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182
快乐,白衣天使的美丽彩衣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3期(总第2307期 2006.05.12)
     “5•12”国际护士节 特别专题

    你的笑容,不会使我们的痛苦减一分,但会让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添一分。

    你的关怀,不会使我们患病的日子少一天,但会让我们的幸福时光多一天。

    所以——

    你快乐,我们就快乐。

    在今天这个属于白衣天使的节日,在我们试图阐释属于这群白衣天使的快乐之前,必须要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护理工作是卫生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为什么?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压力更大的一群人——患者。当他们长久地目睹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那份潜移默化的压抑可想而知。或许,压力的来源还不仅仅是这些。据卫生部4月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临床护士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对全国400多家医院的调查表明,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最低的医院仅为0.26∶1。无怪乎一份旨在考量宁波市属医院临床护士所面临压力的调查报告表明,近九成护士反映压力较大,九成以上的护士存在着一定的工作倦怠。
, http://www.100md.com
    就像需要爱与被爱一样,白衣天使同样需要快乐的释放与给予,说到底,快乐是一种生活表层和潜在的需要。相信我们这里述说的几位主人公在工作中的压力并不比任何同行少,也相信他们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说快乐的本质是人性之美最放松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来自护理工作中的快乐恰似天使们爱心的传递与折射。

    我们期许,每一位秉承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精神的白衣天使都拥有多一份快乐,给他人,也给自己。

    李琦:在伤口与爱心之间奔走

    【一句话介绍】

    李琦:一位瘦小的护理界老前辈,花白的头发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她曾经是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第39届南丁格尔奖得主;她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仍然坚持每周三和周六的上午到“李琦换药室”为患者服务。

    走在老上海的某一个弄堂里,不经意间擦肩而过的一个瘦弱、干练的老太太很有可能就是李琦老师。李老师身材瘦小、打扮简朴,但这个普通的老人可是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宝贝,虽然她已经退休多年,但是以她名字命名的“李琦换药室”到现在还照样为患者服务,对于医院来说,这不仅是经营一项业务,更是发扬一种精神。
, 百拇医药
    虽然瘦小却有着男孩子的性格,李琦自称天生缺少江南女子的柔美,说话喜欢大声嚷嚷,她工作后曾一度怀疑过自己其实不适合做护士。最初,李琦是在住院部的外科做护士,那时候做科研工作的丈夫到青海造人造卫星去了,一个小女子既要值夜班又要带着两个孩子过活,日子相当艰难,医院领导为了照顾她,把她调到外科门诊换药室,一干就是30年。

    “护士也是科学卫士!绝对不是照顾一下病人那么简单!”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太太爱搞研究。自从琢磨出湿性换药,她还配制出了专用药膏“立奇膏”。

    “老实说,我文化程度不高,写论文很吃力,每次都是写好了请专家帮助修改。”李琦老师说得很谦虚,其实她还有一招,那就是——泡图书馆,凡是与伤口护理有关的书籍,李老师都要翻一翻、记一记。和李老师谈伤口护理,简直就是打开了她的话匣子,李琦认为自己从来不因循守旧,传统的伤口护理强调要保持干燥,李琦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的学术资料,发现要使伤口愈合得快,必须为伤口创造湿润良好的环境,即伤口愈合需具备消炎、渗透、保护、收敛四个条件,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起来,起到互补作用。李琦的精湛医术,获得了患者的称赞,也受到了行家的好评。当一些医院碰到不易治疗的疑难伤口时,就会请她这个护士会诊,而她每次都是“不负众望”,使病人少受了许多痛苦,及早得到了康复。李琦被大家誉为“抚平病人伤口的天使”。
, 百拇医药
    为了满足更多病人的需求,充分发挥李琦在换药领域的精湛技术,1997年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换药室命名为“李琦换药室”。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李琦就把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奉献给了那些需要她精心照料的病人;有些病人行动不方便,李琦就主动上门服务,去病人家换药。这一切一切,恐怕就是李琦老师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真正原因。

    【工作感言】

    “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将其放大,你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做下去,快乐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林海霞:那一场火灾中的英雄

    【一句话介绍】

    林海霞:辽宁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一个8岁女孩的母亲,一位中年男人的娇妻,一群无助患者的救命恩人。

    可能是当今传媒十分发达的缘故,我们对目不暇接的灾难已渐渐有些麻木了,而对灾难中屹立着的光辉人物似乎也有些淡忘,比如去年辽源市中心医院的那场大火,记者在网上连一张林海霞的照片也没有搜索到,顿时感到很失望,正是这种失望促使着记者一定要采访到林海霞。
, 百拇医药
    时已过境也迁,那场大火后躺在病床上“心悸待查”的英雄女护士在半年后的今天,心情仍然激动,“太突然,太可怕了,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病人救出去”。

    2005年12月15日下午4点半,辽源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林海霞刚接过班,正当她为病人配药的时候,忽然停电了,按照往日的惯例,停电后不到一分钟备用电源就能启动,可是停电长达5分钟还没有来电,林海霞有些纳闷。于是,她下楼到小卖部去买蜡烛,毕竟还有一个病人的针水要打。当她拿着蜡烛回到科室的时候,隐约闻到了一股焦糊味,当时林海霞还以为是附近的龙首山发生了小型的火灾,因为在干燥的季节里发生山火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她继续就着蜡烛的光亮平静地为患者输液。可是,没有几分钟的工夫,林海霞突然发现走廊里全是烟,她感到事情不妙了,就立即停止为患者治疗,开始考虑逃生。“我这可是脑外科啊,住院的病人都是卧床不起的,他们没有办法和你一起逃生。”林海霞心有余悸地说。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凶猛的火势让林海霞无法从病房返回护理站,情急之下她和患者家属先把患者一个一个抬到门口通风的地方,然后摸黑拿起板凳把玻璃砸碎了,用碎玻璃把床单划破结成绳子,把病人捆起来慢慢地放给下面的人群。慌乱之中,林海霞的左手掌不慎被玻璃划出一条5厘米长的口子,鲜血染红了被单和她的双手。
, 百拇医药
    据林海霞的同事何力介绍,林海霞的心脏本来就不好,火灾前几天还在家休养。火灾过后,林海霞和很多患者一样被推进了病房,诊断是:心悸待查。直到现在,林海霞还一直惦记着后来救她的那个消防队员,因为就在她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消防队员靠云梯爬进来把她救出去了,就在她安全到达地面还没有回过神儿的时候,那间病房就轰然倒塌了。

    那场大火后的一连好几个月,林海霞都不敢关灯睡觉,因为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一团团的火球迎面扑过来。“其实我很胆小,身体也很羸弱,但是那时候却出奇的镇静,按部就班地转移病人。不然不行啊,我那时候就是病人的主心骨啊。”现在,由于原病房正在装修的原因,林海霞所在的科室已搬迁到其他医院去了,但是,关于这场灾难的记忆,对她来说仍是那样清晰。

    【工作感言】

    “在家里我是很少做家务的,爱人知道我上班很辛苦,所以什么事情都宠着我。但是在单位,我什么事情都要为病人着想了,因为这是我的天职,没有什么好说的,责任让我忘记自身的弱小,单就这份工作的神圣就能给你无穷的力量,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中。”
, 百拇医药
    张小兵:胆大心细的“娃娃兵”

    【一句话介绍】

    张小兵:21岁,娃娃脸,浑身洋溢着皖北男孩的淳朴,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刚满1年。

    4月下旬的一天傍晚,广州某精神病医院的小路上,护士张小兵手舞足蹈地走着。篮球在他右手的食指尖上稳当而自信地飞速旋转,他大幅度地摆动左手与迎面走来的同事打招呼。在这个雨过天晴的傍晚,张小兵很轻松,娃娃脸咧嘴嘿嘿一笑,分明就是一个孩子。

    张小兵的科室在住院楼的6楼,护理部与病房被一堵不锈钢的篱笆隔成两个世界。篱笆里面是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人,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喃喃自语,有的引吭高歌,一旦有人靠近篱笆墙,他们就像浮出水面的鱼,迅速地围过来,表情各异地看着你,直到你意识到自己的腿在打颤。张小兵毕业于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大专班,在这里工作快一年了。“一般的医患关系在这里不适合,特殊病人要特殊对待。”张小兵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眉毛向上一挑,故作神秘地撇了撇嘴。他一直认为,精神病患者丧失了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瞬息万变”的人格特征总让人难以掌握沟通的主动权。在与这些病人的交流过程中,都是医务人员一厢情愿的真诚,在很多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征兆地就和你翻脸了,“真叫人没辙儿”。
,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张小兵走出校门到上海浦东公立医院开始了他的实习生涯,带教老师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意义上的理解。在该院肝病区轮转的时候,张小兵“无意”地对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大爷表达了更多的关心,老大爷感动得一连给院长写了两封信表扬他,在付出与收获之间,他掂量出了快乐的分量。去年这个时候,他因为性别和身高的优势,被广州这家精神病医院相中,之后就一直在男病区从事护理工作。但是,这里特殊的医患关系使张小兵一度很苦闷,甚至怀疑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他对护理工作中的快乐的渴望仍然很强烈,也在这份强烈的渴望里逐渐领悟到,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对精神病人的关爱,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现在,张小兵能“老道”地与这群特殊的病人交流,用他的话说叫周旋,周旋的目的就是让病人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友爱的存在,尽早地恢复正常人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回归社会。

    穿上工作服,戴上大口罩,张小兵只露出两只不苟言笑的眼睛。他打开篱笆墙的小门,抱着一包被单走进病区,走廊里迅速跑来几个患者,喜笑颜开地接过他手里的被单。张小兵告诉记者,刚才那几个患者在这里住院的时间比较长,病情又比较轻,和医务人员处得相当融洽,他们的存在成了病房里维护稳定和团结的力量——当有人发病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报告值班护士;当有病人对其他病人身体进行攻击时,他们会理智而迅速地去保护弱者。张小兵对这几个“心腹之将”总是“委以重任”,比如让他们帮助换个床单、被套,晚饭后组织场游戏什么的。他们也乐此不疲,那种被重用的温暖让他们对男护士顺从尤加,因为他们时不时会得到一些物质奖励,比如一支香烟、一粒糖果、一把瓜子。
, http://www.100md.com
    正式参加工作之后,张小兵学会了擒拿,这个看上去和护理专业不沾边的技能却被他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身高的优势,张小兵比别人多了一份工作内容,那就是徒手与“武疯子”亲密接触,将其“制服”后带回医院治疗。因为这个工作的对抗性很强,“每次出动多少都会带点伤回来,疯起来的病人对你踢、打、撕、咬,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张小兵平静地说。

    做这份工作,除了胆大还要心细。比如给病人的药都是事先在治疗室配好的,药品能口服的绝对不打屁股针,能打屁股针的绝对不进行静脉注射。每天男护士们查房的重点就是寻找一些锐器、绳子、药片什么的,因为这些东西一旦落在患者手里,就会变成自残或攻击别人的武器。做这份工作,除了心细还要默契。患者犯病的时候六亲不认,男护士们闻讯赶来,要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既要保护弱者,也要保护发病患者,还要保护好自己,这时候,同事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你都要心领神会,不然会招来更大的麻烦。“这些病人够可怜的,有的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也没有家人来看一下。这样的人,你能忍心下狠招儿吗?”虽然是用武力将发病的患者制服,但其实张小兵一点都不敢也不愿伤害他们。
, http://www.100md.com
    【工作感言】

    “小时候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做护士,现在也没有想过是否要终生从事这个职业。我年龄还小,可塑性很强,准备读生物技术的本科课程,或许以后还会考研究生呢!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只是,在我还在做护士的时候,我会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完美。”

    于小琴:对护理科研执迷不悔

    【一句话介绍】

    于小琴:江苏省金坛市中医院外科主管护师,有天使的爱心,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科学家的执着,可以把灵感变成产品。

    于小琴今年也就30多岁,但是她拥有的发明或许是别人一辈子都无法赶得上的。要走进于小琴的世界,还是让我们从她的几个国家专利发明说起吧。

    获得国家专利以后,于小琴在事迹报告会上说到:“要想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比如她发明的全天候血压计——有一次值夜班给患者量血压,为了能看清楚血压计上的度数,她就打开了病房里的大灯,结果把同房间的几个病人都惊醒了,后来在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那几个被惊醒的病人居然失眠,这让她心里很愧疚。于是她就想,怎么在不开灯的情况下也能看清楚血压计的度数呢?于是她请教了几个理工专业的朋友,一个比较清晰的计划就出来了。她开始尝试在台式血压计中间装水银的玻璃管两侧上端和下端安装暖光源(如红色、黄色),上下端之间用有机玻璃板(上有刻度)固定好,上下端都用进口的超高亮发光二极管。这样,上面的光向下射,下面的光向上射,即使是夜间测量血压,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血压计上的度数,一个全天候血压计诞生了。
, 百拇医药
    凡是在病房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骨牵引治疗以及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短裤穿了几天都无法脱下换洗,最后只好剪掉,有的患者干脆不穿短裤。看着患者光着身子不雅观,是否可以做一种裤子既保护患者的隐私又能方便护士护理呢?善于发现问题的于小琴又开始思考起来。一套套方案的制定、一张张图纸的规划、一个个不眠的夜晚、一次次的虚心请教,这些都引发了于小琴做医用裤围的念头,从选布料到设计方案,光图纸就画了30多张。终于,一种新型的裤子开始在医院悄悄流行起来。这种给特殊病人穿的裤子被于小琴称为医用围裤。

    医用围裤的特点就是打破了裤子传统的穿法,把从脚向上套变成从髋部和骶尾部围上去,而且选用柔软易洗涤的棉布,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为护理工作带来方便。

    有天使的爱心,从实际的工作需要出发;有学者的思维,能把最初的灵感变成具体的产品,这是于小琴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这其中的艰辛又有谁知道呢?从科研立项到文献检索,从样品制作到申请专利,每一步她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拿全天候血压计来说,刚开始于小琴把小灯管放在两侧刻度间,使用时发现亮度不够,而且灯管大不易安装,安装好了也很难固定,即使固定上了在开关血压计时小灯管也易破碎。于小琴就用从废旧汽车上拆下来的发光二极管(只有铅笔芯大小),这下灯管小是小了,可亮度还是不够;后来,于小琴去南京买来进口的超高亮度发光管,从白色、黄色、红色逐一选用试验,最后决定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因为红色射程远,可亮度还是不够,还是不能看见两边的刻度,怎么办呢?于小琴变换思路,从反光材料入手,从荧光纸、锡纸到镜片逐一否定,最后才确定选用透光性能较好的有机玻璃片。为了检验全天候血压计在夜间发光的亮度,于小琴和另外一名工程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在晚上加班,通过多种材料的对比,最后才确定方案。
, http://www.100md.com
    于小琴现在仍然是医院外科的主管护师,想想这些发明本不是一个护士能做的活儿,但是她为什么最终能坚持下来呢?我们来听一下于小琴自己的感言吧。

    【工作感言】

    “很多人也许会想,平时工作忙还要学习、考试,尤其是女同志还要料理家务,哪有时间搞科研?临床上也有很多人想出了好点子,但苦于工作忙,最终放弃了。那么我为什么可以坚持下来呢?因为护理科研能促进护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身为护理行业中的一员我有这样的责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采访对象提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17期, http://www.100md.com(刘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