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44816
对中医诊断理论的几点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84期
     在中医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思考一些问题。现将一些问题与大家讨论,以期获得指教。

    1.中医诊断理论科学价值的评价

    整体上中医诊断理论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但对某一具体理论的科学价值进行思考时,有时感到论据不直接或不充分,在讲课回答问题时难以给予提问者以满意的说理、充分的解答。例如:“口渴,但欲漱口不欲咽,为瘀血。”其病机为“瘀血内阻(经脉),气不布津,津不上承于口,故口渴;由于非津伤,故仅需漱口而不欲咽”。石寿棠《医原》云:“血结则不独血滞于中,则水饮亦无由吸摄、输布。”此说理显得很充分,也好理解,但进一步思考或提问的时候,我就感到论据不直接,不充分了。如在临床诊断时,有多少血瘀证病人表现为“口渴,但欲漱口不欲咽”,其出现(发生)概率是十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五,抑或十分之六,我不知道,也未看到过这方面的报道文献,回过头来寻找这一理论的来源出处,感觉很难找到。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这一理论的科学价值有多大,如何评价?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医诊断学中,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如阴虚盗汗、气虚自汗……在思考如何解决并回答这类问题时,能否通过查找理论来源,分析其理论产生的依据,对其科学价值作出初步的评价;必要时,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得出调查结果,以便评价其诊断价值。

    可以这样考虑设计:口渴,但欲漱口不欲咽,为瘀血,这种类型的口渴在瘀血证中的出现概率多大?为什么发生?有什么特点、特征或规律?瘀血证哪些情况不出现口渴或这种类型的口渴?什么情况下出现其他类型的口渴?还有哪些类型的口渴?各自的概率多大?特征是什么?

    这是一个极小的理论,极不显眼的工作,但却是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科学进步。

    2.中医诊断理论整理时的科学方法问题

    理论整理有它自身的一套科学方法,这里仅从分类时的逻辑思考谈一点看法。比如经络辨证,教材只依《内经》列举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辨证,其整理比较简单,对此,我曾发表过一篇“络病辨证”的文章,以期补充“络病”的空缺。
, 百拇医药
    这几年在教学中,我又遇到了类似问题,比如八纲辨证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转化,有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有没有必要讲阴阳转化?可能有两种观点,一是表里、寒热、虚实就是阴阳转化的内容,这就不需要讲阴阳转化;另一种观点可能认为阴阳转化还有其本身特定的内容,就像阴证、阳证与表里寒热虚实以及阴虚、阳虚这类关系一样,这就需要讲阴阳转化。我个人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其理由主要有:表里出入及寒热虚实的转化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阴阳转化,但阴阳转化还包括其自身的内容,如阴虚转化为阳虚,阳虚转化为阴虚。

    证候真假,有寒热真假,虚实真假,有无表里真假、阴阳真假。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我个人倾向于回答“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逻辑思考,既然有寒热、虚实真假,那必定有表里真假、阴阳真假;二是从具体内容上分析,“阳盛格阴”、“阴盛格阳”,“阳证似阴”、“阴证似阳”,与阴阳真假密切相关;表里真假中,如浮脉不一定是表证。因此,可以认为是表里真假的表现。

    3.关于中医计量诊断的思考
, 百拇医药
    中医诊断辨证,得出的结论多为定性,如心血瘀证、脾气虚证等,但脾气虚一证,是用六君子汤,还是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等,许多情况下是依经验,少规范。对此,我曾写过几篇小文章,主要从理论、传统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近几年,我在思考从客观化方面去探讨,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活血化瘀类方对实验性心血瘀证两种病理状态干预作用比较研究,根据中医病证的动态发展及不同程度病理环节,对心血瘀证的两种主要病理状态(血行不畅、瘀滞不行)建立起相应动物模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运用五首活血化瘀类代表方(丹参饮、血府逐瘀汤、失笑散、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对上述两种病理进行干预。分别从血脂、载脂蛋白、自由基、血液流变学、形态学等方面对实验性心血瘀证(血行不畅病理)的可能发生机制进行探讨;从心肌酶谱、病理形态学、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1-2、Bax表达等角度对心血瘀证(瘀滞不行病理)的可能发生机制进行研究。观察了五首代表方对以上两种病理的影响,并比较五首方作用间的异同。所建的动物模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符合心血瘀证之血行不畅和瘀滞不行的病理。研究结果表明:五首方中以血府逐瘀汤对实验性心血瘀证之血行不畅病理作用最佳;而失笑散对实验性心血瘀证之瘀滞不行病理无明显作用;丹参饮、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对上述两种病理均有一定作用。通过比较五首方作用间的异同,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提高针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比以往的研究单味药、单个复方对该病证某一方面的研究有显著进步;体现了中医病证的动态发展及不同程度病理环节的发展规律,从一个方面揭示出同证可以异治,发展了证同治亦同的理论,为中医证本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百拇医药(周小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