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969952
偏头痛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发作时常伴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作前,常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半侧面部和肢体麻木等先兆。发病率国外为12.9%~17.6%,国内为0.985%,男女比例1∶4。因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症,对本病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成为医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1] 。

    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最早是1963年Wolff提出的血管源学说:认为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是因,头痛及神经功能异常是果。但随着高新技术如头颅核磁共震等的应用,学者们重新评价了1873年Lieving提出的神经源学说,进一步提出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1990年,Moskowitz提出)、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CSD,1994年,Leac提出),神经源学说认为神经系统的某种缺陷,加之内外因子的刺激引起皮层(CSD)或脑干中缝核异常放电,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元递质释放,三叉神经纤维支配区血管舒张,痛觉纤维传入三叉神经尾核,向上达皮层引起痛觉,向下传出末梢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致痛P物质(SP)、神经活性肽A(NKA),引起支配区域血管进一步扩张,血浆蛋白渗出,形成神经性炎症,又刺激痛觉纤维传入三叉神经尾核,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头痛加重并刺激尾核细胞内早快基因c-fos、c-jun大量表达,引发细胞长期反应。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是目前解释本病的主流学说,此三种学说着重于解释临床症状 [2] 。

    近五年来对本病生化机制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标志着研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文献报道与偏头痛有关的体液因子有:5-羟色胺(5-HT)、NO、内皮素(E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cGRP、SP、NKA、VIP、[Ca 2+ ]i超载、胞外高K + 、低Mg 2+ 、线粒体异常、胞内Gi蛋白缺陷等 [3-7] 。这些体液因子间的链锁关系,偏头痛不同表型、神经系统的某种缺陷有无对应的基因突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5-HT及受体是发病的关键,是目前国外开发的新药曲坦类的作用靶点;NO可直接扩张脑血管、促进cGRP释放、使痛觉敏化从而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引起神经炎症性头痛并激活谷氨酸-NMDA受体或其它受体,通过第二信使[Ca 2+ ]i等诱导三叉神经尾核c-fos、c-jun表达,在发病中引起级联反应 [8] ;各种伤害刺激可迅速诱导相应神经通路上中枢部位c-fos、c-jun表达,是神经系统可觉察到的首批变化,可作为偏头痛药有效而敏感的指标,它标志着偏头痛的研究已达细胞水平 [9] 。

    正因为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还没有肯定的根治性治疗,只能预防和控制发作。预防药物有普萘洛尔、钙拮抗剂、丙戊酸等;传统控制症状药有阿司匹林、麦角胺,虽价廉易接受,但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受限 [10] ,90年代才用于临床的曲坦类,选择激动5-HT1B/1D受体,能有效控制发作,但价格昂贵,有心血管副作用,目前国外正不断开发选取择性更高,生物利用度更高、活性更强的第二、三代曲坦类药 [11] ,同时cGRP和SP受体阻断剂正处于实验阶段,有望用于临床 [6] 。

    中医多数医家认为:偏头痛属头风病,风、痰、湿、虚、瘀、寒六者相互兼夹为其病机,治则多为祛风胜湿、平肝息风、活血化瘀的辩证论治或自拟方剂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不足:(1)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病机研究(2)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影响了疗效评价的客观性(3)临床资料样本数少,多未设对照,且停留于经验总结,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和系统的前瞻性研究(4)中药的实验研究缺乏特异性动物模型和客观指标,基础和临床同步研究少,因此很难确定药效组分及基本作用机制(4)药物剂型落后,77.6%为汤剂 [12~15] ,至今仍无治疗本病的先进剂型中药新品上市,故利用现代制药手段研制出应用简便疗效确切的新剂型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5篇(略)

    (泸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泸州 646000), http://www.100md.com(陈美娟,葛李 综述,肖顺汉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