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腹膜疾病 > 腹膜炎 > 细菌性腹膜炎
编号:1097936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腹水活性物质种类与来源,2腹水活性成分的临床检测意义,3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发展到晚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腹水形成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大量腹水本身可引起腹胀、腹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及各类腹疝。病人常出现细菌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一种或多种严重并发症,预后差。近几年对其血清及腹水中活性成分研究较多,这对于阐明其发病机制及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均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其有关研究进展。

    1 腹水活性物质种类与来源

    腹水活性物质可归纳为以下几种:①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2、IL6、IL8、IL10等)、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因子家族(IL8、GRG、MCP、RANTES)。②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L)、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③其它:一氧化氮(NO)等。

    腹水的细胞学检查表明,腹水中有中性粒细胞、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间皮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这些有核细胞均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不同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细胞可能不同,研究表明IL8、IL6主要由腹膜间皮细胞产生;VEGF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间皮细胞产生;而IL1、TNF则主要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这些来源不同的腹水活性成分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影响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2 腹水活性成分的临床检测意义

    2.1 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大类具有趋化性的细胞因子超家族,它可直接引导白细胞(包括多种免疫活性细胞)进行定向迁移,并具有活化迁移细胞的功能,调控免疫系统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动态分布、分化以及活化。

    2.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CAM1及VCAM1可表达于细胞因子活化的内皮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为:参与单核或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参与NK细胞粘附和迁移。在肝纤维化时,内皮细胞尚可表达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提示其表型向血管内皮细胞转化,此可能是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基础。有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时门静脉压力的高低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而不是肝纤维化本身直接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