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82779
怎样才能培养留得住的乡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43期
     目前,为了解决广大农民就医问题,乡村医生的培养已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教育处处长张大鸣有着30余年的农村卫生工作经验。他提出,乡村医生培养有着很强的规律性,特别要注意“留得住”问题。记者就此对张大鸣进行了访谈。

    问:怎样才能使乡村医生“留得住”?

    答:“留人”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感情“纽带”。这是指家族式的亲情,也就是说,能够留得住的人,必须是对在当地的家庭有着深深的眷恋感情。

    二是经济条件。农村要“留人”需要比城市有更大的吸引力,其中经济条件是首要的。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还仅仅是解决了农民的温饱,有些贫困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绝大多数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经济条件还很差,不可能长期留住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医学毕业生。

, 百拇医药     三是业务环境。目前,我国很多乡村地区,包括四川省的高山地区,连基本的医疗条件都不齐全,甚至不具备,就更谈不上有医生在这些地方发展业务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一位活生生的医务从业人员,如果他在感情上没有眷恋、得不到合理的经济报酬、医疗业务发展不了,怎么能留得住?实践证明,惟一能够在农村“留得住”并能较好生存下去的乡村医生,就是在我国很早前出现的“赤脚医生”。这是在我国农村实际情况下,自然产生的医务从业人员模式。而且这一模式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肯定和推广的。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等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以前,惟一能够适应农村环境和条件的,就是那些“土生土长”在当地的医务从业人员。四川农村的历史也证明,农村卫生工作能够留下、留住和依靠的这批人,就是以往的“赤脚医生”这类乡村医生。至今,我们的农村卫生工作还是依靠着这批人。因此,我们不能仅凭着一个政策或想法,培养几个中专、大专毕业生,就去重置、淘汰或“挤掉”这批人。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地依靠、培养他们。为此,我们就需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把他们培养出来,使其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现在,我们对于乡村医生培养的重点,就应放在能适应当地农村环境,并能长期生存下去的“种子”人才上。
, http://www.100md.com
    问:应该以什么思路培养这类“留得住”的乡村医生?

    答:首先,这批乡村医生中多数学历很低或不具备学历,怎么办?我们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培训。当然,这一培训必须是在当地政府,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其农村发展、卫生行业资源(包括人员配置)的规划之下进行,对于培养什么人、培养多少人、怎么培养、制定什么“留人”配套政策,都要有计划和措施。通俗地说,就是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管人、用人。这就是卫生行政许可的“前移”,即“前置”,从培养人才开始。其次,我们对于这些“自然形成”的乡村医生,在培养上要“反客为主”。也就是,我们不但要为他们提供培养的环境、条件和政策,卫生行政部门更要对他们有要求和管理标准,使他们能够逐步地达到要求、符合标准。

    问:您怎么确信,这样做他们就能“留得住”?

    答:因为,这是符合乡村医生发展规律的。第一,我们对他们进行培养,使其符合标准后,他们在当地就是知识分子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就能在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上,高于一般的体力劳动者。因为,他们到其他地方工作,如出去打工,要付出更多代价,还要冒很大风险,生存还要比在本土艰难得多。第二,他们在当地,是坐在家里工作,有家庭的温暖。这样比较一下,多数乡村医生不会放弃在当地的工作和发展。
, 百拇医药
    问:怎样对乡村医生进行与管理相结合的培养?

    答:我们在对乡村医生进行培养时,采取了比较积极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一些挂在“几不管”范围又是客观存在的个体乡村医生。因为,有些偏远贫困地方缺医少药,没有正规的乡村医生愿意到那里去工作,国家也拿不出钱去办医,就需要当地的个体医生填补这些缺位。他们自己出钱在这些地方办医,符合条件、能够生存者,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为当地农民服务?关键是,我们必须以疏导为基本出发点做工作,引导、培养和规范他们,使其逐步与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形成共识,符合管理要求。事实上,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卫生行政部门规范、限制乡村医生的过程。当他们不断按我们的培养、限制、规范道路走下去时,多数也就慢慢步入正轨了。当然,如果有的人在经过了长时间、多种方式的培养之后,依然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不能按照管理要求工作,就要被制裁和淘汰。

    另外,我们对乡村医生培养的准入也有条件要求,即用人单位对于选送的培养人员,要符合纳入条件。这是乡村医生准入工作的前移,其本身也是一个限制的过程。这样,我们就把实际现存的农村医务从业人员都“牵”到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内进行管理。, 百拇医药(胥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