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2期
编号:11276750
慢性盆腔痛和间质性膀胱炎的诊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2期
     在本次ISGE区域性会议上,来自美国中西部盆腔疼痛和膀胱控制治疗中心的Maurice K. Chung教授对慢性盆腔疼痛(CPP)诊治中的新进展作了精彩的报告。会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的医师们就相关问题与Chung教授进行了交流。

    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复杂多变

    Chung教授指出,CPP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尚无明确定义。临床上把疼痛时间>3个月、部位在下腹部或腰骶部、需手术或药物治疗或伴有功能障碍的非周期性疼痛(伴或不伴性交痛,伴或不伴痛经)称为CPP。在美国约有9百万女性患此病,其中20%患病时间>1年。CPP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器官,许多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输卵管炎、盆腔粘连、残余卵巢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IC)、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消化系统疾病和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等均可导致CPP。

    CPP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因素导致的结果,因而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在美国,只有10%左右的CPP患者到妇产科初诊,多数患者经过多位医师诊治后才转入妇产科诊治。据统计,80%的CPP患者于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EMS并接受相应治疗,其中54%患者接受治疗后仍有疼痛,18%的患者因疼痛难以忍受或反复发作而选择子宫切除,但5%~26%的患者在接受子宫切除术后仍有盆腔疼痛。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疗技巧

    Chung教授认为,EMS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EMS治疗后仍有持续疼痛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并存IC的可能。因此在决定药物或手术治疗CPP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作相关检查,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IC引发疼痛的机制为膀胱上皮功能障碍,其表面的蛋白聚糖保护层受到破坏,导致膀胱壁内间质细胞过度活跃,C-神经释放肽类物质增多,刺激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内脏神经痛觉过敏并出现疼痛。

    IC的临床表现与CPP类似,都具有定位不明确的疼痛、性交痛、膀胱充盈痛或排尿异常,且易发生在经前及性交后。要诊断IC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时是否伴有尿频、尿急或夜尿次数增多;辅以尿细菌培养、尿细胞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钾溶液敏感试验(PST)、膀胱镜检查和膀胱组织活检。此外还需和尿路感染、膀胱激惹综合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嗜酸性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及引起盆腔疼痛的消化系统疾病、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等相鉴别,同时要考虑多种疾病共存的可能。

    明确诊断后I C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①应用硫酸戊聚糖药物(如Elmiron)修复膀胱上皮保护层:有约1/4的患者上述治疗4周内症状缓解,3~6个月的持续治疗可达到最佳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率为38% ~ 65%,持续治疗3年者累积症状缓解率可达62%。对于服药>6个月但症状无缓解者,是否需要持续用药有待进一步研究。②膀胱内药物灌注:每周用1%利多卡因10 ml、0.5%布比卡因10 ml、碳酸氢钠5 ml和肝素 4万单位进行2次膀胱内灌注,持续治疗3周后改为每周1次,再持续治疗3~6周后50%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改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