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证治
编号:11276454
中医防治人禽流感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31日 〈大公网〉
     编者按:周日(10月15日)在港举行的「2006(香港)国际中医防治流感学术交流大会暨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内地、港、澳和日本等地的多位杰出专家及教授进行多个专题演讲。大会主题演讲由内地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荣获中国优秀科技工作奖和抗击SARS特殊贡献奖的晁恩祥教授担任,讲题为「防治人禽流感的临证体会」,内容包括中医防治人禽流感的思考及中医诊疗方案的具体证型和处方,中华医药版征得晁教授同意,特别辑录其中精要内容刊登。下周起,本版还将陆续刊出多位中医专家有关流感和呼吸病专题的访问和讲题文章,敬希读者留意。

    中医根据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认为是疫毒(或称病毒)从口鼻而入,邪入于体内潜伏3~7天而发病,其过程为邪入半表半里或膜原潜伏待发,发病时系由里向外发,可见发热、恶寒、咽痛、头身疼;同时犯肺,向里、向脏腑发,出现发热、咳嗽、气短、喘息,符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由于「气通于胃」,故可见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胃气失和;严重者可见咯血、喘急、神昏、窍闭、厥脱等症,一些患者可迅速出现缺氧、呼吸窘迫、多脏衰竭,致使阴阳离绝,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人禽流感发展符合温疫范畴,认为该病发热时间较长,有同于温病学家描述温疫之发热,即《温疫论》「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又名疫也」。具有起病急、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的温(瘟)疫病特点。具备了毒、热、湿、瘀、虚、脏衰的证候要素表现,乃病毒潜于半表半里发病,邪传于表发于卫分,传于里而入肺,毒热伤及脏腑阴阳。

    毒者,毒邪。疫疠之邪为患,符合病毒感染伤于肺及全身。肺卫受毒可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热者,热邪。高热持续,「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毒热侵及脏腑,可致咳嗽气急喘促,热极神昏厥脱。

    湿者,湿浊之邪,湿邪伤及脾,湿热相合,苔腻或黄腻,脉滑,发热持续救治可见有呕吐、腹泻,胃肠不适。

    瘀者,热伤血络,出现咯血、胸水、甚或血性胸水、窍闭神昏。

    虚者,气阴受损,正气亏乏,可见乏力、气短。

    脏损,肺及脏腑正气衰败累及心阳受伤,四肢不温,伴有心悸,神昏窍闭,阴阳欲绝。

    中医诊治疾病注重阶段证候,注重「整体观念」,讲究「天人合一」、「脏腑相关」、注重辨证论治,注重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分析病情。辨证诊断后,随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晁恩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 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