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770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39期
     患者,男,52岁,因反复眩晕4个月,加剧6天到某医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眩晕呈旋转性、摆动性,有站立不稳、地面移动的感觉,并伴有复视、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四肢麻木等症状,每于头部后仰和转动时诱发或加剧。无发热,无喷射状呕吐和意识障碍。发病后曾到当地某诊所和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眩晕”、“脑血管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经不规律治疗(针对病因、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疗效不显,即到某医院求诊。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7年、颈椎骨质增生病史3年。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心率75次/分钟,心律不整齐,可闻早搏1至3次/分钟,未闻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性罗音;腹部和脊柱四肢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头颅CT未见异常;颈椎片示颈椎骨质增生;脑地形图示脑组织轻度缺血;血脂示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偏高;心电图示:室性心律失常:偶发性早搏。诊断: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颈椎骨质增生;3、脑动脉粥样硬化?4、心律失常(早搏);5、冠心病。
, http://www.100md.com
    治疗:考虑患者既往已使用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疗法,疗效不显,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并给予中药煎剂口服,方药组成:党参30g,黄芪30g,鸡血藤30g,茯苓15g,白术12g,桃仁15g(打碎),红花15g,当归12g,川芎12g,天麻12g,熟地12g,钩藤12g,地龙12g,柴胡12g,甘草10g。水煎服,每天1剂,15天为1疗程。经上述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之一种,主要为先天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颈椎增生等导致脑供血不足所致。临床表现可有眩晕、水平性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共济失调,偶可出现意识丧失、猝倒和一过性失明。西药治疗以去因、抗血小板凝集和手术为主,但有一定副作用,且费用较昂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中医学中属“眩晕”、“中风”或“卒中”范畴;认为其发病由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和血(血瘀)所致,其中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根本。肝阴虚则脉络瘀阻,瘀血内生;脾虚则生痰,痰阻气滞;肾虚则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加之本病为中老年人居多,久病必气虚,气虚则无力推血运行,从而导致瘀血内停,经络不通。治则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党参、黄芪、熟地滋阴益气;川芎、当归、鸡血藤、桃仁、红花活血养血、祛痰通络;柴胡疏肝解郁;天麻、钩藤、地龙祛风定眩,故有健脾益气、活血通络和熄风定眩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加速血液循环、减缓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降血脂等作用;天麻、钩藤、地龙具有镇静、抗惊厥、解除脑血管痉挛等作用。而血栓通注射液是由中药田七(三七)提取物经现代技术制成纯中药制剂,研究证实,三七含有三七皂甙、黄酮甙和其他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抗张血管,改善组织器官血供,抗氧化和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并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皮质、海马和胼胝体等处的脑损害,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眼部疾病(如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等。故以上二药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疗效较显著。, http://www.100md.com(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