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19期
编号:10977665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9期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国,但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级别的医师,有时甚至是同一地区、同一医院、同级医师,对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治疗的认识都存在差距。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称《指南》)。在遵循《指南》,指导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正视以下问题。

    改变观念,抗病毒治疗实施前提

    虽然国际上乙肝治疗的相关指南或建议都认为,治疗乙肝的目标是抗HBV治疗,但这一观念在我国却境遇尴尬。2004年,中国肝炎基金会进行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专业医师中只有不到20%者认为抗病毒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性措施。另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一个大都市,竟然有6%的专科医师认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目标是消除黄疸。某城市的较高级别的感染科医师认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不是干扰素,只是因为这种干扰素经过了修饰,而且发明者把这个修饰的化学物质名称安排在“干扰素”三个字之前。医务人员对于抗HBV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尚且如此,患者又如何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呢?因此对相关医务人员加强教育迫在眉睫。

    “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误区

    “一线用药”的提法最初可能起源于抗结核药物或抗癌药物的选择。在乙肝治疗中,有人在选择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药时,或者在选择不同的核苷(酸)类似药时借用了这个名词。尽管迄今仍然有人坚持所谓“一线用药”或者“优先用药”的观点,但是,国际、国内相关文献也鲜见对“分线”的评价。虽然《慢性乙肝处理亚太共识》等的确有“一线用药”的提法,但是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提法在抗HBV治疗的用药选择上缺乏科学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