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4771
让精神残疾人重返社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5日 《当代健康报》 2006.10.05
     新闻背景

    2006年10月10日是第1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健身健心,你我同行”,旨在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提高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关注,促进大众对精神疾病的理解,消除偏见与歧视,号召社会各界对精神残疾人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保障精神残疾人合法权益,为精神康复者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本报讯 (记者 王丽云)为了让精神残疾人不与社会脱节,建立再次就业的决心,达到最终能靠自己生活的目的,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最近成立了山东首家精神残疾人康复庇护所,并启动了工疗站,通过各种适合精神残疾人的劳动,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障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精神病人需终生服药,受歧视现象也仍然比较普遍,他们中的大多数被迫下岗、失业,完全依赖别人生活,加上长期不从事必要的社会功能锻炼,残疾率高达79.38%,已形成新的庞大的弱势群体。

    工疗,顾名思义,即通过手工艺品加工、产品包装、缝纫等多种劳动形式,帮助精神残疾人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按计件的方式发放一定的劳动报酬(若每人每天工作6小时,每月约挣300元)。在工疗站,记者看到“润肤霜工作台”、“餐洗净工作台”、“风油精工作台”、“厕宝工作台”等工作台旁,各坐着四、五名身着病号服的精神病人,他们正在往包装盒、包装瓶上贴标签。因婚姻破裂导致精神分裂的张女士今年40岁,在医院住了六年多,现已进入康复期,在工疗站工作了3天后,她已成为一名“熟练工”。她说,每天在这里工作几小时,比闷在病房里好多了!

    在医院里,像张女士这样住院时间比较长的病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甚至已经住了二三十年。据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孟广彦院长介绍,因为疾病的作用,加上长时间与社会脱离,这些病人生活懒散、智力衰退,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做事被动,需要督促。进入康复期的病人,可以静下来做点事情,通过劳动,能够帮助他们锻炼思维、动手能力,培养主观能动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培养对工作的兴趣,摆脱自卑感,战胜疾病,为今后回归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该中心副院长黄书华告诉记者,有些病人因为长期住院,家属不愿意再照顾他们,因此经济条件非常差,如果他们在治疗期间能够学习一技之长,将来走出医院重返社会时,也不至于不能养活自己。她说,让恢复期病人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岗前培训”。据了解,该中心的精神残疾人康复庇护所还将陆续开展娱乐、农业劳作、体育运动等治疗方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