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骨科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9423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
     自Masquelet等 [1] 于1992年首次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概念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研究 [2~3] 。2002年10月至2005年8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足及踝关节损伤皮肤缺损1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5~59岁。全部为交通事故伤致踝关节及前足皮肤缺如,肌腱骨质外露,创面最大19cm×7cm,最小为6cm×4cm。

    1.2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术前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好皮瓣,以窝中点到外踝与跟腱中点的连线为皮瓣的中轴线,内外界不超过小腿的侧中线,旋转点于外踝上5~7cm。皮瓣操作:先行创面彻底清创,沿蒂部切开皮肤,在皮下向两侧适当游离,同时向近端分离蒂部,保证蒂部宽度在3~4cm以上。再设计皮瓣近端,切开皮肤,深达深筋膜,找到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在深筋膜下逆行掀起皮瓣及蒂部,将腓肠神经及其伴行静脉包于其中,注意旋转点应在外踝上5~7cm。将皮瓣通过开放隧道转移于受区,同时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残余神经与转移腓肠神经吻合。
, http://www.100md.com
    1.3 结果 术后10例,随访6个月皮瓣无破溃,外形效果 好,踝关节活动可,皮瓣能够满足日常功能需要。行神经吻合 6例,术后8个月皮瓣区感觉恢复4例,部分恢复2例。

     2 讨 论

    2.1 皮瓣优点 足踝部由于创伤机会较大,组织较少,血运极差,创伤后极易发生骨外露,组织缺损。Ⅰ、Ⅱ期修复均较困难,并且极易造成创面感染,骨与肌腱坏死,严重影响踝关节及足的功能。我们应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手术简单,切取容易,皮瓣皮肤柔软,厚度适中且耐摩擦,外形良好,供区相对隐蔽且不损坏主干血管神经[4] 。手术均能一期完成,操作简单,无需二期断蒂修薄,患者容易接受。

    2.2 保留蒂部宽度的重要性 皮瓣蒂部应当保留3.0cm左右宽的皮下组织及筋膜,蒂部筋膜的足够宽度对皮瓣的成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深筋膜中有丰富的血管网,有利于皮瓣的血供与回流。
, 百拇医药
    2.3 避免蒂部的受压及牵拉 术前应仔细做好准备,充分设计皮瓣蒂的长度,防止皮瓣在旋转过程中过度紧张。在旋转时需开放隧道,防止术后蒂部受压发生皮瓣坏死现象。

    2.4 受区与供区的处理 受区伤面必须彻底清创,对不能一次清创彻底的,可延期多次清创。清除失活组织,并用3%双氧水、1%洗必泰液冲洗,供区一般直接缝合,如张力较大可行游离植皮。

    2.5 术后皮瓣的处理 术后予以烤灯及三抗治疗,抬高患肢,密切观察皮瓣血运,观察引流条引流情况,防止发生皮下积血。

    总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不失为一良好的方法,但其皮瓣切取的最大范围、蒂的安全长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squelet AC,Romana MC,Wolf G.Skin is land flaps Supplied by the Mvascular axis of the sensitive su-perficial nerves:ana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leg[J].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 1115-1119.

    [2] 王和驹,吕国坤,王书成,等.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6,19:82-84.

    [3] 陈中,林平,曹扬,等.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179.

    [4] 张传永,高学宏,宁金龙,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01,4:132.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创伤骨科,河北秦皇岛 066400), http://www.100md.com(冯殿毅,刘泽,兰永红,孟祥涛,张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