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55788
老年期精神障碍应用抗精神病药状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状况。 方法 对40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一般资料、主要症状群、诊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起效时间、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均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老年精神病;用药状况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为患者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认知功能,早日回归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精神障碍问题日显突出。为探讨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各类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年龄≥60a,首次发病或复发,患者与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3)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60分;(4)入组治疗≥8w,且资料完整者;(5)排除<60a患病并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至今者,排除仅应用抗焦虑和/或抗抑郁剂治疗者。

    1.2 方法 对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主要症状群、诊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按应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8a,平均67.73±11.01a;主要精神症状:各种妄想38例,各类幻觉12例,以自语为主的思维紊乱18例,行为紊乱15例,以兴奋、易激惹精神症状为主的类躁狂状态8例;诊断:精神分裂症25例,各类器质性精神障碍10例,躁狂状态3例,应激相关障碍2例;首次发病14例,复发26例。

    2.2 药物选择 应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0例,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患者;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3例,主要应用于首发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两类药物联合治疗7例,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患者、急性期患者或应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日剂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折合氯丙嗪100~300mg·d-1,利培酮0.5~3.5mg·d-1,奥氮平2.5~10mg·d-1,喹硫平100~400mg·d-1。

    2.3 疗效 控制急性期症状时间:无论是应用典型还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在1~2w内基本控制急性期的兴奋激越症状。BPRS减分率>50%的时间: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联用组25.54±8.72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21.01±6.96d。

    2.4 不良反应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5例出现以锥体外系反应和过度镇静为主的不良反应,多需减小药物剂量或联用其它药物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8例出现轻度镇静(主要是奥氮平)或头晕(主要是喹硫平),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可缓解或消除不良反应;联合治疗中,3例出现过度镇静。

     3 讨论

    老年期初发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需要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除针对病因治疗外,也常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症处理。老年患者由于躯体各种机能衰退,适应能力差,药物代谢和清除缓慢,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较年轻成人敏感,特别是患有脑器质性疾病或体质差者更是如此[1]。因此,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要有选择性,避免相互的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治疗剂量<青年期患者,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等。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继问世,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独特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平衡拮抗作用,因而能有效地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2],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本研究显示,单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已达57%以上,尤其是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几乎均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单用典型抗精神病仅见于复发的患者;对急性期、兴奋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两类联合应用。本研究还显示,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选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提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以最小药物剂量达到最好治疗效果为原则,从而安全的有效地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未在临床广泛应用之前,对老年期急性激越、行为紊乱的患者,一般给予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处理,该药虽然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镇静作用可能维持达数日,但抗精神病作用则可能需经1~2周才能表现出来,长期应用可能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对无严重兴奋、睡眠障碍,以幻觉、妄想或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多选奋乃静和舒必利等药物治疗,但仍可导致低血压、失眠及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等。迄今,可选用再普乐、喹硫平、利培酮[3]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

    综上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莫淦明,陆泳.实用老年精神医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6

    [2] 李新峰.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19

    [3] 喻东山.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04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汕头)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黄玉琴 李植荣 马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