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18042
医药科技发展需建长效激励机制——张礼和院士谈“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6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1.16
医药科技发展需建长效激励机制——张礼和院士谈“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今年11月11日,是一个值得我国药学工作者记住的日子——首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于这一天隆重颁发。当来自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单位的8位获奖代表捧过获奖证书时,现场的近千名药学工作者报以经久不⒌恼粕性刈盼夜诙嘁┭Чぷ髡?br>的殷殷希望。“我们要将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打造成我国药学领域中最高水平的奖,以促进医药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医药行业要有鼓励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从筹备、设立到完成本届评选,历经3年的时间。谈起设立该奖的初衷,张礼和院士说,药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行业应当建立一个长效的鼓励机制。虽然以前药学领域已经设有一些单项奖,如药物分析有“岛津杯奖”,药物化学有“施维雅青年奖”,以及中国药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等等,但这些奖都是论文奖,与之不同的是,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成果奖,即每个获奖项目都是药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有一定突破性的科技成果。该奖项的设立对于调动我国广大药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药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和药学人才的成长,以及药学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获奖项目的科技水平应与国际接轨

    今年8月底,中国药学会组织专家对本年度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18个推荐项目进行了认真评选,评委会议由张礼和院士主持。谈起评选标准,张院士用“宁缺毋滥”四个字来形容。

    据介绍,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包括基础研究奖和应用研究奖。张礼和院士说,对于基础研究奖,要综合评价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对于应用研究奖,要综合评价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推广转化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爬窈驮菏克担骸拔颐窍M泄┭Щ峥蒲Ъ际踅贝蛟斐梢揭┬幸抵凶罡?br>水平和级别的奖。中国药学会将从获奖项目中选择推荐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因此,该奖的评选标准应与国家级科技奖励评选标准接轨,获奖项目的技术水平要与国际接轨。所以,评选工作必须坚持严格的高标准,宁可奖项空缺也不能放宽评选标准。这一点对于保持这个奖的先进性非常重要,也有利于今后药学工作者朝着相关标准去努力。相信通过几年的发展,该奖对促进整个药学水平的提高,将发挥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获奖项目获得广泛认可

    药学研究是长期的、充满挑战的科研工作。“对于获奖者来说,得到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代表自身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药学领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意义非同一般。”张礼和院士说。

    张礼和院士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海洋药物研究领域中,能够非常系统、深入研究的项目为数不多,本届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海洋动植物中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就经历了10年的积累。项目跨越了两个“五年”计划。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课题组人员对我国东南沿海海洋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考察,从海洋动植物提取物中发现了很多化合物新的结构和新的活性物质。该研究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与德国、日本等建立了多项国际合作关系,对于海洋药物学科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获得本届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也都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分别在各自的药学基础和应用领域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首届中国药学会科技奖是今年我国药学领域的一件大事,而2007年药学领域将面临更多的发展契机。据张礼和院士透露,作为我国“年纪”最大,已拥有10万会员的大规模学会组织,中国药Щ峤侔彀倌昵斓洳⒔吹?7届世界药学大会这一世界级学术盛会。

    □本报记者 马艳红

    图为张礼和院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百拇医药