藥,日旰[gan1]而卒.文仲尤善療風疾.其後則天令文仲集當時名醫共撰療風氣諸方,仍令麟臺監王方慶監其脩撰.

    文仲奏曰:「風有一百二十四種,氣有八十種.大抵醫藥雖同,人性各異,庸醫不達藥之行使,冬夏失節,因此殺人.唯※氣頭風上氣,常須服藥不絕,自餘則隨其發動,臨時消息之.但有風氣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洩,即不困劇.」於是撰四時常服及輕重大小諸方十八首表上之.文仲久視年終於尚藥奉御.撰隨身備急方三卷,行於代.

    《新唐書》卷二百四《方技列傳·張文仲》P5800:

    文仲仕武后時,至尚藥奉御.特進蘇良嗣方朝,疾作,仆廷中.文仲診曰:「憂憤而成,若脅痛者,殆未可救.」頃告脅痛.又曰:「及心則殆.」俄心痛而死.文仲論風與氣尤精.后集諸言方者與共著書,詔王方慶監之.文仲曰:「風狀百二十四,氣狀八十,治不以時,則死及之.惟頭風與上氣、足氣,藥可常御.病風之人,春秋末月,可使洞利,乃不困劇,自餘須發則治,以時消息.」乃著四時輕重術凡十八種上之.

    《舊唐書·經籍志下·丙部子錄·醫術類》P2050:

    孟氏必效方十卷,孟詵撰.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八《孝友列傳·/裴敬彝》P4923:

    "時母病,有醫人許仁則,足疾不能乘馬,敬彝每肩輿之以候母焉."

    ...则...矣:......倒是... ...了,(但是)......。[则,虽然。]

    擅:专有,独具。

    风流:风格、流派。

    《隋书·经籍志四》:"自灵君(屈原)以来,属文之士众矣,然其志尚不同,风流殊别。"

    递相:交替互相。

    按:"美则美矣,而未尽善"婉言批评什么?言下之意?

    囿于一家之见,没有统一标准,令人无所适从。--有"定于一"的必要。

    商较jue2:商榷。商讨而改正之。 《尔雅·释诂下》:"较,直也。"郝懿行疏:"较与榷声义同。"

    繁芜:多而杂乱。

    味:体会,揣摩,研究。名词活用作动词。

    钤qián : 抓住关键。名词活用作动词。钤,锁。比喻事物的关键。

    经、营:谋划思考。

    《大雅·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毛传》:"经,度之也;攻,作也。"

    《笺》云:"文王应天命,度始灵台之基址,营表其位,众民则筑作,不设期日而成之。言说文王之德,劝其事忘己劳也。"

    《疏》:"既度其处,乃营表之,其位既定,于是天下众庶之民则竞攻而筑作之,不设期日而已成之。民悦其德,自劝其事,是民心附之也。"

    经:勘测,划界。

    营:环绕界划作标记。

    引伸:谋划思考。

    慧皎《高僧传·释慧重传》:"(重)禀性清敏,识悟深沉,言不经营,应时若泻。"

    言对所得方书确定采录标准,规划整理方法等,如规划楼台一样。

    阙:通"缺"。

    隐秘:指各种秘而不传的医书。

    章旨:编撰本书的原因,资料来源,编撰原则。

    第三段

    岂:1、反问/哪里。

    2、推测/或许。?

    遁天倍情、悬解先觉:

    《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佚(老聃好友)弔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老聃)若此,可乎?"曰:"然(可以)。始也,吾以为其人(常人)也,而今非也(非常之人,乃安时处顺的人)。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此),必有不蕲(请)言(唁)而言(唁) ,不蕲哭而哭者(言非出于真情,乃出于儒家礼仪)。

    是(指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者)遁天(失去自然之性)倍情(违背人之真情),忘其所受(禀受的本性),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违背自然法则)。 适(偶然)来夫子,时(自然应时而生)也;适去夫子,顺(顺乎自然而死)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入心)也。古者谓是帝(天)之县(悬)(束缚)解(解除)。"

    往弔(慰问死者家属)者为什么"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

    --遵守儒家礼仪(弔死问生)--道家认为是遁天倍情--失去自然之性,违背人之真情。

    悬解:宣颖注:"人为生死所苦,犹如倒悬,忘生死,则悬解矣。"

    安时处顺,对死生之变顺其自然,哀乐不放在心上--忘掉生死的痛苦与欢乐--帝之悬解。

    《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弔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 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先觉:事先认识察觉。

    《论语·宪问》:"不逆(不事先怀疑)诈(别人的欺诈),不亿(不无根据地猜测)不信(别人不诚实),抑(却)亦先觉者,是贤乎!"

    这里指先觉者的言论--批评儒家"遁天倍情"、提倡"悬解"的道家著作。

    以上一批评(儒家礼仪),一提倡(道家忘掉生死的痛苦与欢乐)--吾常闻之矣!--言下之意?

    读古文,要善于读出其言下之意--譬喻、暗示、含蓄、委婉。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有太多的名言镌语、比喻例证,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

    "拿诗来说,诗人"所要传达的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吾常闻之矣!--我作不到。

    我是一个遵守儒家礼仪(遁天倍情)的人,我是一个对生死很在乎,不能"悬解"--忘记生死的痛苦与欢乐--的人。

    庶几:或许。

    表痊愈的词:起、已、病如失、差(瘥)、除、霍然、瘳、间、愈等。

    投药治疾,庶几有瘳乎:言下之意?

    因此我要编写可以祛病延年的方书。所编

    的《外台秘要方》 一定有价值。

    定分fèn:定数。分,界限。

    其如命何:哪里能对命数怎么样。其:岂;哪里。

    "药石其如命何?"

    言下之意?

    王焘花费大量力气编纂医方著作毫无意义。

    非:认为......不正确。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目:细目,条目。指大论点下的详细内容。

    《论语·颜渊》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践行)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攻:伤害。

    为人臣:?

    为人子:?

    刑:依法治理。

    《周礼·秋官·序官》:"乃立秋官司寇,使率其属而掌邦禁,以左王刑邦国。"

    近:?

    远:?

    何谈之容易:何容易谈。宾语前置。

    言下之意?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当知医方。

    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

    则:如果。

    合:应当。

    金縢:金线密封的匮子。

    曷为:为何。宾语前置。

    条:逐条记录。名词活用作动词。

    《尚书·周书上·金縢》: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定。武王有疾,周公乃作册书告神,请以自己代武王受病。事毕,藏册书于匮,封以金縢。武王去世,成王即位,因尚年幼,周公摄政。三监(周公之兄、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联合殷旧族叛周。并放出流言: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奉王命,东征叛军,乱平。

    成王听信流言,不明周公之忠心,疑之。不召回周公。会"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与)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大恐。"成王与众官员全部穿上庄重的礼服、祷告神灵。启金縢,得见周公之书,遂知周公之志。于是迎回周公。

    则圣人不合启金縢,如果成王不应该打开用金线缄封的匮(柜子)。

    贤者曷为条玉版?

    周公为何把自己的话逐条记录在玉版?

    记录在玉版上的话有无用处?

    此言方书的编撰,言下之意?

    如果今人不应当阅读学习前代医家编写医药方书,前人为什么编写并流传下来那么多的方书呢?--方书一定有用处

    此典承何而言?

    客曰:药石其如命何?

    玷:错误。

    为:替。

    羞:为......感到羞耻。为动用法。

    章旨:批判社会上对编撰方书的错误认识,重申编撰本书的重要性。

    第四段

    曾闵之行:

    《论语·先进》:"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对其父母兄弟称说其孝之言无异议。

    宜其用心:他们用心于医药方书是理所当然的。主谓倒装。

    多:增加。

    一愈之:治好疾病一丝一毫。

    贵:使......尊贵。使动用法。[赏赐]

    《礼记·祭义》:"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郑玄注:"贵,谓燕赐有加于诸臣也。"

    鸿宝金匮、青囊绿帙:泛指重要的养生等方术之书。

    《汉书·刘向传》:"上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后以"鸿宝"指道教修仙炼丹的书。

    金匮:铜制的匮。古时用来收藏重要的文献。

    贾谊《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青囊:古代医卜术数家存放贵重书籍的布袋。

    绿帙:用绿色外套包裹的书籍。

    青囊绿帙:古代文书用不同颜色、不同材料包装,以表示其重要的程度。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往往: 常常。

    深:广,大。

    啬:爱惜。

    休老补病:使衰老停止,调补疾病之体。注误。

    《庄子·外物》:"静然(心静)可以补(调补)病,眦搣(按摩)可以休老(使衰老停止),宁(安定)可以止遽(平定急躁)。"

    可得闻见也:言下之意?

    则[古所未有,今并缮缉]:

    则:如果。

    [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

    缮缉:修定补充。

    缉qī:缝衣边。《仪礼·丧服》:"斩者何?不缉也。"--补充,"缺者缉之"。

    能事:能做到的事。

    若乃:至于。

    分......,别......:互文。

    天地至数、阴阳至候:指讲关于宇宙、天地万物生成、阴阳数术等高深道理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术数类"著作)

    《史记·日者列传》:"分别天地之终始,明星辰之纪。"

    至数:最高的道理。

    至候:极其复杂的徵象。

    气有余......、志不足......:二句泛指?

    安:使......安和。形容词使动用法。

    溶溶:周流的样子。

    《楚辞·九叹·逢纷》:"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或作容容:

    《九叹·远逝》:"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王逸注:"言己所行山泽广远,道路悠长,周流容容而无知识也。"

    音转而为容与:

    《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王逸注:"船犹不进,随水回流。"

    又转为溶潏(jue2):

    《高唐赋》:"洪波淫淫之溶潏。"六臣注:"水之迴曲缓流之貌。"

    参姜亮夫《楚辞通诂》(一)P411;(四)P337;413;415。

    或作"淫淫与与"。

    扬雄《羽猎赋》:"涣若天星之罗,浩如涛水之波。淫淫与与,前后要遮。"李善注:"天星之罗,言光明也;涛水之波,言广大也。与与、液液,声近义通。淫淫、与与,皆行貌。"

    溶溶液液,调上调下:盖指导引、气功之术。

    《周易参同契·中篇》:

    "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览,开阖皆合同。

    为己之轴辖,动静不竭穷。

    离气(心火)内(纳)营卫,坎(耳)乃不用聪,兑(口)合不以谈,希言顺以鸿。

    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颜容寝以润,骨节益坚强。

    辟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

    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往洞无极,怫怫被容中。"

    (朱熹注:"此一节乃涵养本原工夫。")

    调上调下:即指"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

    二句言通过导引修炼,使营卫之气在全身周流不息。(大小周天)

    吾闻其语矣,未遇其人也:

    言下之意?

    方将:正在。

    不诬方将,请俟来哲:

    言下之意?

    非敢传之都邑,且欲施于后贤 :

    言下之意?

    询谋:商议,商讨。

    隐:避,回避。

    如或询谋,亦所不隐:

    什么态度?

    岁在执徐:

    太岁纪年法。古人给太岁取年名十二,分别指称太岁所在十二个年份,与十二辰相应。据《尔雅·释天》:

    (见:教材P425上表)。

    寅(摄提格)、 卯(单阏chányān)、辰(执徐)、 巳(大荒落)、午(敦 牂zāng)、未(协洽)、申( 涒tūn滩)、 酉(作噩)、戍(阉yǎn茂)、 亥(大渊献)、子(困敦dùn)、 丑(赤奋若)

    (另参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P846)

    后因不甚准确废弃,改用六十甲子。后人使用太岁纪年法,是据当年的干支对照的。天宝十一年是壬辰年,太岁在辰曰执徐,故曰"岁在执徐"。

    月:某月。注大误。

    《尔雅·释天》岁阳月名见教材P423下表"月名记月"。

    古人序跋誌銘行文往往有省月份、日期者。

    唐《权载之文集》卷22《唐故金紫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贈太傅岐國公杜公墓誌銘(并序)》:?°銘曰:?-?-歲在大梁,月生一陽,以佚以息,忽乎茫茫?-?-。?±(《四部丛刊?¤集部》)[此不称具体月份]

    唐《欧阳行周文集》卷4《有唐故銀靑光祿大夫行平州別駕馬公墓誌銘(幷序)》:?°以貞元十二年,歲在某月某日,大通卜宅于京兆某鄕某里某原。?±

    《宛陵先生集?¤附录?¤祭宛陵先生文》:?°維淳祐二年,歲在壬寅,某月某日朔。?±

    哉:通"才",初。

    章旨:编撰本书的现实意义。对资料或取或舍的原则。

    小 结

    1、医学制度源远流长。医学书籍残缺不全、多而杂乱--整理方书的必要性。

    2、记述编撰原因、资料来源、编撰原则。

    3、批判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认识,重申编撰本书的必要性。

    4、编撰本书的现实意义。对收集到的资料或取或舍的原则。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神也。子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总言卫人发动伐郑战争,役士随军守城攻战。叙卫人之怨。

    我独南行,远离家国。征人怨词。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征人久处他乡,怨之更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征人忧死,告以于何处寻其尸首。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征人将卒互相约誓,当死生勤苦与共,战斗中相互救助关怀,同生死也。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国君毁其发兵时的信约,不叫我归国。非正义的战争中,征人久役在外,日久众叛亲离,以至军士怨声载道。

    毛传:"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以伐郑]而平(联合)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契阔,勤苦貌。"

    《魏书·慕容白曜传》:"辛勤于戎旅之际,契阔于矢石之间。"辛勤、契阔互文同义。

    《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五臣注:"容容,云出貌。"

    《七谏·自悲》:"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王逸注:"不知所止也。"

    《哀时命》:"骑白鹿而容与。"

    《九叹》:"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遊也。

    扬雄《河东赋》:"安流容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1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