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0443
不能忘却的天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4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43期(总第2297期 2006.04.14)
     梨花落后清明。

    作为农事标记的清明,是生机盎然的;作为追思怀古的清明,是萧索肃煞的。

    一样的哀思,不同的情由。曾几何时,人们缠绵于清明的思绪已超越了血缘关系,且看那泰国考拉海滩的万盏飘灯,那是海啸后振作起来的人们在祈祷,在凝思;且看那上海福寿园刑警之魂纪念墙边的花环,那是心存感激的市民在祝福,在追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然而,这种境界对于我们今天要追忆的几位主人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因为灾难的命中注定、疾病的肆意摧残,猝不及防地,生命拐进了另一个路口,怀着毋庸置疑的光荣化作泥土的一部分。赛龙舟以念屈原,植树木以怀中山,在这样的季节里缅怀曾经的白衣战士,我们该怎样打理凝噎的情感?四海同寒食,千里祭一人,当静放的鲜花替代了飘飞的纸钱,感性的诉求趋于理性与成熟,就让我们重温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以纪念他们为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 http://www.100md.com
    郭春园:残缺的手与完美的追求

    【人物简历】郭春园,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生前先后是郑州骨科医院业务院长、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著名骨科专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因为长期双手暴露在X光机下为骨折病人复位,最终导致左手食指癌变,于2005年2月26日22点16分病逝于深圳,享年82岁。

    【生前事】“如果不是长期徒手在X光下为学徒示范正骨,他的左手就不会溃烂发生癌变;如果不是为了继续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他也不会拒绝切除病指,导致癌细胞扩散……”平乐骨伤科医院的护士们谈起固执的老院长,个个泣不成声。1992年,69岁的郭春园左手食指因长期遭受X射线侵蚀而开始溃烂,伤口长期流血化脓。为了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同事们都建议郭老把左手食指截去,但是郭老坚决不同意,他说:“没有手指头我怎么给病人做手术呢?”

    2001年,郭春园受伤的手指被查出了鳞状上皮癌,不得已之下,他答应截除左手食指。接受手术之后,郭老完全有理由在家好好休息,但是,他心中那份对患者的牵挂和对卫生事业的热爱,让他重新回到那间属于他的诊室里,继续接诊病人。有人说郭老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只要病人说哪里不舒服请郭老看一下,哪怕是自己也躺在病床上,郭老也要腾出一只手为病人把脉。
, http://www.100md.com
    手的残缺并没有影响郭老对事业的追求,除了继续为患者看病,他还坚持撰写学术论文,把一辈子的行医经验整理出来以留给后人。2002年9月底,其撰写的《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世医正骨从新》问世,他“背叛”了100多年的祖训,用布满伤痕的双手,郑重地将郭氏祖传的13个秘方和这两本书捐献给国家,不要任何专利,不要一分报酬。

    【身后名】2005年3月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郭春园“一心为民的好医生”光荣称号;3月2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郭春园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同年5月,广东省委追授郭春园“广东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无限哀思】让人们记忆深刻的还有:郭老喜欢那种圆口黑面的布鞋,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走起路来悄无声息,不会影响患者休息;郭老对弟子很严格,谁偶尔犯了错误耽误了患者的病情,就会遭来一顿痛骂;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郭老把自己的特诊专家挂号费从100元降低到20元……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了郭老的“大医”操守。
, http://www.100md.com
    叶欣:以南丁格尔的名义

    【人物简历】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生前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2003年3月25日凌晨1点30分,叶欣因抢救“非典”病人不幸染疾逝世,享年47岁。

    【生前事】在那个戴口罩的春天,灾难又一次触摸人类的神经。即使记性再差的人也会记得,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站起来,倒下去,站起来,又倒下去,比如叶欣。

    2003年2月上旬,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当时整个广州地区这样的患者急剧增加,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岛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原来医务人员就紧张的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更显得捉襟见肘了,为了弥补护理力量的不足,叶欣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得连家人的电话也顾不上接听。
, 百拇医药
    从这场艰难的阻击战中走出来的人都会感慨,死神真的是近在咫尺!在陌生的敌人面前,医务人员只能要求自己高效率、高强度、高度负责,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叶欣和她的同事像一台台不知疲惫的机器,把病人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是她在参加抗非战斗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叶欣和另外一个老主任默默地做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

    2003年3月4日早上,叶欣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渐渐地,她开始感觉到身体不对劲。病魔终究没有放过她,经过诊断,她染上了“非典”,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广东省中医院院本部。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到了她的病情,开始为她的安危而揪心。病中的她戴上了面罩,不方便和别人交流,她用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1时30分,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 百拇医药
    【身后名】2003年4月26日,卫生部追授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牺牲的叶欣等人“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4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叶欣同志为革命烈士;4月30日,广东省委追授叶欣等人为模范共产党员;几乎同时,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叶欣等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月16日,人事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做出决定,追授叶欣等人“白求恩奖章”;8月5日,叶欣荣获第39届南丁格尔奖。

    【无限哀思】时隔3年,当记者打开网上的叶欣纪念馆,这些天网友们大面积的留言让人鼻子发酸,有四年级的小学生,有未毕业的护校学生,还有退休的老人……一位叫zwj的网友留下这样的话:“叶欣离去了,我的心在颤抖。读着你的生命的美丽,读着你经历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你是人杰,是天使,是英雄。我们因为有了你这样一位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新时代的白求恩,人性才被深深地唤醒。一切人间的美丽在你的英灵中展现。”

    丁艾梅:到天堂给人看病去了
, 百拇医药
    【人物简历】丁艾梅,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池州市,生前是安徽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2005年12月上旬,丁艾梅患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因为工作劳累过度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于12月14日晚上7点20分不幸逝世,享年34岁。

    【生前事】丁艾梅有个6岁的女儿,可爱的小丫头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死是什么意思,每当她想起妈妈就会安慰自己:妈妈到天堂给人看病去了。

    是的,丁艾梅去了天堂。2005年12月14日,工作了14年的丁艾梅第一次请假,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请假。同事张玲清晰地记得,12月13日,那天神经内科为病人换床单,50多张病床,做过医务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繁重的工作,大口罩遮盖着丁艾梅苍白的面容,同事们并没有发现她有任何异样。只是有人看见那天晚上下班的时候,丁艾梅佝偻着身子,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动作。12月14日下午2点30分,丈夫王俊陪丁艾梅去看病,当时丁艾梅已经几乎没有了血压。晚上7点20分,丁艾梅走了。同事在值班表上发现,丁艾梅已经欠了自己9天休息,如果这9天用来休息了,或许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丁艾梅生前在日记中写道:10、24病床患者的指甲剪得不太好,护士应该认真一点……;29床摇床坏了要修……;监护仪、气泵要换……丁艾梅走得很遗憾,因为12月15日就是女儿的生日,说好要为女儿买的生日礼物,永远无法兑现了。
, 百拇医药
    【身后名】2006年1月初,安徽省卫生厅和安徽省妇联分别追授丁艾梅“模范护士”和“三八红旗手”称号;安徽省立医院党组织追认她为中共党员;随后,安徽省政府决定追授丁艾梅同志“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无限哀思】据说丁艾梅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她把家里的椅子腿上都用针缝上袜子,连门把手都“穿”着卡通的外套。这是丁艾梅丈夫王俊在网上发表的一段话:梅子没有人比你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没有谁比你更懂得怎样经营婚姻,你的完美追求更让我心痛。10年前我俩旅行结婚的车票,西湖、黄山的门票你至今保存完好,一切的一切将永远使我无法释怀。

    王飞越:捐献角膜,一名护士的最后心愿

    【人物简历】王飞越,1960年出生,生前是湖北省巴东县中医院护师。2004年2月21日17点45分,王飞越因肺癌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遵其遗嘱,她的角膜被移植给4位患者,他们因为她的大义之举而重见光明。
, 百拇医药
    【生前事】2001年8月的一次体检,王飞越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最初,她有过短暂的悲哀,后来她决定临死之前把自己的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然而,她实现心愿的道路并不平坦。首先是亲人的反对,因为谁也不想看着她带着空洞的眼窝离开人间;其次是当地并没有很好的条件给病人做角膜移植。但是王飞越并没有动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深知国内目前角膜移植的困境,她坚定地说:“我爱生我养我的巴东,但这里落后的习俗尚未彻底改变,人死了要土葬,不仅把宝贵的土地占了,还浪费了宝贵的可用器官……我就是想开开新风气!”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王飞越因为癌痛额头渗出大滴大滴的汗珠,为了保护角膜的质量,她拒绝医生给她用镇痛药物。2004年2月21日17点45分,王飞越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来自武汉艾格眼科医院的刘保松博士取下了她的两枚眼角膜,分别移植给4位患者。

    王飞越的大义之举,感动了父老乡亲。出殡那天,哀乐幽怨,唢呐激昂,几百名送行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 百拇医药
    【身后名】王飞越的感人故事,感动了国内很多媒体和群众,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官方的追认,但是有很多后来者传承了她的心愿,中华大地上,有着越来越多的王飞越的身影。

    【无限哀思】作为医学工作者,没有人再比王飞越知道角膜捐献的意义了,目前,国内的器官移植仍然面临着来源窘迫的尴尬。但愿,她的角膜不仅能带给患者眼前的光明,更能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光明。

    杨金花:“中国妈妈”的光辉读本

    【人物简历】杨金花,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1988年1月“下海”自费创办黄梅古塔精神病医院,1994年2月起任黄冈市社会福利院院长。于2005年12月22日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2岁。

    【生前事】杨金花出生于大别山南麓的农民家庭,是贫穷让她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奈。护士学校毕业后,杨金花被分配到黄冈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从事勤杂护理工作。1988年她响应组织号召,“下海”创办了黄梅古塔精神病医院,正当她个人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组织上安排她到黄冈市社会福利院担任院长。
, 百拇医药
    上班的第一天,迎接她的不是鲜花与祝福,而是残疾儿童的哭声和孤寡老人的叹息。带着淡淡的失落,杨金花拿出家里的5万元存款用于建设福利院;为了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杨金花以个人的房产做抵押,到各个银行去“化缘”。在外人看来,杨金花不仅有为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服务的决心,更关键的,她还有很多办事的技巧。她用自己的房屋做抵押向银行贷款50万;借助黄冈舟桥部队开展军民共建的契机,创造了6万元建一幢两层楼房的奇迹;与湖北省福利彩票中心合作,3年卖得彩票100万元,获利30多万元;她筹备“孤残儿童收养中心”,为福利院争取了社会资金50万;她通过民政部门收养中心取得了“涉外送养”项目,为福利院争取到了100多万元的捐赠款,使得福利院先后有800多个孩子被送到英国、美国、比利时以及国内其他省份的好心人家中。

    她的“缠”功让人对她刮目相看,曾经“深受其害”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杨金花的成功是她缠出来的,这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儿。”2000年,杨金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05年3月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2005年8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母亲”。
, 百拇医药
    【身后名】2005年11月20日,杨金花因长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猝然离世。11月22日,杨金花的追悼会在黄州万寿园隆重举行,上千人参加了这位“好妈妈”的告别仪式。追悼会上,人们的掌声五次为这位伟大的女性响起,可是,她永远地走了。

    【无限哀思】有人曾经这样赞美杨金花:为一个孩子做母亲,需要终生的付出;为一个残疾孩子做母亲,需要数倍于常人的付出;为800个孤残儿童做“母亲”,则需要一生圣洁的付出。

    【版外音】

    追念施恩人

    存者长恸不已,逝人永不归来。

    虽说“一滴何曾到九泉”,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这辑对医疗战线逝者们的怀念文章,能告慰那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着大爱的施恩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感恩的心也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一种稀缺的元素,归根结底,对善的健忘是因为我们心中对诸多社会问题的耿耿于怀。
, 百拇医药
    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着种种与医疗有关的抱怨,医护人员这个群体背负着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成为职业生涯中不可承受之重。

    不过我想,郭春园、叶欣、丁艾梅、王飞越、杨金花以及成千上万像他们这样因无私之爱而英年早逝的白衣天使们,在坚守治病救人的职业准则而罹患绝症之时,一定没有丝毫要求回报之念。但即便如此,他们一定希望社会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份起码的理解。

    大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公正睿智,能够对社会毒瘤以及阳光下的阴影洞若观火,然而心灵却因此越来越僵硬和冷漠,逐渐忽略了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更忘记了感恩、尊重和爱。尽管我们身处在一个飞速转型的时代,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强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过往任何时期,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温情、宽容和理解的理由。

    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里,默默追忆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逝者,我们会真正体味到什么是爱和善,也对未来有更多一份信心和期待。

    毕竟,只有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一根蜡烛,世界才能变得更光明、更温暖。(廉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4期, 百拇医药(刘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