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内科学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6年
编号:1125857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指标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7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
     宋长广 李爱芹 贾玉东 左光熙 李连瑛 李文岭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本院48例DIC患者的早期诊断指标,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①病例组:48例DIC患者中产妇27例,创伤或外科术后5例,癌症8例,感染3例,其他5例;年龄14~74岁,平均45岁。其中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②对照组:健康查体正常者50例,年龄16~55岁,平均32岁;无出、凝血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1.2 试验方法:对有出血倾向或症状的可疑DIC患者,按实验要求抽取血液样本,检查以下项目:①血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免疫比浊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②血小板计数(PLT):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③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采用凝固法,凝血分析仪测定。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结果显示,DIC患者在发病时甚至在发病前就已出现凝血异常,与对照组相比,vWF、PLT、PT、APTT、TT、Fi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3 讨 论 vWF是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聚糖蛋白,上有血小板糖蛋白Ⅰb、Ⅱb/Ⅲa、肝素和胶原的结合位点,是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壁不可缺少的蛋白,血vWF浓度升高被认为是内皮损伤的标志,并且参与血小板黏附于破损内皮的过程,是引起血液高凝的重要指标[1,2]。发生DIC时vWF大量释放入血,促进血小板聚集、黏附以及大量凝血因子和纤溶酶原积蓄,增加血液凝固性,从而破坏体内凝血与抗凝间的动态平衡,触发全身性弥散性血管内血液凝固,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3]。由于血管内广泛凝血,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如Ⅶ、Ⅹ、Ⅴ、Ⅱ、Ⅰ因子等)被消耗,使血液迅速进入低凝状态,引起凝血障碍,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功能亢进而使Fig大量溶解,使Fig及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抗凝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严重出血[4]。由于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弥散性微血栓,从而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使PLT明显降低。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Ⅱ、Ⅴ、Ⅶ、Ⅹ等因子消耗不甚严重,PT往往正常或缩短。但DIC发生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高凝期极短,且很快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同时继发纤溶亢进,血浆中出现大量FDP,这些产物又拮抗凝血酶的作用,使PT延长。因Fig减少或FDP增多,使TT延长,而凝血因子的缺乏及纤溶功能亢进和Fig降解也使APTT延长。Fig是参与止血的主要物质,DIC时,由于血浆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均增加,血浆Fig同时受二酶的作用而迅速消耗和降解,使其含量明显降低,故检查结果Fig含量明显降低。
, 百拇医药
    以上结果说明,在DIC发生初始,上述实验指标已经发生显著性改变,其检测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及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了解机体的血液凝固状态,预测是否有微血栓的形成和出血倾向,对于预测DIC的发生、发展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俊堂,王荣山.血栓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及其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382.

    2 陈平,杨秀川.糖尿病肾病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和内皮损伤的研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5,2:112.

    3 陶晓根,承韶辉,赵劲松,等.蛋白C系统与脓毒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53-55.

    4 李连瑛,焦付丰,邢学新,等.临床诊断治疗技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75-90.

    作者单位:252800 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宋长广(1966-),男(汉族),山东高唐人,主管检验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