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中医》 > 2006年第3期
编号:10978764
《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框架
http://www.100md.com 《河北中医》 2006年第3期
伤寒论,,《伤寒论》;方证体系;方证;类方证;单一方证;合方证,1方证体系的形成,2方证体系的基本概念,3“方—证”体系临床诊疗思路图示,4方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伤寒论》;方证体系;方证;类方证;单一方证;合方证

    在构建方证理论体系框架之前,请大家谨记的是:

    “方证”划分证候法是与脏腑及其它证候划分法不同的一种“证候”划分法。

    “方证”划分证候法与其它证候划分法存在“交叉”关系。

    “方证”划分证候法自身对证候划分亦存在“交叉”关系,或者说方证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研究方证的目的是:探讨“病证”与“方证”的关系,说的更明确一点即探讨“病证”概念与“方证”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寻找两个概念的共同“所指”,以指导临床治疗。

    1 方证体系的形成

    方剂的出现与形成应该是这样的。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祖先会患病,出于动物的本能,在患病的情况下要寻找一种后来被称之为“药”的一种东西来治疗。最初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些东西对疾病有效,只是在碰“运气”。可能是在经历了n次实践后,终于出现了“运气”好的人,“疾病好了”。一次次的“好运”渐渐形成了后来被称之为“经验”的东西,人们通过某种形式相互间传递了这种经验的信息,并被保留下来。这种最初被患者食用或使用的且使“疾病好了”的东西,就是后来成了被称之为治疗方法或手段的“工具”,其中方剂只是一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最初的疾病治疗形式是:疾病—方剂。其中并不存在一个先于方剂而存在的“治法”,或者说最初没有一个“治法”的独立存在。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治法”的东西是指人们已经认识到的“治法”,因为这个被称之为“治法”且已被人们认识到的东西源于人们后来的抽象与归纳。但是我们并不想否认有一个“法”已经“内在的”孕育于所应用的“方剂”之中,但这个“法”是具体的,它指针对于这个方剂且只对这一方剂而言。它不是我们后来称之为那种对方剂功效概括的“治法”。可以设想,当水来临之际,人们可以用土来拦截水,这个以土拦截水的办法,是源于先有了土可以拦截水的经验,还是人们先有了水可以以土拦截的想法。我们更为倾向的是“经验”在先,“理论”在后。起码可以说最初以土拦截水的行为只是一种尝试,成功的结果给了人们一种经验,对经验的总结形成了“水来土湮”的想法。最初的那个土它首先是一个工具。于此反复论证这一看似纠缠不清的哲学问题,乃在于我们想说明方证体系可能是疾病治疗最早的一种形式,且是先于“证—法—方”的一种治疗形式。

    假设“证—方”是最早的治疗形式,那么我们继续要问法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证—法—方”形式的出现?“证—方”治疗形式的优势何在?“法”其实是对“方”的一种概括与抽象。我们知道以土拦截水在于土有阻挡水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