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专题11 > 记忆 > 更多
编号:11192343
献血是件快乐的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8期(总第2323期 2006.06.16)
     “6.14”世界献血日特别报道

    现在形势是不错的,成分血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但工作必须不断地做,需要全社会共同宣传。

    近年来,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成分献血作为一项在国外医学界已广泛应用的成熟献血技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全国各地都在纷纷倡导无偿成分献血。据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已占全部输血量的95%以上,成分输血的开展情况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我国成分献血起步较晚、人们认识不足,全国成分献血的整体推广情况不甚理想。如何做好无偿成分献血的招募推广,成为当前采供血机构关注的重点。

    "献"身说法

    献成分血的人不多

    “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2006年6月10日上午。广州市中华广场。
, http://www.100md.com
    这里正在举行广州市庆祝世界献血日大型活动,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这个献血者的节日;台下200多名大学生和市民在现场献血。

    一个穿着白色T恤、体格健美、略显斯文的年轻人在现场与工作人员轻松地交谈,看上去,他们很熟络。他的T恤上印着“广东•世界献血日”字样,显示出其身份特殊。

    这个年轻人名叫刘金宗,今年24岁,是广州市的“献血状元”,目前他一共献血32400毫升,其中献成分血24次,30400毫升。

    “我是广东梅州人,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18岁成人宣誓的时候。当时我是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献血后感觉很好,于是就坚持了下来。”向记者谈起自己的献血经历,刘金宗并不认为那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

    到了2002年,刘金宗在梅州已献全血6次,成为该市的献血冠军。同年,他考入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入学不到两个月,他就找到广州市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血,并开始其献成分血的生涯,因为他发现社会上献成分血的人不多。
, 百拇医药
    刘金宗告诉记者,他每次献完血后都有一种成就感,觉得又多救了一个人。一个师妹患了白血病,他到医院去看望。“在病房里,看到那么多白血病患者,我感触很深。他们都在等着用血小板,所以更坚定了我献成分血(主要指血小板)的决心。即使不能救活病人,但能让他们多活一两个月也是好的。”

    “我为什么坚持献血?开始时想法很简单,觉得这是件好事,而且我和家人也能受益,以后需要时可免费用血;到后来,我的想法是,生命无常,也许下一秒钟我就不存在了,那么在我活着的时候,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丰富的献血经验让刘金宗明显地比同龄人多了一分成熟。

    即便如此,刘金宗说他的父母并不赞同他的做法。“主要是他们对献血不了解,加上我是独生子。我理解做父母的心情,但我知道献血对身体没有任何害处,所以还是坚持了下来。”

    2004年6月,刘金宗荣获“广州市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他是惟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在校学生。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在黄埔海关做报关员,尽管工作很忙,但他仍未间断献血,今年1月,他才献过一次成分血。
, 百拇医药
    刘金宗只是一个普通人,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普通人,默默地支持着无偿成分献血。

    “我们只想献一点爱心”

    “我们当时就是想献一点爱心,没有想太多。”6月11日下午,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男生宿舍的一间小会议室里,郑骏超坦然地对记者说。他是该学院2003届市场营销专业大三的学生。

    去年12月10日上午11点,郑骏超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广州血液中心机采室。先进的血细胞分离设备、严格的采血程序,让这个已献过多次全血的男孩忽然感到一丝紧张,“感觉像是要做手术”。

    很快,采血护士的微笑解除了他的顾虑。成分献血的时间要长一些,程序稍显复杂,但与献全血没什么本质的不同。针扎进去后,也没有特别的疼痛感。“后来,口角处有点发麻,护士说这是紧张所致,属正常反应。”郑骏超说。
, 百拇医药
    该学院2005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李莉在学校组织第二批成分献血时报了名。来到血液中心机采室的那一刻,她也有过情绪波动,“我对护士说床太高,不舒服,于是换了一张,但还是不舒服,后来把床弄低了一些,我才安下心来。”李莉这样向记者描述当时的紧张心理。

    “采血开始后,渐渐地就不觉得紧张了。”郑骏超和李莉不约而同地说。郑骏超说,他甚至觉得机采血有点好玩——采血时,手里握着一个橡胶球,自己可以控制血流的速度。

    2003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华南农业大学红十字会组织策划部部长梁惠明向记者介绍,目前该校累计有1300余人报名献成分血,组织该校献成分血11次,实际献血人数达340多人。

    郑骏超在学院第一次组织献成分血时就报了名。事实上,他还在广东湛江老家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献全血了。从去年底到现在,他已经献了3次成分血,而大多数学生都只献了1次。
, 百拇医药
    郑骏超还向记者讲述了献成分血过程中的一个趣事:第一次献血前,血液中心开展了美食节活动,他一时嘴馋,忘记了采血前不能吃油腻食物的规定,吃了一点卤水鸭翅,差点没有献成。

    采访结束时,几位学生都表示:“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们还会献成分血。”

    现象剖析

    成分献血缘何“叫好不叫座”

    据记者了解,目前机采成分献血可以献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等,其中以血小板最为普遍。献血者每次的献血量在200毫升左右,但成分只有血小板,这些血小板存在于血浆中,被称为一个治疗量,基本能满足一个病人一次输血对血小板的需求量,这相当于10个献全血志愿者献出的血小板总量。在发达国家,无偿成分献血已成为成分输血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大多数人献血时的选择。

    然而,很多采供血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向记者感叹,虽然成分献血比起普通的无偿献全血有种种优势,但目前开展的情况却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很多市民对此缺乏了解。
, 百拇医药
    6月11日,记者在广州街头无偿采血车旁,随机采访了两位献血者,他们都没有献过成分血。其中一位开车跑业务的田先生问记者:“成分献血就是把自己身体里的血抽出来分离后再输回去,不知道会不会感染传染病和细菌?”他的恐惧心理在献血者中颇具代表性。

    成分献血是否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

    记者在广州市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现场看到,献血者躺在一台专门的血细胞分离机旁边,一边的管子正在抽血,而另一边的管子则将分离后的血液重新输回到他的体内;正在抽出的血液经过一支塑料管和几个串连的血袋后,通过机器自动进行分离处理。

    该中心副主任汪传喜向记者介绍,对成分献血安全性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无偿成分献血是在全封闭、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套材中进行,献血者与设备、不同的献血者之间不会发生任何接触,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感染。“这里面也涉及到伦理问题,其实无偿献血的目的是拯救不健康的病人,如果通过献血让健康的献血人染上了病,那么献血还有什么意义呢?”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成分献血普及较难,也有其自身技术上的局限。与普通献血相比,成分献血对献血者的挑选近乎“苛刻”:除了要通过一般的各项身体指标,它还要求献血者体重在50公斤以上,血小板计数必须大于或等于15万,手臂上血管暴露较为明显,没有进针不顺史及晕针。

    采血时间长、过程繁琐也是普及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金宗就对记者分析说,参加街头献血很方便,而成分献血必须先去血液中心化验血小板,验血合格后还要预约献血时间,这对于工作节奏紧张的都市上班族来说很难做到。而且进行一次成分献血大约需时1个半钟头,算上来回血液中心的路程,献一次成分血可能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解决办法

    他们这样招募献血者

    尽管很多人对成分献血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但一些省市的宣传和招募工作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我国无偿献血开展较好的广东、浙江、武汉、青岛等省市,无偿成分献血近几年来正在迅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招募经验。
, http://www.100md.com
    大学生:成分献血的主力军

    “献血后人会发胖吗?”一位身材修长的女生站起来问道。

    “献血后发胖的原因主要是刻意增加营养和贪睡。其实按照目前普通人的营养水平,献血后无需再刻意补充营养,应像平时一样工作和生活。” 广州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汪传喜回答。

    以上是前不久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宣传成分献血大型论坛上,来自广州市血液中心的专家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于很多学生对如何捐献成分血知之甚少,千余座位的礼堂座无虚席,许多人不得不站着聆听。论坛结束后,该校616名同学在现场报名登记捐献成分血。

    派专家、讲师到高校去讲课,介绍成分献血的有关常识,发动大学生们献血,这是广州市血液中心招募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广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军日常的主要工作也是负责献血招募。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广州市的无偿成分献血者主要来自三个人群:一是以前有偿机采献血者,取消有偿后,继续无偿献血;二是各个街道发动的献血者;三是大专院校学生。而三个人群中,后两者的人数居多,特别是组织高校学生献成分血已取得一定成效。
, 百拇医药
    据何军介绍,广州从1998年开始启动成分献血,2004年取消有偿献血。2005年,广州市无偿献血累计32.2万人次,献出血液64吨,首次实现年度临床用血100%来自本市无偿献血。去年广州的成分献血量为2.6万个单位,在全国排第二。而现在献成分血超过1000毫升的在全市已有两三万人。

    为了继续扩大高校学生献成分血者队伍,广州市血液中心下一步计划在广州大学城建一个献血屋,安放一套成分采血设备,以便学生检验、采血。献血屋初定下个月开始装修。

    而其他省市的招募工作同样将目标瞄准了大专院校。像浙江省血液中心,从1998年开始动员成分献血,2004年6月设置公共关系部,专门抓成分献血招募工作,2005年5月实现全部自愿无偿成分献血。他们推广成分献血采取面对面讲解、电话招募、献血活动等多种形式,而面对高校学生进行培训的效果最好。在该中心的成分献血者中,高校学生约占26%~30% 。

    浙江省血液中心公共关系部主任章杏英介绍说,他们会主动联系学校团委、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组织培训或讲座;也有学生主动来联系献血的,他们给予一定的引导。章杏英说:“大学生对献血的热情非常高,都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他们不了解献血,通过多媒体演讲、相互提问,把心里的疑惑解除了,他们非常开心,而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
, http://www.100md.com
    据介绍,杭州的48所高校大部分都搞过成分献血培训。记者在浙江省血液中心的网站上也看到,从2005年3月以后一直有关于培训的文章,均是高校献血学生的投稿。

    志愿者:招募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无偿献血方面,深圳是全国公认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定期无偿献全血的占60%,而机采成分血100%来自定期献血者,临床98%都在用成分血。

    “我们的成分献血招募工作有个前提,就是要以无偿献全血为基础。”深圳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朱为刚如是说。

    据介绍,深圳市在1998年实现了无偿献全血,然后开始启动无偿成分献血。他们的原则是献成分血者必须是献过全血的人,以提高招募效率和保证血液质量。从1993年启动无偿献血后,在深圳无偿献血工作者的字典里就没有出现过“计划、摊派、指标”等字眼,靠的完全是宣传。
, 百拇医药
    深圳无偿献血的宣传报道量很大,宣传频率高,内容反映的角度多。报道的文章绝大部分并非出自记者之手,而是出自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队员的笔下,以使报道具有独创性和可读性。

    用朱为刚的话说,“这支队伍在招募无偿献血者工作中发挥了任何机构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据朱为刚介绍,服务队是一个群众性志愿工作者组织,隶属于深圳市红十字会,目前成员已发展到800人。“有几万人申请加入,但我们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必须多次献过血;第二,要具备招募献血者的工作能力;第三,要有充裕的时间。这项工作完全是无偿的,没有任何物质奖励,还必须投入最大的热情。”

    队员一旦进入这个组织,就要经历严格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献血法》、《红十字会法》、血液生理知识、捐血和捐骨髓知识、机采成分献血知识、Rh血型知识、献血服务礼仪等。队员们要了解献血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内容,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 百拇医药
    深圳市血液中心有专门的人员与服务队联络工作,队员可以预约,由中心的工作人员安排服务时间。“其实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服务队的队员,我们都要利用休息时间做义工。”朱为刚说。

    服务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分为几个组,其中一个就是机采成分血志愿者招募组。志愿者会与没献过成分血的人交流,对其讲解成分献血知识。

    浙江、上海等地也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宣传服务队,于节假日随当地血液中心流动采血车上街向市民做无偿献血宣传,他们还有自己的网络论坛,人气很旺。这对宣传和招募成分献血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血液中心:先进理念和敬业精神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招募方式以外,血液中心宣传无偿献血的理念、工作人员的敬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成分献血的推广。

    深圳市血液中心在宣传无偿献血方面有一些先进的理念。“我们不会讲‘一人献血,全家受益’这些口号,而是向大家传达:献血就是献爱心、帮助别人,弘扬人道、博爱精神。这些理念更能打动人心。”朱为刚说。
, 百拇医药
    他又补充说:“无偿献血的目的不是‘让临床有充足的血液’。如果要充足,搞有偿献血就可以了。献血能满足临床需求就行,而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当前很多地方将招募重点放在大专院校,有专家提醒:不要对大学生过于依赖。“寒暑假肯定会出现血荒,血源工作不能光盯着大学生。主要还是靠宣传,理念和机制非常重要。”

    何军认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血液中心或血站只是搭了一个台,这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宣传。

    身为科主任的章杏英每天都很忙,在单位有做不完的工作,有时会加班到深夜;回家要写东西、改文章,比如网站上学生的投稿、讲课的多媒体文稿、开会的讲稿、献血者资料等;还要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她的状态在献血工作者中颇具代表性。

    “现在形势是不错的,成分血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但工作必须不断地做。”章杏英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22期, 百拇医药(张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