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2002年第4期
编号:11014428
运气与寒暑的基因研究切入
http://www.100md.com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运气学说,,运气学说;基因;基因组;气候,参考文献:
     摘 要: 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从运气跨入基因研究的转轴、气候运气疾病与基因、适应性易感性等基因组示意、寒暑气候的适应性4个方面初步探讨运气学说的分子基础。

    关键词: 运气学说;基因;基因组;气候

    中医学十分重视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昼夜寒温、四季气候,故有“天人相应”、“人天一体”的环境与人体统一的思想。这种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具体体现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学说及其异常变化的六淫学说,其系统发展为环境气候密切相关的五运(木、火、土、金、水)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学说,简称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古人研究天体日月运行、五类元素运动与六气变化的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天干地支系统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对宇宙、天地、万物、人类及其疾病等方面系统观察的规律性总结。它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重视把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统一起来,把自然气候与人体发病统一起来,因而运气学说成为古代医家探求自然界气候变化及人体疾病防治规律的一门学说 〔1〕 。

    宏观运气学说要联系微观的分子生物学,展开基因研究其难度的跨度很大,联系关键或者说转轴是环境作用于人的个体反应状态的差异。中医研究中已有人研究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与环境疾病的关系 〔2〕 ,如火气太过变为火淫,普遍易发温热病,但总有一些不易发病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样例,这就是个体寒热上的差异,中医叫“禀赋”,表现为个体特点气质类型反应,其本质就在于有个体基因结构与功能差异(包括HLA)的背景 〔3〕 。诚然古代并无基因一说,也不可能用当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技术来直接研究,本着“有者求之”,更应当“无者求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精神,据《内经》自然思维作如下分析研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强调六气六淫有“六化六变,胜(战胜)复(报复)淫(太过)治(适当)”,分析各种气候的情况,而个体“气有多少(寒热禀性倾向),发(病)有微甚”,感邪有轻重等差异,少与多,微与甚,尤宜分析内在因素对于个体基因构成及功能状态的差异。它提示了这方面的研究思路,启示我们查了网上适应性基因组、敏感性基因组、传染疾病易感性基因组等。

    同时,对《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相关资料结合现代与基因相关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已知人类确实有一套适应气候寒热、季节寒暑、温度高低等因子变化的易感性基因,直接相关的如适应性、冷敏感、耐热抗体、耐热抗原、应激控制、易变等;还有间接相关的易感细菌、易感病毒、中毒易患性等;在极度寒热条件下,有反应为寒热病的百余个基因座,它们与气象的寒热因子大多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