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0976978
敢探路在何方—— 写在邓老、朱老为《名老中医之路(续集)》题序题词之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37期
     去年六月底,我有幸应邀出席了在南通市召开的“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传承高层论坛”,借会议空隙,十分高兴地拜访了多年前曾相识、且过从甚密的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路志正等10多位老前辈,通过他们的介绍,又结识了一些久闻其名又不曾相识的中医临床家和后起之秀。使我兴奋的是,不少老前辈已至耋耄之年,个个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对振兴中医大业,充满了足够的信心,对年轻一代的未来,寄予了深情厚望。

    我是先学中医,后学西医,再学中医,是地地道道的“师带徒”出身的中医世家子弟。弱冠之年,当时无中医院校,而考取了西医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西医学习中医,系统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宗金鉴》等。本着“术业有专攻”和“转益多师为吾师”的前贤垂训,把中医的命运和前途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立志做一个无愧于祖宗的中国人,当一名对得起病人的称职医生。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也步入老年的时候,使我体会深刻的是:学好中医,必须有文、史、哲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学好经典著作,做到“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知人身”。更重要的是能理论联系实际,圆机活法,做到药到病除。在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中,除了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外,还必须要经过名医的指教,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这样,才能使世代相传的中国医药学,永恒不衰。

    1981~1985年我在任职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期间,曾与周凤梧教授、丛林编审共同主编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一书,共分三辑,登载了近代近百位名老中医的治学与成才之路,其中包括32篇当时已作古由其家人或弟子追忆的文章。21年过去了,原主编之一的周凤梧教授也在8年前仙逝。作为一项事业,我与丛林同志虽然早已退休在家,但感到仍有必要继续下去。

    南通传承会后,我又找到丛林编审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现任校长王新陆教授研究,再将20多年来涌现出的新一轮全国名老中医,以及本应在20年前选入该书中的名老,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征集到的和身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医界耆宿名老,列入我们的征稿对象。

    我们十分感谢90岁高龄的邓铁涛老和朱良春老的大力支持,为本书作序题词。两位老前辈的鞭策和鼓舞,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为近代医学史中的医林人物,再补上应该补入的篇章,为中医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中医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从诸老的殷切希望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诸位老前辈的谆谆教导和嘱托中,舍此,都是旁门左道,不可取也!, 百拇医药(张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