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1144903
颈性眩晕诊断有新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86期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候群。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而是指由于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一类中枢性眩晕,而所谓“某些病因”又以颈椎病最为常见。

    颈性眩晕的症状以眩晕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血压升高、肩背痛、潮红及上肢麻木等,其表现又可呈多样化组合形式。该病往往在颈部活动时突然发作,特别是在猛然转头或过度向后仰头时更容易发生。患者多在起床、翻身、低头、仰头等头颈部活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且劳累后容易发病。轻者可以几秒钟好转,重者会断断续续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症状才会逐渐缓解。

    十多年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对颈性眩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数千名患者解除了眩晕痛苦,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目前,该科已总结出本病的临床发病规律,并创造性地开展了临床辅助诊断方法“颈椎运动负荷试验”,提出“模拟评分法”作为颈性眩晕的量化指标。这两种方法是医院在颈性眩晕领域的原创研究,通过临床效果证实,可以有效地运用于颈性眩晕的诊断及眩晕的鉴别诊断,也得到了国际、国内颈椎病研究诊治领域的广泛认可。
, http://www.100md.com
    一、颈性眩晕的发病情况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约有5000万人~1.5亿人患有各种各样的颈椎病,患者年龄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且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调查显示,40岁以上颈椎病患者中,颈性眩晕的发病率约占10%左右,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据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中实教授介绍,随着工作条件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常坐办公室的秘书、会计、绘图员、程序设计员等长期伏案工作人员和脑力工作者,更易受到此病困扰。同时,该病患者女性数量多于男性,与女性颈部较为细长瘦削,颈部肌群力量较弱、颈椎更易受损伤有一定关系。

    二、中日友好医院对颈性眩晕的原创性诊断新法

    长期以来,颈性眩晕的诊断缺少特异性辅助检查手段,往往以患者个人的主诉为主。李中实教授举例说,在门诊,患者对眩晕症状的形容五花八门:“我觉得头很晕”、“特别难受”、“天旋地转”、“晕得叫人直恶心、想吐”等等,每个人切身感受不同,但究竟病情到达何种程度,难以量化和明确。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作为颈性眩晕诊断量化指标非常重要。
, 百拇医药
    (一)颈性眩晕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颈椎运动负荷试验

    由于颈性眩晕大多为一过性、发作性症状,即使发作时再难受,患者来院就诊时,眩晕等症状大多已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消失,缺乏明显的阳性体征,确切的诊断依据不足。患者即使再做检查,各项指标与发病时已有较大差异,给本病的诊断造成了较大困难。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采用“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对颈性眩晕进行辅助诊断。该试验简单易行,可以再现颈性眩晕发病过程。

    具体试验方法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要求患者分别连续进行其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的颈部前后屈伸运动30次(频率:1次/秒),动态观测并记录患者有无诱发症状。患者出现颈性眩晕的任一症状(如恶心、头颈痛、视觉障碍、血压升高、肩背痛及麻木等)即为阳性(颈椎前后屈伸运动10次以内出现眩晕症状为+++,20次以内出现症状为++,30次以内出现症状为+,30次以内无症状出现为-),及时记录诱发症状的具体数据。
, http://www.100md.com
    (二)颈性眩晕诊断的量化指标——模拟评分法

    在“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基础上,骨科提出了以下的“模拟评分法”(附图:模拟评分法)。

    他们将每位患者对眩晕的主观感受假设为在横线上“0~10”10个数值,0为“不晕”,10为“最大程度的眩晕”,小于3为轻度眩晕,大于7为重度眩晕。试验中,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分别对“发病时(A)”、“就诊时(B)”和“颈椎运动负荷试验时(C)”的眩晕度评分。骨科医师根据A、B、C三次评分值,以及患者动态脑血流检查和其他检查数据对比情况,从而对不同患者的眩晕程度确诊。

    三、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对颈性眩晕发病机理的探索性研究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过程比较复杂。由于眩晕症状在骨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以及眼科等临床中也极为常见,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而引起误诊误治。
, 百拇医药
    国内外研究颈性眩晕,常采用的检测仪器多为CT、MRI、MRA、ENG、BAEP、EEG、TCD等。这些检查方法仅能提供有关脑血流速度、颈动脉压以及脑电活动的信息,无法及时直接地评估脑血容量、脑灌注、脑组织摄氧和脑细胞功能情况。

    1997年起,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将近红外线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运用于颈性眩晕的研究,动态地检查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和颈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变化。过去,该设备常被运用于脑外科疾病诊断和研究领域,中日友好医院是我国最早将其作为颈性眩晕检查设备的医院。

    2001年9月~2003年4月,骨科对疾病组(颈性眩晕患者)75例和对照组(健康成人)46例进行NIRS监测。科室将NIRS技术应用于对颈性眩晕脑血流量变化的动态监测,通过颈椎运动负荷试验,使颈椎进行负荷加载,诱导颈性眩晕的发生,再现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同时同步地监测颈动脉系供血区和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的脑功能和脑血流量变化状况。该试验得出重要结论:颈性眩晕的发病与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变化有关,与颈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变化无关。, http://www.100md.com(尹 琳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