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31期
编号:11146811
粥样斑块离冠脉开口越近脂质核越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31期
     本报讯 荷兰鹿特丹市Erasmus医学中心Valgimigli等报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距冠脉开口的距离是斑块成分组成的独立预测因素,斑块距开口越近,其脂质核越大,斑块越不稳定。[Eur Heart J 2006,27(6)∶655]

    该研究纳入51例ACS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58±10)岁。稳定型心绞痛组33例,非ST段抬高ACS组1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平均加拿大心血管评分、TIMI危险评分、肌钙蛋白T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百分比以及从有症状到经皮介入治疗延迟时间分别为2±1、4±2、56%和(4±3)天。在ACS组,经造影证实冠脉病变位于近段的有13例,剩余5例病变位于冠脉的中远段。

    研究的靶血管是23例患者(45%)的前降支,9例患者(18%)的回旋支,19例患者(37%)的右冠状动脉。靶血管总长度为(41.5±13)mm(30.2~78.4 mm),以10 mm为长度单位由近及远依次分为1、2、3和4个节段。采用血管内超声射频技术检测脂质核体积占粥样斑块总体积的百分比。

    结果显示,冠脉开口近端的粥样斑块与远端的斑块相比,前者脂质核体积明显增大,节段1脂质核体积百分比的中位数为8.75%,显著高于节段3(6.1%,P=0.036)和节段4(4.5%,P=0.006)。

    多变量分析显示,与患者年龄,临床表现是否稳定,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和是否患有糖尿病等因素相同,粥样斑块距冠脉开口的距离是斑块脂质成分含量的独立预测因素。

    该研究表明,斑块距冠脉开口的距离与其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这为不稳定斑块在冠动脉主要分支中的非线性分布提供了证据,但其临床及病理生理学意义以及是否能完全解释不稳定斑块的非线性分布,仍有待未来大样本试验证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