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0535
沈院士:一生只为疗“心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6.07.10
     ■阅读提示: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前不久荣获了首届“中国医师协会惠氏杯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她已经82岁还每天坚持出诊——她就是沈渔邨,一位在我国精神卫生医疗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在几十年的从医道路上,她挨过病人的打,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呼吁遭到过冷遇,也曾风雨中骑车几十里路去乡村培训卫生员……在痛苦与挫折中,她始终坚定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治好了无数的患者,编写了大量的书籍,探索出多种防治方法,培养了一名又一名优秀的学生。

    新闻背景

    由惠氏公司赞助的首届“中国医师协会惠氏杯杰出精神科医师奖”在湖南长沙颁奖。该奖是目前中国精神科医学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将评选出10名优秀精神科医生,授予“杰出精神科医师”称号。惠氏公司长年致力于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工作,研制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怡诺思起效更快,副作用更小。2005年10月,惠氏公司曾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举办“绿丝带关怀行动”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有关抑郁症的知识,提供相关咨询。
, 百拇医药
    拥有院士、所长等多种称呼的沈渔邨,最喜欢别人称她“沈大夫”。

    5月的长沙,暑气初降,刚刚荣获首届“中国医师协会惠氏杯杰出精神科医师奖”的沈大夫,一早就坐在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大厅一隅的沙发上,等候和她同时获奖的另外几名医生“叙叙旧”。

    “我跟湖南的杨德森教授和上海的严和骎教授既是同行又是朋友,几年前我和杨教授到上海时,严教授请我们到他家里去吃甲鱼。这次我们来湖南,杨教授说这回他来做东。”82岁的沈渔邨孩子气地笑了,脸上没有多少岁月的印痕,看上去似乎刚到花甲之年。除了鼻梁上架着的一副宽边眼镜外,她没有佩戴其他任何饰品。浅灰色的长袖衬衫,同一色系的裤子和鞋、袜,一切都显得质朴无华。

    一位因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而得了精神病的患者,病被沈渔邨治好后,慷慨赞助了2000万。有了这笔钱和大家的支持,沈渔邨在北京市海淀区建起了现在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 百拇医药
    她要给精神病人建个“家”

    沈渔邨至今仍然坚持每天上班,看病、查房、笔耕不辍,“工作”已成为一种信仰融入到她的生命里,支撑着她的全部精神世界。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精神科医生的公约,沈渔邨曾多次受到精神病人的伤害,眼镜被打掉,鼻梁被打伤,但她却没有因此对病人流露出丝毫不满。“有时病人会把我们视为敌人,对面咚地打过一拳来,这是因为他有病,医生不仅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必须能迅速把兴奋病人的过激行为控制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他病人的安全。”沈渔邨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只有1000多个精神病床位,而且是以收容为主,人们对待精神病人的方法也只是必要时把他们捆绑约束起来,治疗方法很少。“这种方式极不利于精神病人的康复。”沈渔邨认为,对精神病人要有人道主义的态度,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然而,良好的治疗环境是需要资金的。直到六十年代,在卫生部支持下,我国才开始建立符合精神卫生管理的简单机构。但沈渔邨仍然不满足于此,她一心想把精神卫生治疗的场所正规化、扩大化,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呼吁,但是在“文革”期间,这一良好的愿望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 http://www.100md.com
    沈渔邨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文革”结束后,一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而得了精神病的患者,病被沈渔邨治好后,慷慨赞助了2000万元。有了这笔钱,在其他医疗单位和原北京医科大学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所人员的努力,北京海淀区建起了现在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我们研究所是最早实行开放式管理的单位之一,它的一个特点就是环境美化绿化得比较好,个人活动场所也很多,有专供病人拉琴、练习书法、切磋棋艺的游艺室,这对陶冶病人的心情是十分必要的。”沈渔邨说。此外,如遇某个病人兴奋时在病房里又吵又闹,为了保证大多数病人的安宁,每个病房还设立了隔离的小单间,便于为病人提供控制兴奋的治疗措施。

    当时,一则来自法国的资料给了沈渔邨极大的启发,上面说外科医生在为心脏病病人施行手术前,采用了一种先进的低温麻醉方法。“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控制精神病人的过激行为上,于是开创了‘人工冬眠疗法’,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病人的兴奋。”
, 百拇医药
    沈渔邨到一个家境很差的精神病人家中了解情况,正赶上这家人吃饭,老乡指着桌上摆着的不是很干净的碗碟请她坐下一起吃,她说了声谢谢后便端起碗吃了起来,这个举动让她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她创建了“海淀模式”

    “精神病人的治疗必须得就近,远了就不行。”沈渔邨说。“有的精神病人被七八个人捆了来找我看病,情况有所好转回去后又没人管了,路程太远了,来一次很不容易。”

    为解决这个问题,1976年,沈渔邨和同事们在海淀区11个公社19万人中开展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试点工作,即在每个公社培养一名不脱产的精神科医生,“在我们这里接受半年的培训,然后培训公社下面大队的卫生员,给他们灌输科学观念,消除当时普遍存在于老百姓中间的对精神病人的错误认识,告诉他们精神病是一种病,不是“狐狸精”附体,不是上辈子缺德,把病人锁在地窖里的行为是落后的,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用药等。”
, 百拇医药
    沈渔邨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每个人分头落实一个公社。“当时没有任何经费,我们的午餐都是从家里带的盒饭,交通则靠自行车,每周六、日骑自行车到颐和园,然后把车存放在那里,再转乘公交车到公社。”

    有一次沈渔邨到一个家境很差的精神病人家中了解情况,正赶上这家人吃饭,老乡很朴实地指着桌上摆着的几个不是很干净的碗碟请她坐下一起吃,沈渔邨说了声谢谢后便端起碗吃了起来。她的举动让她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试点工作进行了3年,沈渔邨和同事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风雨无阻。有一次她骑车途中遇上了大雨,不慎在田埂上滑倒了,浑身泥水,一只鞋也掉到水沟里找不到了。与她同行的同事劝她回去,她执意不肯,说早跟人家约好了,不去对不起人家。就这样,沈渔邨光着一只脚走进了当地卫生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淀区的三年试点摸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被同行称为“海淀模式”。1980年,沈渔邨又把“海淀模式”推广到山东烟台地区。
, 百拇医药
    在烟台卫生局局长和山东莱阳精神病院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在680万人口中开展治疗,使2500余名精神病人获得治疗机会,病情有了改善。

    “当时山东基层单位设有三病医生:即专治结核、麻风、精神病的医生。后来结核、麻风病消失了,我们就对这些医生进行精神科培训。使2500名精神病人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沈渔邨为此笑着说,“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善事。”

    工作之余,沈渔邨还发起主编了大型教科书《精神病学》,从1980年开始,这本书已经出了4版,先后获得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奖等,第5版今年年底就要出版。“这是我最后一期主编了,下次就交给年轻人于欣了。”于欣是沈渔邨的得意门生,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她什么都吃,但绝不多吃,什么东西都只吃一口。她每天的午饭是不同的时令青菜,几片肉,玉米或白薯做主食,偶尔是小窝头;早餐一般是两瓶200毫升的酸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晚餐吃得少。”——
, 百拇医药
    她年轻时嘴壮不挑食

    沈渔邨之所以已经82岁高龄仍不显老态,她笑说是因为她坚持锻炼。“我住的地方离北海比较近,每天早晨起来会沿北海周围走半圈,一般六点多钟出去,快七点钟回来吃早餐,然后上班。”她又补充说,“现在身体不比从前了。我年轻时参加国际间学术团体的交往特别多,有时候从非洲飞到欧洲,欧洲活动结束后,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又赶回国来主持国际会议,一点都不觉得疲惫。”

    据沈渔邨身边的工作人员王婉新说:“沈大夫生活很有规律,心态也特别好。她是事业型的,一不工作就难受,工作起来就精力充沛。”2004年年初的一天,沈渔邨早上出去散步,由于地上有积雪,她不小心滑倒,左臂肩肘脱臼了,她忍着痛找医生做了复位,“就这样架着膀子,一天也没歇。她每周三、五看病,每天只能看9到10个人。每个病人一般的问诊时间是半个小时。”

    沈渔邨的好身体缘于她“年轻时嘴壮不挑食,什么都吃”。王婉新讲述,现在患有糖尿病的沈渔邨也不忌口,但血糖控制得特别好,“她什么都吃,但绝不多吃,什么东西都只吃一口。她每天的午饭是不同的时令青菜,几片肉,玉米或白薯做主食,偶尔是小窝头;早餐一般是两瓶200毫升的酸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晚餐吃得少。”

    沈渔邨的爱人钱信忠是卫生部前任部长,两人是在前苏联留学时认识的。在这位退休部长口中,沈渔邨也被称作“沈大夫”,因为“她到哪里都想着她的那些病人”。

    人物简介

    沈渔邨:精神病学专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获得原苏联医学科学院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诊时间:每周三、五半天。出诊地点: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百拇医药(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