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5192
应从两方面理顺中药房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0期(总第2365期 2006.09.22)
     药房主任专栏

    本期话题:关注中药房

    最近与贵版编辑交流时,听一位身份为执业药师的读者向贵报反映有一些医院中药房调配中药时乱抛,以“太忙”为由拒绝用减重法调配,以致于每剂误差远远超过了北京市调剂规程要求的+3%~5%这个范围。这位读者对这种现象痛心疾首,我对此也颇感忧虑。

    中药房减重法调配,是中药调剂过程中的一个技术操作问题,调剂不符合质量要求,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疗效。而类似情况是相当普遍的,应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医药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而中医药管理局只管中医院,综合医院的中药房大多属于药剂科的一个组,由西药人员管理中药房,专业不对口,管理不到位,中药房几乎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理顺中药房管理。

    首先,理顺质量管理。中药房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的疗效。不管是什么名医,无论他的医术怎么高超,开的处方有什么绝招,如果中药的配方味数不全,质量不高,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也起不到应有的疗效,反而贻误病情,乃至危及生命。要保证有齐全的、高质量的、合格的中药发给患者,就要求中药房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中药调剂规范》明确了中药调剂员的职责: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按照医师处方要求,依据《中药调剂常规》、《中药炮制规范》、《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调配,做到准确无误,药味齐全,剂量准确,清洁卫生;还规定中药饮片调剂严禁以伪充真,以生代制,生制不分,乱代乱用,要确保每味药都符合临床要求。对伪劣、霉变失效、炮制不合格、配伍禁忌药品、毒性中药超量等的中药饮片不得调配;也规定了在调剂处方时首先要对好戥秤,保证剂量准确,调配多剂处方必须分戥称量,不得一次抓齐,调配完毕后自行检查核对,签字后由他人复核。在调剂过程中的关键程序是复核,《中药调剂规范》明确了复核的内容,其中一条即:调配药品是否与处方相符,药味是否齐全,有无错味、漏味、或多味和掺杂异物。调配药品剂量、剂数是否与处方相符。中药房必须严格按照这一规范来把控质量管理。
, 百拇医药
    其次,理顺人员配置。中药房管理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调剂人员的编制是否合理。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200张病床的中医医院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1.4~1.5,即工作人员有280~300人,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占总编制的70%~72%计算,则有196~216人,其中药剂人员又占技术人员的21%,约有42~45人,其中调剂14~16人、制剂8~9人、炮制8~9人、中药库3~4人、煎药室3~4人、质检室1~2人。当然还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比如没有炮制室就可减少8~9人,没有制剂室也可减少8~9人。现在很多医院对中药房不够重视,门诊处方量与调剂人员比例不合理,中药人员太少,工作量超负荷,此时要严格按照规定采用减重法调剂,病人等候时间势必延长,可能当天取不到药。这使中药调剂人员陷入两难境地。

    患者的批评是一种警示:对调剂员来说,应有医德医风,想到调剂每一张处方都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安危;作为医院药房的管理者也须反思自己的管理责任,在中药房的管理上改“西药思维”为更多的“中药思维”;更重要的,这也给医院领导敲响了警钟,对中药房的工作当予以更多的重视。

    根源在于理顺管理。毕竟,中药房管理不同于西药房管理,应根据中药房工作的特点,对其人员组成、机构和中药调剂、炮制、保管药品、质量检测及核算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管理。这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管理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药品质量,减少损耗,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从而提高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学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主任)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6期, 百拇医药(翟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