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479
聋子行医被叫停 基层医生如是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57期(总第2311期 2006.05.22)
     焦点事件

    据4月27日《南方周末》报道:上海市半淞园地段医院某社区服务点有一位患四级听力残疾的医生张亮(化名),行医14年,而且曾被传为该医院水平最高的医生。但两年前,拥有多项荣誉的他因听力残疾,被院方通知“暂停医疗行为”。医院说,这是为保护患者的利益。

    尽管被院方叫停医疗行为,但张亮的执业医师资格并未被取缔,从法律上讲,他仍然可以正常行医。据张亮介绍,黄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曾打算吊销他的执业医师资格,但他据理力争,认为这一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并没有规定听力残疾者不能当医生,也没有关于从业医师身体健康方面的要求。

    此消息一出,大家无不感到惊讶:一个聋子怎么给人看病?而且一看就是14年?这中间有多少人被误诊,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对于此事,张亮的原上级领导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张亮不并适合行医,得到的答复是:他是残疾人,总得有口饭吃。
, 百拇医药
    医生张亮被“暂停医疗行为”,作为同行,俱乐部的会员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

    震惊

    这样的医生怎能让患者放心

    ■一鸣

    有着14年行医经历的主治医生竟然两耳感音性聋,听力残疾达四级,左耳对95分贝的声音才有反应,右耳到了95分贝也没反应。就是这位主治医生,曾给身患癌症的本院原工会主席看病,在患者血压为零的危急情况下,他测出的结果竟是“正常”。幸好其他医生及时赶来,才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还是这位医生,为身患呼吸系统感染的本院一名护士的父亲“听诊”后诊断为冠心病,用地戈辛等强心药物治疗,最后该患者不治而亡。事已至此,院方“为保护患者的利益”,对这位医生的处理结果为“暂停医疗行为”。

    假若你是患者,到医院看病却遇上这样一位医生,你会有何感想?这样的医生看病怎能让患者放心?这究竟是在救人还是在害人?然而,这位“两耳感音性聋”的医生,还在装腔作势、有模有样地给患者量血压、做听诊,这不是拿病人的性命开玩笑吗?这样的医生为何能顺利行医达14年之久?而且在这期间,曾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让大家提心吊胆的“炸弹”,向上级提出来过,院方为何不及早把他从性命关天的医疗一线撤下来?原来主管部门是在大发“慈悲”之心:“他是残疾人,总得有口饭吃。”难道院方要拿患者的生命为这位残疾医生“换口饭吃”吗?患者的生命只值医生的“一口饭”吗?
, 百拇医药
    目前在我们国家,很多单位都要求员工入职时做入职体检,入职后每年也会组织员工定期体检,医生为他人体检是常有的事;但医生自己或有关部门定期给医生进行体检却很少听说。就如上述的这位医生,他从进入医院到升任主治医生的7年里,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体检。假若有关部门能定期给医生做体检,及时把不能胜任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从一线撤下来,就不会发生上述悲剧。

    据报道,此医生两年多来一直为重新上岗而努力(他花5000多元买了电子听诊器,并认为这可以帮助“听力减退”的他行使听诊功能),而且因为其执业医师的资格并未被取缔,从法律上讲,他仍然可以正常行医。换句话说,他仍有可能再次穿上白大褂行医。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和不完善的结果。

    有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从上述医生的故事中吸取教训,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对有行医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社区行医人员,最好要进行一次拉网式审核和体检,对不能胜任一线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毫不留情地吊销其行医资格,以确保病人不被这些不称职的医务人员枉送性命!
, 百拇医药
    谅解

    行医生涯或许不会就此终结

    ■刘鸿军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治病救人,还需要提供医疗服务。在这个行业里,眼睛、耳朵、嘴、手都是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的。

    一个就诊的程序,首先是患者的主诉,医生通过倾听、询问、查视及触诊等方式初步判断病情,再通过一些辅助检查以确诊,最后才是诊治。假如医生听力残疾,首先就失去了与患者交流的平台。虽然也可以用眼看、用手写,但就诊是刻不容缓的,不能耽误时间,尤其是对病重、病危的患者。所以笔者认为,暂停医疗行为是正确的做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名医生就永远失去了行医的资格和权利。院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处理,如让其病退等等。

    作为工作了14年的医生,为这个行业的付出是很多的。一旦失去,他应该也是很难接受的。在其听力残疾无法痊愈的情况下,如果他仍然热爱自己的专业,或许可以试着去一些专门为聋哑人开设的医疗保健部门,继续从事相关医疗工作,以发挥自身特长。但就目前来讲,暂停医疗行为是正确的举措,是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的行为,是符合医学伦理与医德规范的。
, 百拇医药
    编后

    同情弱者不能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代价

    在俱乐部的多次话题讨论中,我们都鼓励百花齐放,尽量让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很少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这次的征稿启事登出以后,笔者曾担心出于同行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不少人会支持与同情这位身残志坚的医生。然而在收到的来稿、来电中,几乎所有的会员都表示支持“停止其医疗行为”的决定。

    同情弱者不能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张亮医生虽然听力残疾,却获得了执业医师许可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是被准许行医的。这也成为他为自己据理力争、要求不被吊销行医许可证的理由之一。确实如此,关于医生执业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张医生能否再度行医,暂时还不能盖棺定论。作为一个普通的医生,我们无法参与到张医生命运的最后裁决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行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福利饭碗;它除了需要有一颗赤诚的心,还需要负责的态度、充分的先天条件和娴熟的技术。这一点,在基层医生俱乐部的会员中,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来自山西临汾的曹文魁医生、陕西宝鸡的李玉斗医生都在电话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今后俱乐部的版面中,我们还会陆续推出各种话题的讨论,欢迎大家的踊跃参与,在此也对所有关注我们版面、话题的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们表示感谢。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21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