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1013271
五神与五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51期
     烟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内经》学术体系以五脏为主体,精神活动亦纳入其中,不仅形成了神志五脏之内涵(五脏又称五神脏),而且建构了中医神志学——五脏藏神的理论系统,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精神理论的学术特色,并为其临床诊治各种精神障碍疾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心藏神

    此论五脏之一的心与五神之一的神,认为心在五神中所主之神是自觉意识,惟人独有、因而是最后形成的、最高层次的神志机括,其主要活动内容是“任物”,主持思维过程、情绪反应及神志活动产生的聪明智慧等,因而总领魂魄,并赅意志,统制七情五志。心在五行属火,《素问·解精微论》说:“火之精为神”,故只有心神精明,火耀阳旺,才能驱散阴霾鬼魍梦幻,保持精神健康。火亢阳盛、火微阳败都是心神病证的主要病机。由于自觉意识是人神标志,所以心在神志系统突显其要,并有助于其在整个生命领域的主宰地位,但二者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不可混为一谈。
, http://www.100md.com
    肝藏魂 肝在五行属木,魂为木之精。《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而木之为物,正是根于阴而出于阳,有沟通阴阳之德。其母水,其子火,合于五脏,则乙癸同源、心肝同气。合之于魂,以潜意识影响心神之灵拙,是心神的基础,随神往来则光明爽朗、聪明智慧,此阳界人间之事;神敛神衰,独魂为动,则为梦、为幻,此阴间冥界之际。《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以魂归血藏为论,故后世医家有云:“魂昼日游于目,夜则归于肝。”

    肺藏魄

    肺在五行属金,魄为金之精。魄是形体中感知、运动本能,乃动物即有的低级生命机能,所谓形中有气,知觉存焉,故《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但魄的这种本能,非魂不能激活,亦非魂不能达于心神,因而是心神“任物”的基础;并与魂动静离合,阴阳相成,则魄之迟速亦与魂有关。魂魄合则为实,在心神主导下开展健全的精神活动;离则为虚,失去心神主导,为梦、为幻。其中心神、魂魄的相互作用,亦体现了金、木、火之间的五行制化关系。
, 百拇医药
    脾藏意,肾藏志

    意发于心、主于脾,其用为思,以其土德而贯余脏、调诸神。志发于心、主于肾,以水德沉静、坚毅而固志不移。意志二者相合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主动适应事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己和事物。在神志活动中,它是心神主导的、能影响思维、心理情绪乃至于脏腑气血的调控机制。正如《灵枢·本脏》所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是道家所说“识神”的代表。

    《内经》关于五脏五神的理论,主要是通过五脏的精气活动、阴阳五行关系,探讨与把握精神活动的机理与规律。它注重的是精神活动中各个部分、各种因素的整体关系,精神活动与躯体生理、乃至于生存环境的整体关系,五脏则被赋予这种机制及其障碍诊治的主体,这与西医学从脑髓神经解剖形态及其物质分泌来研究精神活动,在研究思路、方法上有着根本差别。按《内经》五脏藏神之理,解剖脑的机能可能被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五个部分,分为五脏所主,而五脏主全神功能,可能还包括周围神经及其它与精神活动相关的众多内容。因此,在概念、理论的科学内涵上大不相同,各成体系;在诊治规范上,各具特色,各有优劣。总之,“道不同”,各有存在价值,我们的同道完全不必自惭形秽,千方百计、费尽心思挖掘幽潜于古代文献中有关头脑精神资料,来证明我们“自古有之”。其实,从甲骨文字、《说文解字》、《尔雅·释诂》都可以找出头脑精神的联系,从《道藏》南北朝、宋代文献也可找出对脑观察及其对精神、形体关系的记载,但在方法学上这与严格意义上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研究相去甚远,更谈不上形成相应的概念、理论。因此,关于“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的争论,由于没有可比性而毫无意义;改弦易辙,从脑髓解剖实体改造中医神志理论,建立所谓的“中医脑学”没有必要,结果也必然徒劳无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