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039
沈福富印象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1期(总第2305期 2006.05.08)
     记者手记

    记者是在扬州的一个新闻网站上看到关于乡村医生沈福富的报道的,网站上还配了一张他在行医路上的照片。40多岁的中年人,一件略显褶皱还沾着一些泥土痕迹的白大褂,一个非常具有乡村医生特色的绛红色牛皮药箱,一辆铃铛上已经锈迹斑斑的自行车相伴,身后是一条条由带有暖意的红黄色砖头铺砌起来的漫长而又宽阔的路。

    沈福富医生的确是个大忙人,记者大约花了一个星期才联系到他。每次电话打过去,或者没人接,或者被告知“出诊了”,一天3次电话,都碰到他外出,一连打了10多个电话后,最后终于在一个午饭的间隙里找到了他。尽管记者并没有完全听懂他那个带有很重扬州味的普通话,但是我能充分感受到他的那份真挚和赤诚。

    而且在交谈的近一个小时里,我们的交流还是被前来就诊的患者打断了3次,每次他都是很礼貌地向记者道歉,然后还是不紧不慢地接着话题往下聊,聊他30多年来的从医经历,聊他对现行农村医疗问题的一些困惑,聊这个自己经营了30多年的卫生室的前途。其间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他是在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来经营这所社区卫生宝,用自己最朴实的情感爱着他的村民们。然而在我们的交流中,他却总是很谦逊地说:“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乡村医生就要把自己的位置定好,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只有做到了再来把它考虑做得更好,都是乡里乡亲的,需要拿真情去和大家相处。”

    采访中,记者要求沈福富多说说他在村里行医30多年的故事,他总是笑呵呵地说“真的没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可能你们记者把我们乡医想象得过于神圣了,其实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一定医学经验和技术的农民,所以我有义务为村民的健康出一份力。我能坚持做下来,因为我觉得这个工作让我活得充实,最重要的是30多年来村里人对我的信任。”(汪言安)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19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