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内经、难经类 > 黄帝内经
编号:10961785
扁鹊传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22KB)。

    扁 鹊 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扁鹊的生平事迹、为人治学行医情况及当时医学理论水平、临床医疗状况。熟悉三种字现象,掌握重点词语、句子、成语典故。熟练、通顺、准确地语译(直译)全文。准确把握全文的思路、观点和宗旨。

    第 一 段

    扁鹊:鹊,喜鹊,上古医生图腾。黄帝时有名医名扁鹊。

    《难经序》:"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1

    姓秦氏:上古姓、氏有别。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资治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如,本文"赵简子"注:赵鞅姓嬴,封于赵,故以赵为氏(注云"姓",错)。秦汉之际,姓氏合一,故《史记》如此云。

    少时:年轻时。

    为:甲骨文作 ,从"又"从"象" ,会用手牵象,以助劳作意。引申之,凡有所作为,如制作、治理、治疗、学习、研究、种植、担任、从事、演奏等皆曰"为"。

    奇[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奇。认为[他]奇特不凡。

    [谨]遇:5。《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高诱注:"遇,礼也。"有礼貌地接待。

    出入十余年: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善爲脉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隂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敎,非其眞勿授,是謂得道。 "

    《素问·气交变大论》:"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王冰注:?°謂傳非其人,授於情押(挟)及寄求名利者也。?±

    《灵枢?¤禁服》:?°黄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于是也。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願以受盟。黄帝乃與倶入齋室,割臂歃血。黄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愼之!愼之!吾爲子言之。?±

    《礼记·礼器》:"得其人之为贵。"

    《抱朴子内篇·金丹第四》P20:"凡人有至信者,可以药与之,不可轻传其书,必受其殃。"

    又《勤求篇》:"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故歃血誓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

    又《辨问》P54:"夫道家宝秘,仙术弟子之中尤尚简择,至精弥久,然后告之以要诀。"

    坐:朱熹《跪坐拜说》:两膝着地,以凥著踵而稍安者为坐;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致其恭,以头著地为拜。

    跪: "厃"是"安危"之"危"初文,"危"是"跪"之初文。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卪》:"若安危之字,字本作厃,人在厂上,故为危也。""危"字从卩 ,象人跽跪之形,即"跪"之初文。

    厃--(安)危初文--加声符"厃"--危--加形符"足"--跪

    跪,屈膝,膝着地,臀部抬起,身上耸,是一种戒备姿态,也称危坐(正襟危坐)。

    跽:長跪。古人以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為「坐」;直身而股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

    《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集韵》异体作" "。

    己己:"己" 即"跽"。象跪立身体,屈其上身以示恭谨之貌。

    《说文》卷十四《己部》:"巹 jin3 謹身有所承也。从己、丞。讀若《詩》云"赤舄己己"。巹即己加声符丞,己为巹之初文。

    又作几几:

    《毛诗·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載疐(通踬)其尾。

    公孫碩膚(通臚),赤舄几几。(与"尾"押韵)

    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几几,鞋子装饰坚固美盛的样子。" (P263)

    毛传:"公孫,成王也,豳公之孫也;碩,大;膚,美也。赤舄,人君之盛屨也;几几,絇貌。"

    《广雅·释训》:"几几,盛也。"

    《疏》:喻周公攝政之時,遠則四國流言,近則王不知其志,進退有難,然猶不失其聖能,成就周道,所以進退有難而攝此政者,欲待公孫成王長大有大美之德,能履赤舄,几几然盛服以行礼,然後授之故也 。

    又作掔掔 qian1 :

    《说文》卷十二《手部》:"掔qian1,固也。从手臤聲。讀若《詩》"赤舃掔掔"。

    《禮記·中庸》(885):"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郑注:"纘,繼也;緒,業也;戎,兵也。衣讀如殷,聲之誤也,齊人言殷聲如衣。"

    王先谦《集疏》:"三家几几作掔掔 ,亦作己己。......盖取金絇著屨,坚固之貌。"

    又作沈沈:

    《灵枢?¤雜病》第二十六:?°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沈沈然,目 (《太素》作盳盳)然,腰脊強。?± (5-59a04L.26)

    《素问·刺腰痛篇》:"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 欲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 (11-11b06 41 )

    己己、几几、掔掔、巹巹、沈沈一声之转。

    舌音章纽与见纽关系,参:李方桂《上古音研究》P25,董同龢《汉语音韵学》P295,《古汉语研究》05、2之王继如神乌赋文。

    閒与语:閒,悄悄地。秘密地。閒,间的古字。

    閒,从門,从月,月光从门缝中照进来,会门缝义。

    1、门缝。《史记·管晏列传》:"从门间而窥其夫。"--缝隙。《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秘密地。偷偷地(在时间与空间的缝隙中)。《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扁鹊传》:"间与语。"

    引申作动词,介入其间。《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交替。《汉书·韦玄成传》:"间岁而祫(xiá)。"--间断。特指疾病痊愈(疾病发作间断)。《扁鹊传》"不出三日必间"。

    禁方:秘不外传的医书。

    东汉《武威汉代医简》34:"治百病膏药方:......鬲上[当欧],在鬲下当下泄,良。禁。勿忘(妄)传也。"

    方,这里指医书。即下文的"方书"。

    《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于方。"郑玄注:"方,板也。"名,字。方,木牍。一块方大约可以书写100字左右,比简写的字多,比册写的字少。

    《太素·顺养》:"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

    参:《大医》119-8、120-8,《外台》62-7、63-2、63-6、64-1、65-9

    经方类医书每论大约100字左右,大都写在木方上,故称方技类著作为"方"。今之"处方"之"方"本此。

    P47《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武威汉代医简》。

    公:尊称,您。《方言》:"凡尊老,周晋秦垄谓之公。"引申为一般的尊称。

    毋泄:参前出入十余年。

    饮是以上池之水:即"以上池之水饮是"。古汉语介宾词组(以+处所、于+处所)往往放在动词之后,翻译时应将其提到动词之前。

    是:此。{注意!"是"在上古汉语里往往作代词,代上文刚刚提到的人或事物,是"此"的意思。}

    上池之水--未沾地面及竹木上的露水。 司马贞《索隐》案:"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取之以和药,服之三十日,当见鬼物也。"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越人饮上池之水,即半天河水也,雨也。李氏以树穴中水当之,误矣(此误始于陶贞白《别录》)。

    《三國志·魏書卷二十一》:"昔漢武信求神仙之道,謂當得雲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非笑。漢武有求於露,而由(犹)尚見非,陛下無求於露而空設之,不益於好而糜費功夫?誠皆聖慮所宜裁制也。"P611

    物:汉·应劭《风俗通·怪异》:"汝南有许季山者,素善卜卦,言家当有老青狗物。"

    (精怪的奇异之物)

    垣一方:墙的那一边。垣,墙。一方,那一边。《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则眼通神也。"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朱熹《诗集传》:"一方,彼一方也。"

    [五]藏:藏,"臟(脏)"的古字。

    癥结:腹内结块的病。此指五藏疾病的根源所在。

    特......耳:只是......罢了。

    或:有时。{注意!"或"在上古汉语里一般作代词,是"有时"、"有人"的意思。}

    章旨:扁鹊生平及神奇医术的来历。

    第 二 段

    晋昭公时:《史记索隐》:"案《左氏》,简子专国在定、顷二公之时,非当昭公之世,且《赵世家》叙此事亦在定公之初。"(十一年)

    彊:"强"的古字。

    诸大夫彊而公族弱:?

    专:独掌。

    知人:见人。《墨子·经上》:"知,接也。"(《故训汇纂》P1573C22-26)

    懼(惧):

    加 --瞿

    《诗·齐风·东方未明》: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懼--癯、臞

    治:正常。

    治水--按照事物的规律或程序去做某事--治理--举行(祭祀)。

    治理--(因果引申)形容词--安定。《谏逐客书》:"至今治强。"--正常。本文:"血脉治也。"

    而何怪:宾语前置句。即"而怪何?"你惊怪什么?

    而,你。上古汉语表第二人称用字有:女、汝、若、而、乃、尔(中古后写作"你"),都是假借读音相同的字,只是因为时间、空间不同,古今读音变化与方音不同,因而用字不同罢了。

    寤:清醒。

    "七日而寤"下所删文字:

    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皆秦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

    [必]閒:痊愈。閒,"间"的古字。"必间"下删"间必有言也"。

    "简子寤"下删:

    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诗·小雅》:"维熊维罴,男子之祥。")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定、出、哀、幽、烈、孝、静)而亡(静二年,为三晋所灭)。嬴姓(赵)将大败周人(卫)于范魁(小阜)之西(晋亡之后,赵成侯三年,伐卫),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章旨:讲扁鹊给赵简子治病的经过。(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富于历史经验)

    第 三 段

    中庶子喜方者:定语后置句。即"喜方[之]中庶子",爱好方术[的]中庶子。

    何病:患什么病?

    国中:?中。

    《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营国,方九里。"

    又:"国中九经九纬,经涂(途)九轨。"

    又《秋官·朝士》:"凡士之治(治讼)有期日: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国期。期内之治听,期外者不听。"

    《仪礼·乡射礼·记》:"君国中射,则皮树(兽名)中(装筭器)......;于郊,则闾中......;于竟(境),则虎中。"郑注:"国中,城中。"

    國:

    金文作

    从"〇",象城郭形,从"戈",以守之。 "戈亦声"。"〇"上下各加"一"作装饰,上"一"与"戈"横笔相连,变作"或"。

    因"口"在内,不明显,又在字外复加"囗",则成"國"。

    引申为区域,加"邑"则成

    改换偏旁"邑"为"土",则为"域"。

    古代都市称"邑"、"都"、"国"。其得名都与城廓有关。

    邑:从"囗"从"人",上古是人群聚居的地方。殷商的王都称"大邑商",周代国君子弟、卿大夫封地称"邑",战国, "邑"泛指人群聚居地,后世县称"邑"。

    都:周代国君子弟、卿大夫经常居住的并设有宗庙城市。从"邑","者"声。者,"著"也,"住"也。今之"土著"之"著"。

    国:周代诸侯国的都城。战国以后扩大为诸侯国家的称呼。

    治穰:举行除灾逐疫的祭祀。治,这里是举行的意思。

    穰:通"禳"。驱邪逐疫的祭祀。

    《说文·示部》:"禳,磔(音折)禳,祀,除疠殃也。"

    《仪礼·聘礼》:"禳乃入。"郑玄注:"禳,祭名也。为行道累历不祥,禳之以除灾凶。"

    《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郑玄注:"却变异曰禳。禳,攘也。"

    《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古书中关于禳祭的记载: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国人难(儺),九门磔攘(禳),以毕春气。"

    禳为什么要训"除"?

    《说文》卷八《衣部》 5296 :"襄 xiang1 ,汉令,解衣耕谓之襄。从衣,??声。"除去表层的土,播入种子,再盖上土,曰"襄"。

    "襄"的特征义:1、除去。2、把物品填充入内。3、 包裹。4、被包裹物。

    《左·定十五》:"葬定公,雨,不克襄事。"

    --除去

    穰:除去粮食颗粒的禾竿。 《说文》卷七《禾部》:"穰 rang2/rang3 ,黍??已治者。"

    纕: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今用攘字) 《说文》卷十三《糸部》:"纕 rang3/xiang1,援臂也。"

    禳:除疠殃也。《说文》卷一《示部》:" 禳 rang2 磔禳祀,除疠殃也。"

    攘:推也。推讓的本字。 《说文》卷十二《手部〉:"攘 rang4,推也。"

    讓:相责让。《说文》卷三《言部》:"讓 rang4 ,相責讓。"

    --实物其中。

    瓖:在带子上嵌入珠玉。今用"镶"。镶:浇铸金属器的模型的瓤儿(--将要嵌之物安置在内范上)《说文》卷十四《金部》:"鑲rang2/xiang1,作型中膓也。"

    讓(音):烹饪法,将某种食物(通常是肉)填充到另一食物中间。如讓豆腐。

    釀(酿):酿酒,加曲米谷中,密封。 《说文》卷十四《酉部》:"釀 niang4,醞也。作酒曰釀。"

    蘘: 《说文》卷一《艸部》:"蘘 rang2,蘘荷也。"

    绗(音):在两层之间加入填充物。如:

    绗棉衣。

    香(音)肠:填充肉于肠衣中。

    --包裹

    ?:《说文》卷五《竹部》:"?rang2/rang3,袌也。"

    饟:《说文》卷五《食部》:"饟xiang2/xiang3/rang4,周人謂餉曰饟。" 为保温而包裹之。

    蠰:《说文》卷十三 《虫部》:"蠰nang2/rang3,??蠰也。"

    《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至于夏水襄陵,......"

    《离骚》:"屈心而易志兮,忍尤而攘(含)垢。"

    实物其中--被包裹物

    瓤:被瓜果外皮包裹在内的肉。

    壤:被表层干土盖住的柔软的土。《说文》卷十三 《土部》:"壤rang3,柔土也。"

    包裹--包裹东西的物品。

    囊:放入东西的袋子。《说文》卷六 《?部》:"囊nang2,橐也。从?省,襄省聲。" (或作上"竹"下"襄")

    箱(襄)子。

    [太子病]血气不时:气血运行节律错乱。

    《素问·经脉别论篇》:

    食气入胃--浊气[由脾运化所产生的营血]归心--淫(旁流)精于脉[动脉]--脉[动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潮)百脉(动脉)[使百脉象潮水般运动]--输精于皮(皮肤)毛(毛脉)[末端微循环]--毛脉[末端微循环]合[会合]精--行气于府(血府)[静脉]--府(血府)[静脉]精(通"诚",如果)神明--流于四藏[肝心脾肾]--气归于权衡[肺]--肺朝(潮)百脉[使百脉象潮水般运动]

    权衡[肺]以(若)[如果]平(正常),气口(寸口脉)成(正常),寸(忖)[揣度],以(能)决死生。

    《灵枢·五十营》:"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难经·一难》:"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

    人体内的血气运行是按照节律运行的--血气以时。

    《左传·昭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凝聚不畅),以露(败)其体。"--为了保持节律

    太子的生活?

    针灸的"子午流注",武学中的"点穴",原理皆基于此。

    则为中害:就形成了突然昏倒的病。中,去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注可商。

    精神:?

    邪气:?

    畜:蓄的古字。

    《说文》:"畜,田畜也",重文作"田"上"兹"。兹,增益也。甲骨文作 ,金文作 ,象一串一串的谷物悬挂在田中。本义是尽力种田所得的积蓄,引申为积蓄。因被假借为牲畜字,遂加"艸"旁作"蓄"。阳缓而阴急:?

    唐·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

    唐·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互文:

    1、一句之内的互文。

    见上。

    2、两句对仗形成互文:

    《素问·生气通天论》: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阳缓而阴急:

    互文。言"阴"包括"阳",言"阳"包括"阴"。阴阳之气有时缓慢有时急速。

    蹷:通"厥"。7

    何如时:多长时间。

    鸡鸣:参P421

    其死未能半日也:

    《仪礼·士丧礼》:丧礼分七个阶段。

    1、临终

    2、始死(半日之后)

    3、小殓(小殓要到第二天天明)。

    4、大殓

    5、成服

    6、入葬

    7、葬后

    侍谒:谦辞。拜见。谒音夜。

    [臣能]生[之]:使动用法。使[之]复生。

    得无......乎:该不是......吧?

    诞[之]:欺骗[我]。《说文·言部》:"诞,大言也。"引伸为欺骗。

    何以:宾语前置句。即"以何",凭什么。

    上古之时,医有俞跗:参课文7页(二)阅读。

    汤液醴灑:灑:通"釃(酾)",去糟的清酒。 汤液,泛指药物。醴灑,泛指酒类。

    醴:《说文》:"酒一宿孰(熟)也。从酉,豊声。"是一种发酵度很低的甜酒。

    [豊,甲骨文从二王(玉)在凵(盛器)中,象祭品(玉器)装在祭器(凵)中,用来行祭礼。金文加豆。]

    后来分化出祭祀时所行礼仪之"禮"

    祭祀时用的饮料的"醴"

    祭祀时所献的牲体的"體"。

    镵:音缠。《灵枢·九针十二原》:"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锐利的针。这里泛指各种针具。

    石:砭石。

    挢引:泛指医疗体操。是主动活动身体。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有《引书》,即讲挢引术。华佗的五禽戏也是这类运动。

    案扤:案通"按"。是被动活动身体。

    毒熨:用药物熏洗或热敷。

    [一]拨:解开(衣服)。从"手",从"发",用手打开。会意。

    敦煌《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64.9:"囗五月戊寅,尉史蒲敢言之。乃丁丑直符,仓库户[封]皆完,毋(无)盗贼发者。"

    《广韵》平声下《仙韵》(P120):"揎,手发衣。"加"手"旁则为"拨"。

    《礼记·曲礼上》:"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五藏之]输:输,通"腧"。[五脏气血运行的]通道。

    输:输、腧并从"俞"声。

    《说文·舟部》:"俞,空中木为舟也。"《淮南子·汜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船。"高诱注:"窬,空也。"挖空木头作舟为"俞",舟船之用为转运物资。

    后世用车转运物资,故加"车"旁作"输",《说文》:"输,委输也。从车,俞声。"本义是用车转运。

    在人体转运气血的通道也称俞、输,后来加/改意符"肉"旁则作"腧"。

    诀:17

    搦:1、按。18

    2、摩。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摩钝,铅刀皆能一新。"

    3、握住。《后汉书·臧洪传》:"抚弦搦矢,不觉流涕之覆面也。"

    揲荒爪幕:揲:用手持取。

    荒,通"肓"。横膈膜(覆盖在上面的膜)。

    《礼记·丧大记》:"饰棺:君龙帷......黼荒。"郑玄注:"荒,蒙也。在旁曰帷,在上曰荒。"龙帷,绘龙的帷幔。"黼荒,缘边为黼(斧)文。"

    爪,"抓"的古字,疏理。《说文·爪部》:"爪,丮(音几)也。......象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丮,持也。"本义是用手抓持。后假借用作指甲义(指甲义本字当用" "),另加"手"旁作"抓"。

    幕:通"膜"。这里指腹部系膜。

    莫--暮:暮色光线不明,看不见。--幕:用帘盖住,外面看不见。--膜:包住使看不见。--模:安放在铸造器皿的里面--式样(模范)--摹:照式样去做--慕:内心追念,照着样子去做。--摸:看不见,用手去感觉。(盲人摸象)

    --漠:广大无边,看不见。(漠不关心)--谟:密谋。--没:沉入水中,看不见。--殁:死

    亡。再也看不见。--墓:埋入土中,从此看不见。--盲:看不见。--茫:广大无边,看不见。--亾、無:眼前什么也没有。

    练精易形:驱除病邪,改变病形。

    練:从糹,从柬。

    柬,从束,从八("别"的初文,分也。)

    束,从"木"从"〇",用绳索捆住。

    柬,把捆住的东西区分开来--选择--去掉杂物。--揀

    《周礼·考工记》:" 氏湅丝以涗水,沤其

    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

    丝帛经过用清水反复浸洗,去掉杂质和杂色,变成洁白纯净的熟丝,叫"練"。

    动词: 这一过程叫"湅"

    古籍中这两种意义都通行写作"练"。

    用火反复冶炼矿石,去掉杂质,使其成份变得精练,与练丝同,也叫"liàn",--煉、鍊

    练精:清除病邪,保存正气。

    易形:改变病形。

    [先生之]方:医术。

    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简直不能够用[它,这件事]告诉刚会笑的尚在怀抱中的婴儿。咳,同"孩"(更换意符),小儿笑。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小儿笑曰咳,因之小儿亦称孩,用引申义也。后世谓儿为孩,借咳为欬,分为二字矣。" 婴,缠绕。这里指尚在怀抱之中。

    曾zēng: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简直。曾不:连......都不。

    《诗经·卫风· 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仰]天:?

    《山海经·海外西经》(P214):"形(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陶潜《饮酒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以管窥天:以,由。

    郄:通"隙"。

    文:"纹"的古字。

    《说文》:"文,错画也。"甲骨文作 、 ,象分理交错之形,即纹理、花纹的本字。

    《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山海经·北山经》(P92):"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文首,即头上长着花纹。

    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变化构成各种线条图形,所以称天象为"天文"。

    水流更是呈线条交错状的,所以称自然界水的分布叫"水文"。

    写形:诉说病形。

    《说文·宀部》:"寫,置物也。"本义是移植物体。移植其位,但原物之状仍旧。引申--描摩。《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铸造。《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抄录。《汉书·艺文志》:"置写书之官。"

    --倒转。《礼记·曲礼上》:"器之溉者不写,其余则写。"孔疏:"写谓倒转也。" --倾倒《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吐出。《说文》:"吐,写也。"--抽象化:宣泄、倾泻。《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诉说。《宋书·张畅传》:"知欲相见(见我),常迟(等待)面写。"

    闻:知晓。

    [病应]见[于大表]:"现"的古字。

    决者:诊断的方法。

    曲[止]:详尽;周遍。《逸周书·官人》:"曲省其形,以观其备。"

    《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创少愈,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循:通"揗"(音顺),摸。《说文》:"揗,摩也。"

    眩然:直视的样子。《说文·目部》:"眩,目无常主也。"《释名·释疾病》:"眩,县(悬)也,目视动乱,如县物摇摇然不定也。"

    瞚:"瞬"的异体字。《说文·目部》:"瞚,开合目数摇也。"眼睑开合,眼睛转动。

    挢然:高举的样子。

    章旨:通过写中庶子与扁鹊谈论医道,展现扁鹊医术高明。

    第 四 段

    出,见扁鹊于中阙:

    高义:高尚的品质与行为。这里是对扁鹊的尊称。与前"精光"对。

    幸:

    举:

    [小]国(诸侯国)

    [偏]国(地域)

    弃捐填沟壑:

    反:"返"的古字。这里是复活的意思。

    嘘唏:悲痛叹息的样子。嘘,叹气。《方言》卷一:"唏,痛也。哀而不泣曰唏。于方则楚言哀曰唏。"

    《文选·枚乘〈七发〉》:"嘘唏烦酲。"李周翰注:"嘘唏,哀叹貌。"

    亦作嘘吸。

    《楚辞·九歌》:"长嘘吸以於悒兮。"王逸注:"嘘吸,啼泣貌也。"

    服臆:音逼意。连绵词。气满的样子。这里指胸中气满。

    汉字是记录汉语中词的符号,汉语一个词语一般只念一个音节,如:天、地、人......,但也有一个词语念两个音节的,如犹豫、匍匐、逶迤、......。而汉字一个字只有一个音节,因此,记录两个音节的词语(双音词)就要用两个汉字。

    连绵词就是两个音节的词语。

    连绵词特点:

    1、两个字连绵起来,成为一个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词义。王国维说是"合二字以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 (记录的是一个词)

    2、连绵词一词可有多种音同(音近)的书写形式(写法)。

    如:犹豫,又可写作踌躇、踟蹰、夷舆等。

    匍匐,又可写作扶服、扶伏、蒲服、蒲伏、匍百等。

    逶迤,有委蛇、畏夷、委夷、威夷、委佗、遗它、威迟、郁夷、倭夷、委移等50多种写法。

    涕:

    忽忽:主语是?

    按:当训快速的样子。

    《左·庄十一》:"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杜预注:"忽,速貌。"重言之为"忽忽"。

    《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承 : , "睫"的异体字。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富〉》:"于是乎连阁承宫。"吕向注:"承,接也。"俗语:承宗接代。 引伸为附著。

    承睫,等于说从睫毛上像一条线样的流下来,中间没有间断。

    《庄子·达生》:"见痀偻者承蜩。"《列子·黄帝》"承"作"黏"。 "黏"亦附著。

    按:《说苑》卷十八《辨物》此段内容作"涕泣沾襟。"

    厉鍼砥石:磨针磨石。

    厉,"砺"的古字 。

    ["厉",从厂(石),萬声。后因厂旁表意不明显,又加石旁] 。

    鍼,针的异体字。

    尸蹷:蹷,通"厥"。

    1、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病。

    2、肢体或手足逆冷。

    3、气机逆乱(病机)。

    外三阳五会: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穴同名异类》:"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

    有间jiàn:过了一会儿。

    八减之齐:

    [八减之]齐:别本作"八成之齐。"

    齐:"剂"的古字。配方。

    《说文·齐部》:"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

    金文作 ,象禾麦吐穗,其上平齐的样子。本义是整齐。

    不高不低、不少不多、居于中间则齐--引申为"居中"。

    《尔雅·释言》:"齐,中也。"

    《诗·小雅·小宛》:"人之齐圣。"孔颖达疏:"齐,中正也。"

    以上形容词。

    居中--调配实物,使其味道适中 --"齐" 。动词,调配。音jì。

    《左·昭二十》晏婴论"和"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

    (音蝉,炊)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

    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调配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配伍比例、配方。也称"齐"。 音jì。

    《荀子·强国》:"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火候)得,剖型而莫邪已!"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者......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配伍比例。 )之所宜。"P教材47

    按一定比例调配出来的食物、药物--"齐"名词。音jì。

    《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眂(视)春时;羹齐,眂夏时;酱齐,眂秋时;饮齐,眂冬时。"

    因为词义引申,调配义、配方义读jì,后来就用与之同音的"剂"(齐断)字记录。在这个意义上,齐、剂是古今字。

    剂:古代买卖时用的一种契券(约齐、质齐),相当于现在的合同。从正中剖开,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齋(斋):从示,齐声。申束整齐以示庄敬。

    肚脐居肚正中,--故称"齐"。

    《左·庄六》:"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后作"脐"。

    整齐 申束身心使整齐以事神(齐-齋)

    正中

    人身居中的部位(齐-脐)

    从中一分为二的文书

    (齐- 剂) (质齐)

    使味道适中(调配)

    配方(齐-剂)

    按配方调配出来的食物

    (齐-剂) (食齐)

    煮、庶、炙三字同源。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下卷·释庶》:

    "庶",古文字从火,从石, 石亦声。

    "其实,用火烧热石头以烙烤食物,......是原始人类普遍采用的一种熟食方法。""从火、从石的庶字也就是煮字的初文。""要之,古文煮字本作 ,即庶字,用水煮物之煮、用火炙肉之炙、均系后起的分化字。"

    煮,这里盖即热熨。

    更[熨]gēng:轮流交替。

    更[适]:gèng再[审察]。

    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中》"展适也"条P643:"适与省同义。......省视谓之展,亦谓之适也。"按,"適"盖"睼"、"眂"的借字。

    古从"啇"、从"是"之字多通用。

    《诗·郑风·缁衣》:"適子之馆兮",阜阳汉简《诗经》"適"作"偍"。

    《小雅·伐木》:"宁適不来", 阜阳汉简《诗经》"適"作"是"。

    《战国策·燕策》:"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史记·刺客列传》"提"作"擿"。《燕丹子》同。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集解》引徐广曰:镝,"一作'鍉'"。《汉书·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论》作"销锋鍉",师古曰:"'鍉'与'镝'同"。

    《素问·五藏别论》:"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复故:痊愈。

    起:痊愈。

    《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

    章旨:写扁鹊偕同弟子治愈虢太子。--医术高明。

    第 五 段

    客[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客(把[他]当成客人)。

    走:金文作 ,象人奔跑的样子。《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

    腠理:

    悦:?

    酒醪:泛指酒。

    奈......何:对......怎么样,把......怎么处置。

    遂[死]:终于。上古一般用于不愿看到的(消极的)结果。

    章旨:记扁鹊望诊齐桓侯。--医术高明;

    强调治未病。

    第 六 段

    使:假使。

    微:隐藏。这里指没有显露临床表现的疾病。《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

    蚤:通"早"。及早。

    身[可活]:性命。

    轻[身]重[财]:形容词意动用法。以[性命]为轻,以[财物]为重。

    适:调整。

    阴阳并:气血错乱,阴阳离决。

    并,《说文·从部》:"相从也。"甲骨文作 :

    象二人同向并立。

    阴阳运行,一升一降,则万物化生,是为顺。今并,故曰"错乱"。

    羸:音?

    重[难治]:甚。非常。

    章旨:太史公论六不治。

    第 七 段

    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尊重。

    带下医:

    雒阳:即今洛阳。按,雒、洛是两条不同的水系。魏黄初以前,豫州(今河南境内)的伊雒字皆作"雒",雍州(今陕西境内)的渭洛字作洛,二者绝然不同。魏黄初以后,曹丕改雒为洛。说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P141)

    章旨:记扁鹊行医随俗为变,因为技术高明被人嫉妒害死。

    小 结

    1、介绍了扁鹊生平及神奇医术的来历。

    2、通过讲扁鹊给赵简子治病的经过,写中庶子与扁鹊谈论医道、扁鹊偕同弟子治愈虢太子、扁鹊望诊齐桓侯,展现扁鹊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富于历史经验。

    3、最后记扁鹊行医随俗为变,因为技术高明被人嫉妒害死,及太史公提出六不治, 发人深省。

    新世纪版《医古文》之《扁鹊传》阅读实践(二)课外阅读(P7):

    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芻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卢文弨校作"诸"。案:明钞本、经厂本皆作"诸"。卢校是]扶而来者、举[通"輿"]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扁鹊曰:不然。

    物故有昧(左扌右帝)[同"擿"。掷也。昧擿,暗投。]而中蛟[卢校作"蚊"。《韩诗外传》作"昧投而中蟁头"。蟁,蚊的异体字]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湿[卢校作"温"。案:宋本、明钞本、经厂本皆作"温",《史记·扁鹊传》、《韩诗外传》亦作"温"]。......子容祷[当作"擣"]药,子明吹耳、阳宜反神[向宗鲁引孙仲容校作"眽"]......

    藏:"臟(脏)"的古字。

    甲骨文作 ,从 (臣) , 从

    "戈"。战争俘获的奴隶。

    (臣:奴隶。《书·费誓》:"臣妾逋逃"。男性奴隶称"臣",女性奴隶称"妾"--谦称)

    《灵枢·五十营》:"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五]藏:藏,"臟(脏)"的古字。

    藏:(甲骨文从"臣"从"戈"):战争俘获的奴隶。(臣:奴隶。《书·费誓》:"臣妾逋逃"。男性奴隶称"臣",女性奴隶称"妾")--谦称

    臧(加声符"爿"):臧获,奴隶。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则臧获虽贱,不託其足。"--善。

    《书·冏命》:"发号施令,无有不臧。"

    --收藏。《管子·侈靡》:"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或于字下加"贝"。--隐藏。《后汉书·刘玄传》:"臧于绿林中。"

    此义再加意符"艸"--藏。收藏,隐藏。

    作名词--藏贵重物品的地方。《后汉书·张禹传》:"后连岁灾荒,府臧空虚。"字亦作"藏"。如:宝藏;道藏;大藏经。

    [五]藏--人体藏水谷精微的地方。

    今字乃再加意符"肉"--臓。

    战争俘获的奴隶("戈"下"臣")-善、美好(臧)--1、收藏、隐藏(臧-藏)[古今字]--2、藏贵重物品的地方(臧-藏)-人体藏水谷精微的地方(藏-臓)[古今字]

    战俘奴隶(臧) (臧获) 善(臧)

    善(臧) 收藏、 隐藏(臧 藏)

    隐藏藏贵重物品的地方(臧 藏)

    人体藏水谷精微的地方(藏 臓)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399:"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辟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迺如辟彊計.太后說(悦),其哭迺哀."

    《诗·国风·召南·草虫》二章:

    "陟彼南山,爬上南山坡,言采其蕨。采那蕨菜苗。

    未见君子,没有看到心上人,忧心惙惙(綴,纠结)。愁思百结心烦恼。

    亦既见之,终于等到他出现,亦既觏之,脉脉情,满怀抱,我心则说。"我心舒畅没烦恼。

    另:

    说、脱: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2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