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979517
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咽异感症诊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
     我们对经传统方法治疗失败的咽异感症患者给予抗反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就其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咽异感症患者210例,排除器质性疾患,并经传统方法治疗无效。其中男48例,女162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1月。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焦虑和反流症状。如:上腹部胀满、嗳气、烧心、胸骨后不适和吞咽梗阻感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24h食管pH值监测确定为胃食管反流。治疗方法:奥美拉唑(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胶囊20mg,2次/日;吗叮啉(西安扬森制药厂生产)10mg,4次/日,15天为一疗程。疗效判断:有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119例症状消失;52例症状显著缓解;23例症状轻微减轻;13例症状无改善;3例失访。总有效率81%。无效病例均伴有重度焦虑,多为更年期女性,相关科室协诊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3 讨论

    咽异感症病因繁杂,随着研究的深入,胃食管反流病(GER)相关性咽异感症逐渐受到重视,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增强的结果。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降低、腹内压升高使膈压差增加、一过性LES松弛可诱发本病。此外裂孔疝、胃排空延迟及食管粘膜屏障损害也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有关。除胃食管反流外,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参与了咽异感症的发生。

    对于治疗疗效差的病例需考虑其它原因,如:精神心理因素、裂孔疝等,并采取相应对策。总之,胃食管反流是咽异感症的一个主要常见原因。对此类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降低胃内酸度,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从而减少反流时间及反流次数,降低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刺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百拇医药(肖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