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013156
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降脂治疗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高血压亚组结果公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降脂治疗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高血压亚组结果公布

     编者按 第九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6月1日至4日在厦门举行,全国各省市1500多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光临这一学术盛会。大会编录了1100余篇专题讲座、研究论文、病例报告和综述文章。约180余位专家作了大会、专题分会和卫星会议演讲。与会专家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介入心脏病学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现选编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陆宗良教授的演讲,以期与读者共享其研究成果。

    陆教授介绍了国家“九五”重点医学攻关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高血压亚组结果。CCSPS是首次针对中国冠心病(CHD)患者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大型循证医学研究。高血压亚组研究结果证明,心肌梗死(MI)合并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血脂康可减少CHD事件44.0%、CHD死亡率31.0%、总死亡率35.8%。血脂康具有良好的综合调脂疗效及安全性。

    陆教授指出,当前,CHD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脂异常与高血压为CHD发生、发展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两者并存更进一步增加了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高血压指南提示,降脂治疗目标是将总胆固醇(TC)从现有水平降低30%。

    中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约1.6亿,其中3700万人合并血脂异常。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示,对于有症状CHD、外周动脉病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当 TC>135 mg/dl时应降脂治疗。无明显心血管疾病或新发糖尿病患者,10年心血管估测危险≥20%,TC>135 mg/dl时,也应降脂治疗。

    CCSPS高血压亚组研究纳入在过去28天至5年内,MI合并高血压患者2704例。其血清TC为4.40~6.47 mmol/L(170~250 mg/dl)、甘油三酯≤4.52 mmol/L (400 mg/dl),入选年龄18~75岁。研究终点事件为CHD事件,包括致死、非致死性MI,CHD猝死及其他CHD死亡。脑卒中、肿瘤及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需求为本研究的一般事件。

    陆教授报告了对上述患者调脂干预后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及与未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进行比较的结果。其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高血压患者通过调脂治疗可否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同时也观察血脂康治疗对MI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

    病例基本情况及药物治疗方法

    入选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2704例,其收缩压为(137.7±16.6 )mmHg,舒张压为(84.5±10.2)mmHg。其中脉压≤50 mmHg[(42.9±7.2) mmHg,最低值为15 mmHg]的患者1396例,脉压>50 mmHg[(64.19±9.0) mmHg,最高值为120 mmHg]的患者1308例。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均匹配良好。

    患者被随机分组后分别口服血脂康胶囊 0.6 g(2粒)每天2次或安慰剂。临床观察时间为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 平均随诊4年,最长7年。试验中患者未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 但可继续服用原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合并症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治疗。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及分析

    血脂指标变化 血脂康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血脂异常明显改善。在基础血脂水平较低的情况下,TC降低1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21.8%,甘油三酯(TG)降低11.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4.5%,均具显著性。结果显示血脂康具有良好的综合调脂作用(图1)。

    终点事件 研究期间,高血压亚组共发生CHD事件251例(9.3%),治疗组[91例(6.68%)]比安慰剂组[160例(11.93%)]降低44.0%(P<0.0001),其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降低59.6%(P<0.0001),CHD死亡率降低31.0%(P=0.0059);总死亡率降低35.8% (P=0.0012),其中肿瘤死亡率降低67.5%(P=0.0071),脑卒中发生率也呈降低趋势(图2)。

    与不合并高血压患者比较 合并高血压患者CHD事件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分别升高41.5%(P=0.0005)和49.2%(P=0.0004);脑卒中、肿瘤及对PCI和(或)CABG的需求等一般事件发生率升高40.4%(P=0.0012),其中脑卒中发生率升高179.6%(P<0.0001)。提示MI合并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不良事件(图3)。

    有或无高血压的MI患者服用血脂康,均可有效降低CHD事件、CHD死亡率和总死亡率。血脂康降低CHD事件和CHD死亡率无明显组间差异,但降低总死亡率及有效减少脑卒中事件方面,高血压患者受益更明显(图4)。

    高脉压组与低脉压组比较 脑卒中发生率升高72.4%(P=0.0095),高脉压组患者总死亡率升高31.1%(P=0.0443)。CHD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升高11.1%和19.0%,但无组间差异。 提示高脉压容易引起脑卒中发生率升高,进而影响总死亡率。

    血脂康治疗后,低脉压组患者CHD事件发生率降低46.4%(P=0.0004),其中非致死性AMI降低70.8%(P<0.0001),CHD死亡率降低20.9%,但无统计学意义;总死亡率降低35.9%(P=0.0299);新发生肿瘤和肿瘤死亡率分别降低62.6% (P=0.0394)和81.6%(P=0.0121)。高脉压组患者CHD事件发生率降低41.8%(P=0.0016),其中非致死性AMI降低45.5%( P=0.0332),CHD死亡率降低39.3%(P=0.0250);总死亡率降低35.8%(P=0.0149);肿瘤事件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低脉压组非致死性AMI及肿瘤事件减少更明显,高脉压组CHD死亡率降低更明显(图5)。

    安全性

    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服用血脂康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精神神经症状等,治疗组[22例(1.61%)]与对照组[13例(0.97%)]比较无组间显著差异。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Cr)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组间显著差异。提示血脂康胶囊用于CHD二级预防安全性好。

    既往同类研究曾发现,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更易发生消化道肿瘤。陆教授研究发现,在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治疗组的肿瘤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51%对1.57%,P=0.0071),肿瘤发生率也有降低趋势,这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是首次发现。

    讨 论

    与会专家表现出对陆教授演讲内容的极大兴趣,并就高血压的降脂治疗,血脂康的适应证和疗效,以及安全性等踊跃提问,陆教授一一作答。

    陆教授称,血脂康胶囊是红曲天然发酵制成的调脂药物,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其含有的他汀以外成分也有提高疗效的作用。

    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比较,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再次发生CHD事件、脑卒中事件危险明显增加,总死亡率显著升高。表明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处于更高的危险状态,更应积极进行降压及调脂等综合治疗。

    陆教授的研究显示,合并或不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接受血脂康调脂治疗,均可明显降低CHD事件及死亡的危险,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在降低总死亡率方面获益更大,而不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在减少CHD事件方面获益更大。对于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的合并高血压的MI患者,可通过血脂康治疗获得更大益处。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之一。陆教授的研究显示,脉压高的MI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显著高于脉压低的患者,提示脉压与上述临床事件呈正相关。因此他建议,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脉压和危险事件发生率。

    另一项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血脂康胶囊对高血压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研究”也提示,高血压患者采用尼非地平降压联合血脂康治疗半年后,在取得良好的调脂效果的同时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并有缩小脉压的作用。单用尼非地平治疗虽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但降低脉压的幅度并无显著改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血脂康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可以产生叠加效应,这可能与血脂康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降低、炎症反应减弱、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僵硬程度有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CCSPS高血压亚组治疗中得到的良好益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