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药知多少 > 常用中药
编号:11291521
我们身边的中药(21)茵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5日
我们身边的中药(21)茵陈
我们身边的中药(21)茵陈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茵陈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附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附方 茵陈蒿为治黄的要药。加大黄,治阳黄;加附子,治阴黄,其所以能胎黄,由于它能散肝脏的湿热。

    医源世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