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1161942
古代证素内容梳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98期
     各种辨证方法和纲领的核心,是辨识和确定证候的本质,即辨证的基本要素,古今医家提出了各种具体证素概念。对证素内容进行梳理,使之统一规范,是辨证规范、建立辨证统一体系的基础。

    《内经》《难经》有关证素的创见

    《内经》对于辨别病位、病性的内容,已提到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将各种证候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上、下,风、寒、湿、火、热,而为“病机十九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之论。《灵枢·经脉》列出肺手太阴之脉等十二经脉各自“是动”、“是主所生病”的证候,为经络辨证奠定了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提出了五脏六腑病位的各自证候,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刺要论》还将形体病位区分为“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素问·通评虚实论》确定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病性分类原则,《灵枢·决气》有精脱、气脱、津脱、液脱、血脱之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将“毒”分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内经》许多篇章还提到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结、气逆、恶血、水饮等具体病性证素,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 百拇医药
    《难经》第九难指出“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第十难确认了五脏五腑病位概念;第十四难规范了皮毛、血脉、肌肉、筋、骨五体受损的主症;第二十九难提出阳维、阴维、阴跷、阳跷、冲、督、任、带等奇经八脉之为病。

    《伤寒杂病论》辨证素的内容

    《伤寒论》归纳提出了太阳病、阳明病……等六类证候概念,经林亿整理的《金匮要略》,首篇冠以“脏腑经络先后”之名,因而后人称张仲景为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谓其以六经传变为纲,辨外感“伤寒”,以脏腑病机为纲,辨内伤“杂病”。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并不是对每一病、症都进行辨证论治,绝大多数条文都没有明确的证名诊断。书中所提到的证素概念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表(外)、半里半表、里(内)、腑、脏、上、下、阴部、阳部,心、肺、脾、肝、肾、胃、小肠、大肠、膀胱、血室、子脏(胞门),头、喉、胸(膈)上、胸(中)、心膈、心(胁)下、膈间、上焦、上脘、膈下、腹中、肠间、下焦、少腹、丹田、肛,经络(经、络)、皮肤、腠理、筋、骨(节)关节、骨髓、四肢等病位概念。虚、实,风、中风、寒、伤寒、热、湿、雾、瘀热、风湿、寒湿、水气、寒饮、瘀(畜)血、气实、血寒、脓、燥屎、宿食、气虚(衰)、血虚(不足)、阳虚、阴虚(虚热)、阳(气)衰(绝)、卫气虚(衰)、荣虚、亡血、亡阴(阴气竭)、亡阳(阳微)、脱气、戴阳、亡(无)津液、阴盛、阳(气)盛、阳结、阴结等病性概念。
, 百拇医药
    后世有关证素辨别的重要论述

    《中藏经》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诸篇,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法,使脏腑辨证初具系统性。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曰:“诊病者,必先分别气、血、表、里、上、下、脏、腑之分野;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张三锡《医学六要》称:“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而气、血、痰、火,尽赅于中。”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曰:“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在诸掌矣。以表言之,则风、寒、暑、湿、火、燥,感于外者是也;以里言之,则七情、劳欲、饮食,伤于内者是也。寒者,阴之类也……,寒者多虚;热者,阳之类也……,热者多实。”

    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曰:“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阳虚、阴虚、伤食,内伤也。总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于以出焉,然病即变化,而总不离乎一十九字。”“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

    清代叶香岩创卫气营血辨证,《外感温热篇》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瑭创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焦篇》云:“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百拇医药(朱文锋 湖南中医药大学 甘慧娟 福建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