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3期
编号:11290156
德国自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氟喹诺酮药相关过敏反应系统评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3期
     德国联邦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所Sachs等报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似乎可产生过敏反应,与其相关的过敏反应可发生在第一次用药后。(Drug Saf 2006, 29∶ 1087)

    根据自发性报告估计,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23例/ 千万个治疗日,但每种氟喹诺酮类药过敏反应的报告率是否有差异尚不清楚。根据病理生理学,过敏反应可能是免疫介导(过敏性的)或非免疫介导的(类过敏性的)。后者可能发生在第一次用该药后,因为它不需要致敏期。

    Sachs等对在199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自发上报联邦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所的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中,与全部氟喹诺酮类药相关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类过敏性反应病例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过敏反应诊断正确性,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先前是否服用过氟喹诺酮类药和反应发生时间。

    结果显示,共确定204例病例,其中166例过敏反应的诊断及与药物的因果关系被考虑为至少是“可能”的。在166例病例中,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相关的病例分别为90例(54%)、25例(15%)、21例(13%)和16例(10%);根据暴露粗估计,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相应报告率/百万规定日剂量分别为3.3、0.6、0.2和0.2。43%(71/166例)的病例在用第一剂药后或在最初3天内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报告没有提供患者以前是否用过这种氟喹诺酮类药或任何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的信息。13%(21/166例)的病例的反应发生在最初3天,据说这些患者以前从未用过该种氟喹诺酮类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