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6126
创新拒绝套路却需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8日 中国医药报
     “创新模式”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词。事实上,创新与模式之间概念严重冲突,经验论是助力还是阻力的争论也一直悬而未决。上实集团模仿中求创新,新生源精细化分工合作,中信国健则强调创业团队,选择路径不同,但都取得了巨大成果,都具有建构意义。他们的实践加重了非经验论观点的砝码--自主创新无套路可循,所谓理论和模式只能作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因变量有限使用,自变量是“创新思维”本身。

    “创新”是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后来概念内涵不断扩大,被视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意义的知识,尤其是技术知识的流动、扩散和应用。而这种流动是由“产”、“学”、“研”、“官”、“金”等各个“创新要素”结合和协调而产生的。不同对接方式、不同评估体系和不同操作方式,决定了创新方式的多变性和随机性。美国技术创新系统直接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部分,日本正在实施跨世纪的“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韩国从“引进、模仿”战略调整为“创造性、自主性”创新战略,以色列则一直强化自己国家的创新传统。美国以高科技原始创新和价值实现为战略,轻易取得知识经济时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日本致力于利用别人的科学成果搞二次创新,二次开发。韩国虽然自己原始发明不多,但是善于把别人的创新变成钱,二战后,韩国的人均GDP很快从60美元增加到1万美元。

    约翰?朱克斯在《发明的源泉》一书中指出:“技术革新的基本特征是预先不知道通往技术革新的道路。发明家在其预见的领域中,事先受教育和惯例的约束越少,则摆脱一般公认的思想框框的机会就越多。”我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却在教条主义的弯路上走了相当长的时间。追求高精尖大项目,追求“从一个螺丝钉开始到成品都是自己设计”的完全自主创新。把应该在后方做创新战略储备的大学、研究所推到第一线。而科研课题中,90%~95%都是瞄准了外国企业做的。粗放型的创新力量配置上一方面使得科研偏向于应用研究,产生不了原始创新式的科学成就;另一方面虽然搞的主要是应用研究,但是实际上难以真正应用起来,没有多少成果可以提供给企业。有潜力的,大学自己预留赚钱。其它的,市场看不上眼。于是国家虽然大力倡导科研创新,成果却相当有限。超越既有的方法论限制,在每一个环节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上海生物药企争得“领跑权”的秘诀恰在于此。

    当然,创新没有模式,却必须有机制。任何创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化结构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背景下进行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是一种制度现象,国家优惠政策、现代企业制度、效率优先原则、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制度安排来不断维护激励的制度和秩序,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自主创新激发产业能量”,产业只有改善创新的生态环境,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作者:郑石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