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008536
急性重症胆管炎62例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6年第5期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AOSC),为一严重的胆管感染性疾病,它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易于恶化,病死率高。本院1992~2002年ACST诊治62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24例,女38例;21~49岁16例,50~69岁38例,>70岁8例,平均51.4岁。死亡4例,其中保守治疗失败2例,其余2例为手术治疗。

    1.2 临床表现 62例均有Charcot三联征,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80/60mmHg 40例,≤60/40mmHg 12例,神志改变的16例,昏迷2例,高热60例。

    1.3 实验室检查 WBC (10~48.5)×109/L,平均21.8×109/L,黄疸指数25~180u,平均30.4u。因基层医院条件所限,均未做胆汁培养。

    2 讨论

    2.1 解除梗阻,引流胆汁 ACST的根本病理变化是由于胆道梗阻,胆汁郁积,形成胆管内胆汁化脓性改变及胆管内高压,出现一系列感染症状和胆管高压所致的综合症状。不失时机地解除胆管梗阻,引流脓性胆汁,阻断大量细菌和毒素返流入血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和严重并发症发生之前,逆转病情发展,因此诊断一旦确立,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ACST的手术疗效与手术时机有密切关系,而ACST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而血压下降的程度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及预后影响很大。本组入院时血压≤80/60mmHg 40例,其中12例≤60/40mmHg,死亡4例中,2例入院时血压60/40mmHg,笔者认为,不论入院时血压下降程度如何,经短时间抗休克、抗感染、纠酸、处理电解质紊乱后,只要血压有回升或稳定在原水平,均应不失时机抓紧手术。手术力求简单迅速,对病情复杂,尤其是老年ACST可先用PTCD减压,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为清除病灶手术创造条件。

    2.2 休克的处理 抗休克、抗感染是ACST的重要环节,患者常因高热、呕吐,不能进食而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和休克,所以首先措施是扩充血容量,恢复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临床上常以50%GNS平衡盐溶液为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疏通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可附着在血管内壁、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有防DIC的作用。输入新鲜血浆、全血、白蛋白,可有效地增加血容量,提出血液携氧能力,供给凝血因子,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可选择性地扩张内脏血管,尤其是肾脏小动脉和冠状动脉作用较好,654-2可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少腺体分泌,对抗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短期大量应用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保护细胞能量代谢,稳定溶酶体膜,解除毛细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初次给200ml左右,以后根据生化检测结果调整用量,恢复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肾功能,使用速尿等利尿剂促进毒素排泄。尤其低钾血症,应根据生化指标予以纠正。

    ACST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应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还需兼顾厌氧菌感染,本院常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如效果不佳可改氨苄青霉素为先锋V或先锋必,多能控制感染。

    作者单位: 810800 青海民和,民和县医院

    (编辑:邓 锋), http://www.100md.com(祁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