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中医之痛
编号:11260485
中医院尴尬何时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我们还有多少传统中医院真正姓‘中’?中医药现代化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医西化’?”在近日的一个专家论坛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罗才贵等中医药专家对目前普遍流行的“中医西化”提出质疑。

    这样的担忧显然不是杞人忧天。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用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仅占1.5%。而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一项调研显示,目前全国有2800多所不同等级的中医院,但没有一家是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让专家们痛心的并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中医西化”的状况愈演愈烈。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与西医院一样,中医院也是以药品收入为主的补偿方式。这样,一方面中医医疗服务的定价偏低,另一方面中医医疗服务又少有收费较高的大型检查、手术或进口西药,常用的中药饮片也很便宜,造成了收入与成本不配,影响了中医院的特色和发展。于是,为增加收入,越来越多的中医院向西医院“看齐”。这样的“看齐”舍本逐末,显然是危险的。

    同时,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医的研究与发展应该是客观理智的态度,而不是走极端。中医是不是西化,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研究的外在形式上。看它研究采用的方法和工具是姓“中”还是姓“西”。关键要考察研究的理论指导是什么。也就是说,看它的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还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能否被中医理论所统领,其研究成果能否融入到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中去,是否对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有所提升。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中医院确实有一定数量的中医人员受西医治疗思路的影响较重,他们习惯对号入座,懒于辨证论治,长此以往,难免被西化。事实上,中医具有强大的与西医一争长短的优势,只有踏踏实实继承传统中医,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创新,中医才能保持其“中”味。

    对中医院的发展而言,从根本上来说,中医院目前更需要的保护和扶持在于创造一个与西医院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并非资金和物质的援助。基于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在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条件、评价方法以及服务功能、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价格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定,应该考虑到这些差异化的因素。而从中医院个体的角度看,仍然应该走差异化道路,树立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大而全”地淹没在人群中。, 百拇医药(康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